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17章 国子监

第17章 国子监

胡容喝了一口豆浆,润了润喉咙后,又再次说起了自己所了解到的国子监情况。

“堂兄,国子监六堂—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

其中正义堂为启蒙教育,幼童上缴五两学费,即\束修\后,拜过孔子像,方可入学。

一般先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诗经》、《论语》书籍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同时教导如何握笔写字。

学期一般为两年时间,但如果一年甚至半年内,能积满8个积分,也可提前进入崇志堂。

我就是半年内进入崇志堂的,

崇志堂开始教授四书五经,社学中,学生要早晨读书,上午听塾师讲解经书等课程,下午要临摹字帖、绘画、读书等,晚上还要温习次日的功课,无事不可以请假,一年之中没有寒暑假,只有清明放三天、端午放三天、中秋放三天、春节放五天,一年共有十四天假期。

学时也为两年,表现优秀者,一年内能积满8个积分,也可提前进入广业堂。

广业堂,不仅教授四书五经,同时还教授书法、绘画、音乐、算学、礼仪、律令等诸多内容。也是早晨读书,上午听塾师讲解经书等课程,下午临摹字帖、绘画、做算学题等,晚上要温习次日的功课,无事也不可以请假,一年也是没有寒暑假,同样只有清明、端午、中秋、春节能放十四天假期。

堂哥,我四岁到国子监读书,现在六岁,上个月刚升入广业堂,别的都还不错,就是算学太难了,怎么都搞不懂。”

看来小胡容偏科比较严重啊,是个文科生,不是理科生,朱祁镛如是想到。

“堂弟放心,堂兄必定半年内就跳级进入广业堂,来帮你!”朱祁镛好歹是21世纪的本科生,小学初中语文、数学还是不错的,对半年之内进入广业堂是信心十足。

看着小胡容那明显不相信的眼神,朱祁镛并没有多加解释,解释就是掩饰,一会去国子监自然会给国子监一大堆助教,学正,学录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地。

“对了,堂弟,那中级班修道,诚心两堂,又是教导什么呢,你可知道?”朱祁镛好奇得问道。

“堂哥,我听恩师说过,那修道堂主要是教导对《四书》《五经》等经典文献的理解和应用,还会学习书算和八股文等,

尤其是八股文,每个段落都有固定的格式,听恩师说具体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具体就是:

破题:点破题目的主旨。

承题:承接破题加以说明。

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

入手:引入文章主体。

起股:八股文的主要部分之一。

中股:八股文的主要部分之一,是文章的核心。

后股:八股文的主要部分之一。

束股:八股文的最后一部分。?

听老师说,只要把题破准确了,加上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好像并不难啊。

而诚心堂,不仅要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倒背如流,更是要把八股文写好,之外,还是学习如何写策论,同时把字练好,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恩师说策论最难,不仅要对国家大事,各种法律了如指掌,还要知道主考官的喜好,皇帝当权者的心思,如此写出的策论才可能获得高的名次。

听恩师说,中级班毕业后就必须回地方参加县试,府试,院试,考取秀才中的前二十名廪生,才能回到国子监,晋升到高级的率性堂继续学习。

堂兄,别的我就不知道了,恩师没有说。”

朱祁镛听见升入中级班,竟然还有这么多要学的,也是心中一惊,看来自己必须得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能有所收获。

“那堂弟,为兄问你最后一个问题,那国子监的管理模式又是怎么样呢?一会要去哪里报道?让谁教我合适呢?”

朱祁镛对国子监也是一点不懂,刚好堂弟胡容在国子监已经读了两年书,他必定知道这里的道道,要不了解清楚,他一会报名之时,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找谁?

胡容想了想,之后说道,

“堂兄,国子监最高职位是国子监祭酒,管理整个国子监,

现在的国子监祭酒是胡俨,字若思,号颐庵,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是洪熙朝的阁臣。

他有个徒弟叫许彬,字道中,号养浩,永乐朝的进士,山东兖州府宁阳人,跟我们是同乡,现在是国子监的博士,也是我的恩师,他可有才学了,要不你一会也跟我一起进学吧!”胡容为堂兄着想提议道。

朱祁镛一听是许彬,此人不是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情人吗,

自己是胡善祥的儿子,而母亲胡善祥的皇后之位是孙若微暗中使坏废掉的,自己要是认许彬为师,那自己不是往火坑里跳嘛。

“不要,不要,堂弟,有你这个特意门徒就好,为兄还是到时另选恩师吧!”朱祁镛委婉拒绝道。

“如此也好,堂兄,

国子监祭酒之下是司业,是祭酒的副职,帮助祭酒管理国子监,也负责六堂的教学。

现在的司业是李时勉,此人博学多才,为人也正,堂兄一定可以想办法拜到此人名下。”小胡容又开始给自己堂兄推荐老师。

“堂弟啊,我倒是想,就是不知道人家要不要我啊,我一会多留意一下,你继续说,”朱祁镛心中暗暗记下李时勉这个人名。

“司业之下是博士,就是当科博学之士,如我恩师许彬就是对儒家经典融会贯通,负责国子监六堂平时的教学管理,主要是负责出题考试,加平时的大课和学术引导。

之下是助教、学正、学录,他们具体负责教学事务,负责国子监六堂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其中助教主要负责讲授儒家经典。

学正主要负责掌管教诲约束学生及讲解经义文字。

学录主要负责学生的录取,学分的评定,纪律的监督工作。

堂兄,国子监开学后,十分注重礼仪制度教育,从着装、容颜、言谈、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们进行培训。

