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准备迎接
隆治六年腊月十二,经过几天的好天气,官道之上的积雪,大部分也融化殆尽。
而正在府中练刀的贾琛,也接到了鸿胪寺卿莫远山派人传来的消息。
“启禀侯爷,我家大人让小的来转告给侯爷,明日上午巳时左右,后金使团便会抵达神京城外,望侯爷做好准备。”
正在擦汗的贾琛,听着莫远山派来的小厮说道。
“好,本侯知晓了,回去告诉你家大人,明日本侯一定准时到场。”
将毛巾放下,贾琛向着小厮回道。
“是,小的告退。”
在接到贾琛的回话后,小厮便缓缓退了出去。
“来人,备马!”
“是,侯爷。”
在更换一身衣物之后,贾琛便骑马向西山大营赶去。
昭武营营地之中,贾芸正在向贾琛汇报着:
“侯爷,您让挑选的精锐士兵,已全部挑选完毕,而且都已经有了初步的协同,闫将军三天前,也按照侯爷的吩咐,带领一千精骑向着大同赶去。”
贾琛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又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
“四方馆那里办的如何,计划能否实施?”
“回侯爷,已经办妥了,四方馆旁边的住户和居民,一听说咱们是要给这些后金使团使绊子,直接就给院子房子什么的,全先让给我们了,连咱们给的补偿金都没要。”
“很好,记住,行事的时候让兄弟们手脚干净些,莫要让人发现了。”
贾琛叮嘱道。
“喏,侯爷放心,属下省得。”
贾芸抱拳应道。
贾琛点点头,满意的说道:
“好!这会回咱们,就和这群蛮子好好玩玩!”
………………
翌日一早,鸿胪寺卿莫远山与右少卿萧文博,早早便来到了东直门外。
一直等到巳时,却还未见贾琛赶来,这让两人有些疑惑,按理说他们已经派人通知过贾琛后金使团到达的时间,怎么贾琛还未到达呢?
这让两人心中有些愤慨,气愤隆治帝看错了人。
“莫大人,萧某真是看错了人,没想到这陛下亲封的昭武侯,却如此胆小怕事,实在是让人气愤!”
外表一副谦谦君子模样的萧文博,此时却被气的不轻。
都与隆治帝和贾琛商量好了,贾琛找茬,他们解释,可是现在贾琛没有了,总不能让他们两个文官去找这些后金使团的麻烦。
虽然他们两个也很想这样干,但奈何实力不允许,最多是给他们打打嘴炮,但对于这些辽东之地的蛮人来说,面子是什么,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他们信奉的只有拳头。
“唉……!萧右卿,稍安勿躁,说不得贾侯爷是被其他事情给绊住了脚,说不定等会就来了,再说了,这后金使团不是也没来吗,莫着急。”
莫远山捋了捋胡须,安慰着萧文博,但他时不时看向城门口的视线,也代表着他也有些着急。
在莫远山和萧文博在东直门外焦急等待之时,神京城东面的官道之上,一支打着狼旗的车队正在朝神京城前进。
这支队伍看起来颇具规模,大约有二十多辆车,每辆车上都装满了货物。
四周骑马护卫车队的士兵,身穿皮甲,头戴羊皮毡,手持弯刀,腰间挂着弓箭,神情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显然不是大周人士。
“范侍郎,也不知父王是怎么想的,区区南人弱国,还时不时非要让我们千里迢迢的赶来出使,来探清他们虚实。”
“要本贝勒说呀!咱们直接每年带着大金的勇士们,来这大周境内打草谷不就行了,咱们大金的勇士,岂是这些懦弱的南人士兵所能应对的!”
车队正中央一个挂在镶着金边狼旗的马车之中,老奴十九子巴伦泰,正在满脸牢骚的,朝着对面坐着的后金朝廷礼部侍郎范应泰说道。
范应泰听到巴伦泰的话后,皱起眉头,他知道这位贝勒爷性格鲁莽,说话不经大脑,但他还是耐心解释道:
“贝勒爷,大汗派我们前来出使,自然有他的深意。大周虽然国力较弱,但毕竟也是个大国,如果我们不探清他们的虚实,就贸然发起战争,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而且,我们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探清大周的虚实,更是为了展示我们大金的实力和威严,让大周对我们有所敬畏。这样,对以后大汗入驻中原,有很大的帮助。”
巴伦泰听了范应泰的话,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然,但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闷哼一声,表示不满。
范应泰看着一脸不以为然的巴伦泰,心中满是叹息,也不知道大汗是怎么想的,非要让十九贝勒跟他和使团一起来大周,总感觉巴伦泰这性子,迟早要坏事。
范应泰看了一眼巴伦泰,便把目光放在了官道两旁的风景之上。
自从兴平十六年,太上皇兴平帝辽东惨败之后,沈阳便丢给了后金。
而老奴也把后金的首都从腾龙城搬到了沈阳,改名为盛京。
他们范家,作为沈阳的地头家族,在大周军队撤离后,也被后金朝廷收入囊中,为了平衡老奴在军中新设立的蒙八旗和汉八旗军队。
老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不仅大力提拔蒙古人担任后金官员,而且对于那些投降过来的汉人以及原来劝降过来的大周官员,也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和官职晋升。
而他们范家,则是汉人在后金朝廷中为官最多的家族。
经过近二十年的糅合,范家已经不能被称为汉人了,老奴为了拉拢他们家族,下嫁了不少满族女子在他们家族之中。
由于家族血脉的转变,本来还对大周抱有两分念想的范家族人也彻底死心,转而尽心尽力的出谋划策,辅佐老奴掌控后金朝廷。
而老奴也深知他们满人乃是马背上的民族,打天下可以,守天下却不行。
于是也逐渐放下戒心来,有意的提拔一批汉臣,为他们满人维持地方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