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生:太子要造反 > 第115章 恺阳先生的举荐

第115章 恺阳先生的举荐

先前恺阳老先生的致仕,是因为黄权登基后压根不想去管,由着京师朝廷内阁与百官在北方土地之上去闹。

黄权无兵无饷无人,空有皇帝头衔,拿什么去管?

论阴谋阳谋,黄权自认为绝对不会是一众文臣的对手。唯有重新选择一块地,从零开始发展,避开朝堂之上所有人的掣肘。

恺阳先生已经七十多岁,等到黄权终于意识到这一点时,忙让亲军卫百里加急立即传旨,让老先生回来。并亲自动身,出城迎接恺阳先生到陪京。

“先生,您是国之肱骨,天朝栋梁。朕派人去高阳晚了一步,致使孙家男儿多有牺牲,其罪一也。先前让您去西北三镇总理军务,是朕思虑不周,其罪二也!朕向您老赔罪!”

岂止是思虑不周?如今的北境督师曾经还是恺阳先生的麾下。

而黄权只是给了恺阳先生一个总督实衔,职位还略低于督师。

黄权一时气急,病急乱投医,急着想立即剿灭西北流匪乱军,这才忽略了恺阳先生的高龄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从而想将他派驻过去……

“皇上,欺我年迈,不能上战场乎?”

恺阳先生的话,让黄权一时无法回答。

手执弟子礼,朝着恺阳先生深深一礼,算是正式赔罪。

恺阳先生眼睛一红,也不再继续为难黄权。

“唉……皇上,老臣知有一人,可代西北三镇总督之位。”

恺阳先生不顾舟车劳顿,在和黄权刚见面,心里已经猜测出了黄权的担忧。

一旦有了合适人选,恺阳先生丝毫不加隐瞒,直接告知了黄权,怎么可能让黄权不激动不感动?

“先生,请讲。”

黄权确实不知该在三镇之位上放上谁更合适,毕竟原三镇总督徐亨九已经派往接替更加重要的长城蓟辽总督位。

“此人是原稽勋司郎中,正赋闲在家,先前大战之时也上过一封奏疏,名为《敌情必有虚怯之处疏》,提出步兵扼守险要抵御后金骑兵的法子。老臣认为此子可用。”

黄权皱了皱眉,一个品级仅有正五品的吏部俸禄核算官?

用黄权的想法来说,一家公司中的行政人力小专员跑去一线干生产总监,这简直就是胡闹吗不是!能干好吗?

提出的所谓《某某工艺优化设计》,黄权怎么知道这个小人力专员,不是从那个文库里直接复制粘贴出来的?

但这话黄权不好说出口,毕竟人是恺阳老先生推荐的。

见黄权有些犹豫,恺阳先生也不再劝,只是笑呵呵的等待。

因为这事听起来,确实有点扯犊子。

先不说这人力小专员是不是真有这实力,就算提拔也没有这种超级越级提拔的,人力专员直接干生产总监……

不行,黄权还是一时无法接受。

“先生举荐此人,必有先生自己的道理。朕想听听先生的理由。”

眼瞅着自己实在想不通,黄权干脆也不自己去想了。万一恺阳先生推荐的人,真有大才,越级提拔的事,黄权又不是没有干过。

“皇上可曾听过一首诗?‘湖海怜多病,乾坤苦用兵。彷徨清不寐,倚剑看挽枪’。”

恺阳先生手抚胡须,微微一笑。

黄权继续皱眉,使劲在自己脑海里翻腾……

无论是原太子时期的记忆,还是黄权自己理科生的回忆,他确定自己没听过。

无奈,只好摇了摇头。

“他年少时曾提出一计,可惜人微言轻,无人赏识,只当是他年少轻狂。但却与皇上在江南所做之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恺阳先生又是微微一笑,他很确定,黄权心动了。

“那,先生不妨直说教朕,此人到底在曾经少年时,说了什么话?”

黄权果然心动了。

恺阳先生却不急着回答黄权,反而又是一问。

“老臣斗胆问一句皇上,天下人中,如今谁还有吃不完的粮饷?”

黄权眼睛一亮,紧接着又是一黯。

假如恺阳先生推荐之人,早在年少时,就提出过相类似的想法……

那么他已经不能说是年少轻狂了,简直胆大包天。恐怕被他家中长辈得知后,拿着柳条会将他屁股抽烂。

无他,他想打劫自己家。

只是,如今过了如此久远的岁月,此人初心也不知是否还在……

黄权咧着嘴笑了,他自己就是一个专门朝着自己心脏捅的人。如今得到了恺阳先生的认可,他当然忍不住激动,再加骄傲!

恺阳先生看着黄权脸色来回转变,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由此人组建秦军,还有一个好处。他出身代州,本就与秦地相连,衣食相同,言语相近,这是人和。如今代州刚刚遭遇战火,秦土亦是疮痍满地,此乃地利……”

黄权在等着恺阳先生继续说“天时”时,发现老先生看着他,只是微笑,沉默不语。

黄权奇怪的看了看恺阳先生,发现他只是盯着自己看。

脸上有花?

忽然黄权猛地惊醒!

“天时?”

不就是自己吗?!

将他从草莽之中提拔,他怎么可能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这就是“天时!”

黄权陪着恺阳先生笑了,笑的坦然,笑的眉眼弯弯,笑的痛快淋漓!

此人!

无论是谁,黄权都要他了!

就当作是看在恺阳先生的面上,看在恺阳先生曾经举荐的无数北境栋梁之材的过往成绩上!

但很快,黄权脸色就变成了猪肝色。

因为,恺阳先生最终还是止住了畅快的笑声,他一本正经的对着黄权,说出了那个人的名字。

一个让黄权如雷贯耳的名字!

不!

不能说是如雷贯耳了,文武双全的他,在另一个平行时空的历史中,是天朝汉人最后的脊梁!

是天朝未曾崩溃如大厦倒塌前的,最后一根顶梁柱!

传言,他战死沙场后,连尸体都未曾找到……

他死,则国灭!

黄权将孙恺阳老先生最终还是留在了陪京。

不过老先生推掉了黄权授予他陪京内阁首辅的任命。

恺阳先生认为,国不可有两处阁部同处,若有,就会导致政令无法保证通达,甚至也会引起朝中文武百官的猜忌,地方官员的职责也会出现混乱。

黄权只是略微沉吟了一下,表示同意。

京师六部,依然还有存在的必要。

最终,经过黄权的讨价还价,以及考虑到恺阳先生高龄。

孙恺阳老先生,接受了黄权授予他的荣誉封号头衔虚职,三公之首太师,只是辅弼国君黄权之老师,其余朝中诸事公务,皆不用亲自操劳。

通常太师高位,作为荣誉封号授予已故官员。恺阳老先生,也是本朝唯二活着授予此等荣誉头衔的文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