礼仪活动从“博士”带头执行,每天早晚均要举行升堂仪式,

祭酒或司业升堂就坐,各属官依次到堂按顺序行礼。然后,所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分站立两侧,互相行礼,礼毕站定。

之后,国子监六堂学生列队依次进入,按班级列队集体行礼,礼毕退出。

参加升堂活动的学生,每人要亲自放牌点名,以此确保学生全部到位,不得缺席。

参加这项活动时,学生“要衣冠严肃,不中节,不许搀越班次,喧哗失礼”。

课堂上也有课堂上的礼仪,学生在读书上课时,严格按照监规去做,必须对“老师”毕恭毕敬,作揖行礼,严肃认真,拱立听讲,如有疑问,举手请教。

遇“老师”出入教室,学生要站立道路两侧,并向他们请安,不得造次无礼。

讲课时,学生要规规矩矩站着听讲;要端正严肃,衣着整洁,不许燕安怠惰,脱巾解衣,喧哗嬉笑。

这些礼仪规定必须得记牢了,不然会扣积分的,”小胡容认真的对朱祁镛叮嘱道。

朱祁镛郑重的点了点头,他可不希望在这些小事上扣积分,从而影响自己的升学。

之后胡容继续说道,

“堂兄,国子监学生分为走读和留宿两种。也就是内班和外班,我建议堂兄可以选择内班,如此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听到这话,朱祁镛看了看母亲胡善祥。

“镛儿,如此,那你还是听你堂弟的吧,选择内班,一个月不是可以休息两天吗,要是想家了,到时休息时也可以回家。”胡善祥说完就去给朱祁镛收拾要换洗的衣服,生活用品啦。

“好,那就听堂弟的,选择内班,如此咱们兄弟也好有个伴,互相照顾,”朱祁镛对胡容道。

“两位少爷,放心,来时老爷已经交代了,我会照顾好两位少爷的”旁边胡家下人胡三插嘴说道。

“如此,更好,胡三,这是少爷胡斌的衣服,你帮忙一会送到学舍”胡善祥对胡三道。

“堂弟,内班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朱祁镛好奇得问道。

显然胡容对此门清,

“堂兄,留宿生晚上也要点名,对无故旷课或夜不归宿的学生会进行惩处,一年超过三次,会被辞退,可以请假,假期不可超过两日。

另外国子监教育虽说以儒学为主,但算术、书法、律令、礼仪、习射、音乐也不可落下,一个书舍有八人,晚上可以和同窗一起研习。

儒学主要是学习《四书》 《五经》 《十三经》和《二十一史》

上课之时,老师讲课完毕之后,每天都会点名抽查。

三天一背书,每次须背诵大明律100字,本经100字,四书100字,不但要熟记文词,还要通晓义理。如背诵讲解全不通者,要被老师打十板。

想起那被打的痛苦,小胡容就脸上一抽。

之后就是写字,每日一幅,一幅的标准为每行16字,共有16行,总计256字,

不拘格式,或东汉王羲之、王献之或欧阳询、虞世南,或颜真卿、柳公权均可,

但点画撇捺,必须端楷有体,合于书法。而且当日完成,当面交给本堂教官批阅,以圈改字少为最,逐月通考。

作文,每月写十二篇。‘本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大明律、表章、策论、判语各二道,不及道数,仍要逐月作完送改,以此类进,少写一道,违者打十板’。

每月可以休息两天,月初和十五,其余时间都得上课或者自习。

另外国子监的学生来源主要是贡生和监生,两种途径。

贡生,是指从府、州、县生员也就是秀才,之中挑选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读书人。

监生,是指没有通过考试或者通过别的途径获得去国子监读书之人。如堂兄和我。

监生分为恩监,荫监,优监,例监五种。

恩监是皇帝特批的。

荫监是照顾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官员子女。

优监是从各省州县未取得廪生资格的秀才以及武生中选拔,尤其武生中如果能有文品较好的,择优录取。

例监,就是缴纳一定的钱款便可入监读书。

贡生也分为首贡,次贡,拔贡,副贡,例贡五种。

每年府学挑选2人,州学每两年选3人,县学每年选1人,从中择其天资淳厚、学问有成者入国子监,就是岁贡贡生。

岁贡贡生到达京城后,还要参加翰林院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够入国子监读书,不合格者朝廷要予以申斥,并遣回原籍读书。

遇到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活动,照例要从读书人中加选一次贡生。

遇到有恩贡的一年,恩贡贡生称为“首贡”,而岁贡贡生则称为“次贡”。

拔贡贡生,是由地方选举出来后,进行省一级测试或送至京城由中央进行统一测试,其出类拔萃者方可入国子监读书。

拔贡生是成绩最为优异者,也是国子监贡生中最受重视的学生。

副贡贡生是指在乡试科举考中,没有上榜但是却进入副榜的举人,也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

例贡贡生,就是自费生。即缴纳一定的钱款,来国子监读书,但这种途径不算是正规途径,只能算是一种特例而已。”

胡容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一口气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完了。

听了胡容的讲述,朱祁镛才知道,原来古代读书也是有这么多讲究的。

“堂兄,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走吧,”

“好,母亲,我走了,十天之后,放假了,我再回来看你和姐姐。”

九岁的朱祁镛拜别母亲胡善祥和姐姐朱祁茗后,

开始用胡斌这个名字跟随六岁的堂弟胡容,在下人胡三的侍奉下,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