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兰陵之战显智谋,世家之访遇冷秋
书接上回,上回说到那杨再兴等人拿下郯城后,杨再兴与赵云、文鸯分兵,分别攻打兰陵县和戚县,而郯城则交由张飞镇守。
话说那杨再兴与赵云、文鸯兵分两路,各自朝着目标进发,一路由杨再兴率背嵬军攻打兰陵县,另一路则由赵云、文鸯率领攻打戚县,欲扩大蜀军在东海国的势力范围。
杨再兴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在进攻兰陵前,他精心部署,先是派遣了一批经验丰富、机智过人的细作潜入兰陵县。这些细作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兰陵的大街小巷,用尽各种方法收集城池的防御布局、守将李贺的特点、城中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周围的地形地貌等关键信息。
经过数日的探查,细作们带回了详尽的情报。杨再兴如获至宝,他仔细研究这些情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很快便摸清了兰陵县的薄弱点和关键防御区域。据此,杨再兴开始制定一套针对性极强的进攻策略。
杨再兴将背嵬军分成三部,先是派出一部背嵬军步骑在城池的东侧展开佯攻。背嵬军骑兵犹如一阵狂风,快速地在城池周围穿梭。他们身姿矫健,眼神锐利地盯着城墙上的守军,手中的弓箭如雨点般射向敌人。箭矢呼啸着飞向城头,射中目标时发出沉闷的撞击声,不少守军惨叫着倒下。射完一轮箭后,骑兵们迅速撤离,动作干净利落,不给敌人反击的机会。
与此同时,背嵬军步兵也没闲着。他们在城下制造出巨大的噪音,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千军万马正在集结。他们的目的就是干扰敌军的判断,让守城敌军误以为大规模的进攻即将从东侧展开,从而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而主力背嵬军步兵和另一部骑兵则在此时悄悄地迂回到城池的西侧。西侧是经过杨再兴仔细分析后选择的防守相对薄弱的地方,这里将是真正攻击的突破口。
到达西侧后,背嵬军步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训练有素地利用盾牌组成紧密的防御阵型,盾牌相互叠加,严丝合缝。这些盾牌犹如一道坚固的钢铁城墙,有效地抵御着城墙上射下的箭矢和滚石等攻击。在盾牌的掩护下,步兵们步伐沉稳,眼神坚定,为骑兵的冲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背嵬军骑兵则在步兵的身后蓄势待发。他们骑在高大健壮的战马上,手中紧握缰绳,眼中闪烁着战斗的光芒。当一切准备就绪,随着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城墙薄弱点。马蹄扬起阵阵尘土,他们的冲锋如排山倒海之势,强大的冲击力让大地都为之颤抖。骑兵们的目标是突破城墙和打开城门,为大军开辟进城的道路。
守城的李贺一开始被东侧的佯攻所迷惑,当他发现中计后,急忙调兵遣将,迅速将兵力调往西侧增援。然而,此时杨再兴率领的预备队如神兵天降般赶至城东。预备队与东侧佯攻的背嵬军步骑迅速会合,然后毫不犹豫地转为真正的进攻。一时间,城东也陷入了激烈的战斗。
李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伪魏军的兵力被分散后,东西两侧都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在蜀军的两面夹击下,李贺疲于应付,防线逐渐出现漏洞。背嵬军抓住机会,西侧的骑兵成功突破了城门,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兰陵县。
杨再兴率军入城后,立刻指挥士兵占领了城门、城楼、仓库等重要地点。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迅速而有序地执行命令,在各个要点布防,防止伪魏军的反扑。
而西侧的背嵬军步骑入城后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分成小队,在城中的大街小巷进行巡逻。背嵬军将士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一旦发现残余的敌军势力,便迅速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消灭,维护城中的秩序。
