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 > 第21章 出血点

第21章 出血点

病人留了下来。

过了两天。

这个病人,秦耕虽然交代了邹晓渔和护士要严密观察,但他自己丝毫也没有放松,他没有睡觉,即使很困了,他也没有去睡觉,隔一会去看一次。

“医生,怎么样了?”病人父母守在床旁,也是一丝一毫也不敢放松警惕。

“没有继续加重了。”秦耕只能这样答复,治病是医生的事,病人家属并不能分忧。

实际上,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病人的病情并没有见顶,甚至连体温都还在不断上升。

秦耕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病人降温,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物理降温手段全都用上了。

效果甚微。

病人家属这么一问,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本院有三大名医之首的钱世恒医生,不是经常使用激素降温吗?

虽然使用激素退烧这种土方法一直备受争议,但也并非完全不可取。

秦耕犹豫再三后,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开出了医嘱:“立刻给患者肌肉注射 10 毫克地塞米松。”

接到口头医嘱的护士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按照要求执行了操作。

体温降下来了。

秦耕刚准备坐下,想起43床是刚进来不久的,不放心,因为看起来并不很严重,但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他是青壮年,才30多岁;二是他自己走来的,走了30里山路。

钩体病凶险病人,最容易出现在青壮年,其次是最怕劳累。

果然,秦耕听了一下肺部,有些湿啰音,忙问:“刚才吐了痰吗?痰里有血吗?”

“咦,你怎么知道?”病人惊疑地问。

“你回答有没有!”

“有哇,吐了两小口血。”

秦耕高声喊,“徐红,过来,这里有个肺出血型病人。”

一听有肺出血型的病人,护士都跑过来了,邹晓渔也跑了过来。

“他怎么变成肺出血型的了?”邹晓渔忙问,“我不是交代你要关注这个病人吗?”

秦耕确实已经跟邹晓渔说了,这是一个重点病人,邹晓渔关注了一会,发现这个病人没什么问题,也就放松了警惕,谁知,还是被秦耕注意到了。

邹晓渔抬头看了看秦耕,敬佩之意又加深了一分。

关键是宋洪亮,他来医院足足五年了,这次跟着秦耕上班才两天,就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秦耕似乎是深藏的高手。

现在这样的病人,好好的,谁会在意?吃得喝得,精神也好,有说有笑,唯一不舒服就是发热和脚脖子痛。

秦耕有布置了口头医嘱,止血药和大量的激素。

“孙洪亮,你负责这个病人观察,8小时病情没有加重就算稳定了。”秦耕又听了一下病人肺部,说,“你听听肺部,注意对比。”

宋洪亮和邹晓渔两个人都赶紧把听诊器头放在病人胸脯。

这两个进来5年的“老”医生,现在成了秦耕的小跟班。

秦耕回到值班室,略略睡了一会。

张慧贤上来值班了。

徐红对她说:“你别吵醒了秦耕,他才睡,还没有半小时,他已经有20个小时没睡了。让他睡一会。”

由于有两个凶险病人,肺大出血型的,秦耕放心不下,加上那个小孩的病情一直不稳,已经加了三次多巴胺了,抗生素加了一组大剂量青霉素,秦耕一直没合眼。

现在又多了一个肺大出血型。但他实在坚持不了了,才去值班室睡一会。

张慧贤忙说:“好的,你放心,我不会吵醒他。现在有邹晓渔和孙洪亮两个人值班,应该忙得过来了。”

才说完,秦耕出现了。

“你怎么才睡下就起来了?你别把身体搞垮了。”徐红问。

徐红跟秦耕上班已经有一些日子了,过去,在她眼里,秦耕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穷人家孩子,唯唯诺诺,现在完全不同了,秦耕有大教授风采!

虽然她也知道秦耕就是秦耕,就是一个穷小子,在卫校读了1年零8个月的书,但是,在她的潜意识里,秦耕非常的高大上,能力上远超三大名医。

当然,这是潜意识里的,而理性上,秦耕就是一个小医生。

秦耕见她关心,淡淡一笑,“没问题,做医生的,睡眠没什么规律那是职业所形成的,没办法。我已经习惯了。”

不是这一生习惯了,而是前世,秦耕在急诊科上班快40年了,熬夜的事情直到现在,他每个月还有4个夜间会诊班。

急诊科和别的学科不同,别的学科夜间会诊,一个月难得一次,而急诊科,排了4次,几乎这4次都有机会出来。

秦耕只准备睡半个小时,现在大出血病人比较集中,有4个了,随时准备抢救。

还有这小孩,脓毒败血症很严重,他非常担心dIc,也就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旦发生,死亡的概率很高,如果放在一般的医生手里,必死无疑。

秦耕当然不是一般的医生,即便是秦耕,这种病,血库没有凝血因子的情况下,死亡率大于30%。

而现在的血库,根本就没有分离凝血因子的能力。

秦耕在检查病人时,特别要关注病人身上的出血点,一旦有出血点,就要立即大胆使用肝素。

在出血的情况下,一般的医生,谁敢用肝素?

因为肝素是抗凝血的,会导致出血。

这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

治疗dIc,最有效的药物就是肝素。

秦耕在小孩那边看得特别的仔细,哪怕是身上有一点可疑的皮下出血点,他一定要搞清是不是出血。

很多时候,医生越是担心什么,偏偏就会发生什么。

小孩背部和腹部出现了3个很小的红点,秦耕敏锐地意识到,出现dIc,早期。

邹晓渔和孙洪亮只从书本上见过dIc,在临床上,他们从来就没见过,更别说治疗了。

而实际上,不但邹晓渔和孙洪亮没见过,勐养医院从建院以来也没有见过,不一定没有这样的病人,但从没有被诊断过dIc。

邹晓渔和孙洪亮手舞足蹈。

第一次见到dIc病人,他们兴奋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