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316章 玉不琢,不成器!

第316章 玉不琢,不成器!

吴敏反驳道:“官家去大理国,路途遥远,臣是反对的。第一,朝廷不能没有主持大局的人,官家在,朝廷才稳定。”

“第二,长途跋涉,不仅是路途遥远,半路也容易出问题。”

“一旦官家有个三长两短,官家的施政就会半途而废。”

“第三,官家出行,也会有很多人跟随。”

“出行的人太多,一方面浪费国帑,另一方面也扰乱地方百姓。”

吴敏神色肃然,旗帜鲜明道:“综上所述,臣反对官家去大理国。尤其太子的年纪不大,也不适合长途跋涉。”

王宗濋一贯是小透明的。

涉及政务,从不表态,此刻却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开口道:“官家,臣也反对。”

“官家的安全,大于一切。”

“不能说去大理国安全,就降低了戒心,”

“我大宋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前所未有的大事业,大宋能否光复华夏伟业,能够远超强汉盛唐,就在此一举。”

“所有的一切,都系在官家的身上。”

“换做其他的任何人,都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

“唯有官家,才能完成。”

王宗濋洋洋洒洒一番话,掷地有声道:“请官家明见。”

徐处仁附和道:“请官家三思而行。”

就连一直没有表态的陈东,此次也站出来,表态道:“官家,实在是天下未定,一切系于官家一身。”

“太上皇时期,举国沦丧,人心颓废。”

“唯有官家登基,一扫沉疴,鼓舞人心,重塑军魂,肃清吏治,才有了现在的基业。”

“官家不是一个人,而是寄托了无数人的期待。”

陈东拱手道:“请官家明鉴。”

毫无意外,所有人都反对,没有一个人支持。

因为皇帝的安全太重要了。

赵桓笑了笑,并没有什么懊恼,也没有什么急躁的,因为现在谈的不是政务,而是离开的事情。

反对的所有人,都是为了他的安全。

偏偏,赵桓却不这么认为。

皇帝是身系天下安危,可是,赵桓却不愿意一直待在九重深宫,不愿意始终被拘禁着。

赵桓面对所有人的反对,不急不躁的道:“你们的担心,朕也清楚。”

“第一,朕带着太子出行,不会有太多的人,只有少数禁军随行,足以保证朕的安全。”

“此前太上皇微服私访,带去的人也不多,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不会浪费国帑,也不会扰乱百姓。”

“第二,朕这一趟去大理,就是要长途跋涉,就是要磨砺太子。”

“朕打下的江山,不仅要靠诸卿的治理,也需要太子来延续。如果太子无能,连守成之君都做不到,如何延续大宋辉煌呢?”

“让他去外面看一看,增长见识,增加见闻,总归是更好的。”

“朕也没打算一直当皇帝,等到太子成年,时机合适了,朕就禅位给太子。”

“早早的磨砺,也是好事儿。”

“第三,朕虽然离开了东京城,可是朝廷中有诸卿在。一应大事,你们能够处理,朕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赵桓目光落在了李纲的身上,问道:“李卿,你是首辅,能处理政务吗?”

“能!”

李纲回答。

赵桓又看向吴敏、徐处仁、陈东和王宗濋,且一一询问能否处理政务,能否守住大宋江山,所有人毫无意外回答能。

赵桓耸了耸肩,笑道:“既然诸卿能守住,朕有什么担心的呢?一旦遇到了大事情,你们可以八百里加急来通知朕。”

李纲皱眉道:“官家,还是要慎重。”

赵桓说道:“朕已经很慎重了,实际上没有诸公在朝,朕也不可能放心去。因为你们是朕倚仗的臂膀。”

“你们在,朕就在。”

“朕和你们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朕相信诸公,相信你们能运转朝廷的一切。”

政务短暂的交出去,赵桓并没有任何的担心,因为军权始终在他的手中。只要是东京城的军队不动,地方上的驻军不动,朝廷就乱不了。

现如今的大宋军队,都在赵桓的控制下。

除此外,朝廷中有枢密院在,加上军队的调动需要他的命令,他不相信东京城能出什么乱子。

就算赵佶是太上皇,可是几年过去,赵佶早就是昔日黄花。

更别说,赵佶曾经闹得天怒人怨。

朝廷没有支持赵佶的人。

诸多的原因下,赵桓有十足的自信,他环顾政事堂的宰相们,拱手道:“诸卿,朕走一趟大理国,是为了大宋的百年传承,是为了将来能出圣天子。朝廷大事,拜托诸卿了。”

李纲见皇帝拱手,连忙九十度躬身道:“臣,定不负官家厚望。”

“臣,定不负官家厚望。”

一众政事堂的宰相,全部都齐齐躬身表态。

皇帝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显然是下了决心,不可能再有任何的变故。

赵桓见所有人都同意了,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吩咐道:“今天的时间不早了,临近午时,诸卿留在宫中,和朕一起用膳。”

他朝黄经点了点头。

黄经立刻吩咐了下去,御膳房的人很快就送来了一应午饭。

赵桓和李纲、陈东等人吃了午饭,送走了一众宰辅,心中也松了口气。

有了这些人在,朝廷乱不了。

中午的时候,赵桓睡了个午觉,简单午休后,下午又吩咐人召见枢密使宗泽。

宗泽主持枢密院的事情,事务也愈发繁忙,可他的精气神却极好。

历史上,宗泽想要北伐却被勒令撤军,高呼三声渡河病逝,死不瞑目。这一世,因为赵桓的煽动,大宋出现了全方位的变化。

宗泽也得到了重用,更是肉眼可见的看到大宋崛起。

大宋正在一步步的辉煌。

大宋会比开国时,更加的辉煌,更加的璀璨,而他们这些辅佐皇帝的臣子,也一定不会输给开国功臣的。

宗泽进入紫宸殿,行礼道:“臣宗泽,拜见官家。”

赵桓摆手道:“宗公,坐!”