蜀军占领城池后,杨再兴深知赢得民心的重要性。他命人张贴安民告示,告示上写明蜀军的来意,并承诺保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杨再兴还亲自在城中巡视,安抚百姓,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蜀军的这些举动很快赢得了城中百姓的支持,百姓们纷纷称赞蜀军的仁义之举,城中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为后续的统治和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赵云与文鸯攻打戚县的另一路大军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在行军途中,他们被广阔的微山湖挡住了去路。此时正值严冬,微山湖湖面已经开始结冰。冰层的厚度不均,有些地方看似坚固,实则脆弱不堪,根本无法承受大军和辎重的重量。船只被冰封在湖中,无法航行,战马在冰面上行走更是危险重重,稍不注意就会滑倒受伤。面对这种困境,赵云与文鸯经过商议,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大军退往兰陵,与杨再兴大军会合,准备待开春之后,冰消雪融之时再对戚县用兵。
之后,杨再兴将兰陵的防务妥善交付与赵云、文鸯二人。他自己则陪着诸葛亮开始了另一项重要的行动——拜访以王氏、徐氏为代表的东海世家。
诸葛亮深知,要想在东海国长久立足,得到当地世家的支持至关重要。于是,他带着杨再兴,带着满满的诚意,先后拜访了王氏和徐氏。
诸葛亮与杨再兴二人首先来到王氏府邸。王府的大门庄严肃穆,透着一股威严之气。诸葛亮递上拜帖,表明来意后,被请入府中。
在会客厅中,王氏族长王御早已等候多时。王御身姿挺拔,目光如电,尽显威严。王御此人乃是魏国司空王朗的子侄,其自幼熟读经史,心怀壮志,一直以家族兴衰为己任,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对内,他严格管理家族事务,督促子弟们勤修学业、练武强身;对外,则广交贤才,积极为家族拓展人脉。在他的领导下,王氏家族在东海国的影响力蒸蒸日上,在众多地方事务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诸葛亮起身行礼,说道:“久闻王族长大名,今日特来拜访,实乃幸事。如今天下大乱,百姓受苦,我军旨在恢复太平,还百姓安宁。希望王氏家族能与吾等携手,共创大业。”
王御微微皱眉,缓缓说道:“诸葛丞相,您的来意我明白。但我王氏世受魏恩,家族的根基与大魏息息相关。如今虽局势动荡,但吾不能轻易让家族陷入未知之境,还请丞相谅解。”
诸葛亮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王族长,曹魏如今已被司马懿所控,司马懿名为魏臣,实则行那篡逆之事。我蜀国乃汉室正统,兴兵只为除贼,恢复汉室荣光。若王氏家族能助吾等一臂之力,日后必能在青史留名。”
王御却不为所动,说道:“丞相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吾不能因一时之变而不顾家族百年声誉。吾还需为家族上下负责,曹魏对我族有恩,吾等不能背信弃义。”
诸葛亮见劝说无果,心中虽有遗憾,但仍保持风度,说道:“既然王族长如此坚持,亮也不便强求。只希望族长日后能明辨是非,莫要为奸人所利用。”
随后,诸葛亮和杨再兴又来到徐氏府邸。徐氏家族族长徐磐字岳崇,年逾五十,白发中透着睿智,眼神深邃如渊。他对家族传承极为重视,不仅精心保存和整理家族史料,还设立家族学堂培养年轻一代。在商业领域,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使得家族商业繁荣昌盛;在政治方面,他与当地官员保持良好关系,有力地维护了家族在东海国的地位,让徐氏家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地方力量。
见面后,诸葛亮再次表明了来意。徐磐微微摇头,说道:“丞相,我徐氏一门重情重义,对曹魏忠心耿耿,此乃家族传承之根本。况且,这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吾等易不敢贸然行事。”
诸葛亮继续劝说:“徐族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正是乱世求存之时,大汉与东海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吾等可以共同抵御外敌,保一方平安,也能为家族谋得更长远的发展。”
徐磐还是拒绝道:“丞相的好意,徐某心领了。但我徐氏不能违背家族信念,家族的稳定和传承是吾等的首要责任。还请丞相谅解。”
诸葛亮无奈,只得与杨再兴告辞。此次拜访虽然未能成功劝说两大世家为蜀汉所用,但诸葛亮并未气馁,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人心复杂,要想达成目标,还需更多的努力。
这正是:兰陵之战显智谋,世家之访遇冷秋。蜀汉之路多艰难,风云变幻战未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