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青州
青州,太平城。
城池依山傍水而建,四周被高耸的城墙环绕,城墙用巨石砌成,坚固无比。
城门高大气派,门楼上挂着巨大的匾额,上书“太平城”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城门外,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波光粼粼,河上几座石桥横跨,连接着城内外的交通。
进入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民居。
店铺的招牌随风摇曳,发出吱呀呀的声响,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金银铺、绸缎庄、药铺、茶楼、酒肆应有尽有,各色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太平城的市集是最为繁华的地方,各种摊贩摆满了街道,从新鲜的蔬菜瓜果到各式手工艺品,从家常小吃到珍奇古玩,应有尽有。
百姓们穿梭其间,或驻足挑选,或闲聊交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太平城的东南方,是一片宁静的住宅区,这里居住着城中的富商和官宦人家。
宅院深深,院墙高耸,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显示出主人的富贵与地位。
院内花园精致,小桥流水,假山奇石,绿树成荫,一派江南园林的景致。
城中的文庙、书院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书声琅琅,墨香四溢。
学子们在这里攻读诗书,讨论时政,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在太平城的西北角,是一片繁忙的手工作坊区。
铁匠铺、木作坊、陶瓷窑厂等星罗棋布,工匠们在这里辛勤劳作,敲打声、车轮声、窑火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曲劳动的赞歌。
而在城外不远的郊野,则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农夫们在田间劳作,水牛悠闲地啃着青草,一派田园风光。
稻田、菜地、果园,随着季节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
整个太平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宋的版图上,胶东宫家世代屈居于此,累积百年财富与名气。
对于当地百姓,仅次于朝廷之下的存在。
甚至当地官府都要避开宫家,不与其争锋。
卖云吞面的姜娘子,手脚麻利得收拾桌椅上得空碗,瞧见有新客人落座,立即上前招呼:
“两位客官~吃点什么?”
“我们家云吞面是一绝,还有几样小吃也很不错~”
她热情介绍,手中活计都没停下来。
疾冲伸出手比划了二的样子,道:“来两碗云吞面,小吃的话,老板娘看着上。”
“好嘞~客官稍等。”姜娘子脆生生得笑应着,转身便去帮丈夫一起忙活去了。
易了一张大众脸的谢怀瑾,坐在疾冲身旁,问道:“为何不去酒楼?”
‘若是想打探消息,酒楼亦是最佳首选。’
‘市井之中虽也可,但....太杂乱了....还不方便牵手。’
听见对方心声的疾冲,无语一瞬。
大佬谈恋爱后变成粘人精,真是甜蜜得负担。
“啊,谢珩,不能在这里吃嘛?”疾冲眨巴着得眼睛,语气带点撒娇道。
没有易容的某人,仗着此时俊秀可人得模样,让谢怀瑾止住了心中腹诽。
他妥协道:“罢了,依你便是。”
疾冲心里比划一个耶。
现如今,他已经能够轻松拿捏大佬。
只不过得注意分寸,不能太过恃宠而骄。
姜娘子端着两碗云吞面以及几样小吃,放在了疾冲这桌。
小吃也只上了几样畅销款,并未多拿。
“客官,您得上齐了,不够再喊妾身~”姜娘子笑着同他们说道。
疾冲朝她点了一下头,随即取出一双筷子擦拭干净后,递给了谢怀瑾。
“趁热吃,这家小摊生意这么棒,肯定是本地老字号。”
还未走远的姜娘子,心中高兴,忙了一会儿后,还端了像糯米糍一样的小点,送给了嘴甜得客人。
隔壁桌有个老客,瞧见这一幕,顿时酸溜溜道:“姜娘,这多少有些厚此薄彼吧。
怎么只赠送英俊的小郎君小点啊,咱们这些老客怎么就没有呢!”
姜娘子半点不怵,接着话茬子便往下说:“您也说了,是因小郎君长得俊呀~”
周围听着得食客们,纷纷大笑起来。
因为长得俊,所以得到免费小点的疾冲,笑得眉眼弯弯,像弯弯的月牙,显然也被逗乐了。
谢怀瑾眼眸含笑,嘴角微弯,伸着筷子夹走了其中一块糯米糍小点。
等饭点过后,小摊渐渐不再忙碌。
疾冲两人吃完也并未着急离开,而是坐在歇晌,悠闲地欣赏繁华热闹的街市。
“这太平城还真是不负盛名。”疾冲感叹了一句,忽而转头去问姜娘子:“老板娘,您是土生土长得本地人嘛?”
“我们第一次来青州,可以推荐一些游玩的去处吗?”
他从荷包里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当做饭钱和提供消息得报酬。
见小郎君如此大气,姜娘子连忙摆手说不必如此。
此时也没什么客人,她瞧疾冲和气爱笑,便坐在了他身旁,介绍起青州各地好玩可去的地方。
什么仙玉湖、璞玉岛、玲珑塔,都是青州当地有名景点。
姜娘子如数家珍,将自己能想到得地方,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疾冲为她倒了一杯茶水,见姜娘子喝了一口,才问了第二个问题:
“这太平城内,怎么没有乞丐?”
哪怕在京都开封,一些街上都能看见一两个乞儿或者乞丐。
可这太平城内,竟没有一个乞丐。
姜娘子一听这个问题,身为本地人的自豪感涌跃心头,她解释道:“这都是宫大善人的功劳。”
“咱们太平城,有一座慈善堂,专门收留无家可归之人。”
“这不,街上得可伶人,只要到了慈善堂,都管吃管住,无须再到街上乞讨。”
疾冲和谢怀瑾对视了一眼,随即默契收回视线。
“这宫大善人是谁啊?”疾冲佯装一脸敬佩道:“心地真好!”
姜娘子凑近,小声道:“胶东宫氏,现在得当家人,宫典宫大善人,他可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啊。”
“那慈善堂里现如今收留了多少人?”疾冲再问她。
这个问题似乎难倒了姜娘子,她一脸茫然道:“这....妾身就不得而知了....”
具体多少人呢?
数十人?还是过百了?
慈善堂存在了十几年,这期间收了多少人?
来来往往,还真的没个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