宗泽道谢后坐下,主动道:“臣听政事堂的相公们说,官家要微服私访,带着太子殿下去大理国吗?”

赵桓笑道:“有这回事儿。”

宗泽却没有阻拦,沉声道:“官家微服私访,要教导太子,臣是没异议的。唯独一点,官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大意,更不可以身犯险。”

赵桓说道:“宗公放心,朕知道怎么做。”

话锋一转,赵桓继续道:“朕请宗公来,就是提醒宗公,枢密院负责军队的调动。没有朕的命令,枢密院不能下调令。除非是西夏国入侵,或者是北方金国所在的区域出现反叛,不能轻举妄动。”

宗泽表态道:“官家放心,没有您的手令,谁都不能调动军队。臣这里没有调令,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和马军更不会出兵。”

赵桓笑道:“有宗公这个镇国柱石在,朕也就放心了。”

宗泽感动道:“官家言重了,臣愧不敢当。”

只是,内心依旧激动。

官家说的是镇国柱石,可见对他的器重。

赵桓继续道:“还有一件事,你枢密院要着手提前准备。”

宗泽道:“请官家示下。”

赵桓沉声道:“明年开春后,朝廷休养生息的策略,应该就要改变了。剩下的西夏国,也该纳入我大宋的疆土。”

“从现在起,就可以大批安插探子,进一步了解情况了。”

“这是要悄悄进行的,不能走漏消息。”

“一旦打草惊蛇,不利于明年出兵。”

赵桓提醒道:“宗公一定要暗中安排,明白吗?”

宗泽也是眼前一亮。

终于要来了。

他一直就等着灭夏,因为拿下了西夏国,大宋的版图就彻底恢复了过来。到时候,再往西域扩张一些,大宋在疆域上就大一统了。

宗泽心中激动,表态道:“请官家放心,臣会悄然安排的。”

赵桓点了点头,仔细和宗泽一番密谈后,送走了宗泽,却再一次召见了殿前都指挥使刘鞈。

刘鞈一直在对军队进行改制。

时至今日,早就完成。

不论是万岁军,亦或是步军司、马军司,只要是朝廷掌控的嫡系军队,都在基层设立了指导员,专门负责军队的后勤,以及诸多考核等。

实际上,这是分化军队主将的权利。

曾经的军队主将,掌握了军队的军政大权,一切都是主将说了算。

搁在太平盛世,军队主将的影响力不足,文官地位比武将地位高,所以武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到了乱世中,这样的军队就容易出问题。

恰是如此,皇帝喜欢用太监当监军,或者是安排其他的文官去监军,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

不这么做,皇帝又不放心。

安排了监军,又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赵桓现在的改革,却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指导员也是军队的一份子,不会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

军事上的事情,由主将负责。

后勤生活等各项事情,是指导员负责。

等于是双领导,确保了军队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问题,确保军队不会失控。

刘鞈的年纪也不小了,背脊都有些佝偻,行礼道:“臣刘鞈,拜见官家。”

赵桓笑道:“刘卿,你的殿前司负责所有的指导员事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关系军心的关键所在。”

“你要通知下去,培养军中将士敢战善战的斗志,要让他们保家卫国,为接下来大宋的全面崛起做准备。”

刘鞈闻弦歌而知雅意,问道:“官家的意思是,从大理国回来,要准备出兵解决西夏了吗?”

“哈哈哈……”

赵桓笑道:“知朕者,刘卿也。”

刘鞈神色谦逊,恭敬道:“官家过奖了,臣会先鼓励备战,不会传出要攻打西夏的消息。”

赵桓赞许道:“刘卿负责,朕就放心了。”

对于殿前司要负责的诸多事情,赵桓也做了诸多的安排。

一切说完,刘鞈才起身告退。

赵桓起身回了后宫,和皇后说了离开的事情,晚上也留在了寝宫休息,好好安抚了皇后,让朱琏依旧留在东京城。

第二天上午,大清早。

赵谌穿着普通的衣裳,背着一个背囊,来到了赵桓的身旁,行礼道:“父皇,儿臣已经准备好了。”

赵桓笑道:“既然准备好了,咱们就出发。”

今天的赵桓,也没有穿皇帝的绯红衣袍,就是普通的衣衫。

这一趟出行,赵桓身边有关胜、杨再兴随行,身边有十多个禁军随时保护。除此外,还有一支四百人的禁军士兵暗中跟随,确保一旦遇到了突发状况,能够随时应对。

军队中的士兵,不仅有步人甲,还有震天雷。

这样的阵容下,就算遇到了一支军队,禁军也能闯出去。

这一次去大理国,正常情况下可以先走水路去成都府,再从成都府沿着陆路南下大理国。

赵桓要培养赵谌,让赵谌成长起来,却没有走水路,反而是选择了走陆路。

唯有如此,才能见识到各地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