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挖笋(1)
李妙虽然讨厌几个嫂子,但不觉得她们有错,谁都是先顾自己。
不过风水轮流转,以前三嫂仗着自己为许家生了五个男娃嚣张的不得了,如今也该轮着自己威风一把了。
李妙心里泛冷,但面上的笑意越来越大,她把桌上的点心打开,诚恳道:“娘,这是我三嫂特意从城里买的糕点,托我代她跟您问个好。说我年纪小,不懂事,这些年多亏您指点照顾,才能懂这么多道理。还说婆婆就是娘,如今像您这么明事理的婆婆不多见了,叫我一定要孝顺听话,不惹您操心。”
她低着头,愧疚不安道:“儿媳年纪小,脾气大,以前很多事没做好,让您操心了。”
许母方才还在气三儿子三儿媳的不孝顺,如今听到这话心里动容不已,竟红了眼眶,她拉着李妙的手,“你是个好的,跟老四一样,孝顺。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这个当婆婆爱逞威风,可这一家子人,几房都有自己的心思,我要不多说几句,家里得闹成什么样子。”
至于为什么不分家,自然还是为了面子,她如今活的好好的,要是一早分了家,岂不是让人觉得自己没本事,连几个儿媳都管不住。
许母又絮絮叨叨说了半天,最后才伸手拿了一块糕点,剩下的准备锁到柜子里,感情上头,还多解释了一句,“你三叔家明天要来拜年,留着待客。”
李妙没意见,本来就是给婆婆的,她不吃,扔了喂狗都行。
“娘,我娘家族里办了一个学堂,我三哥说等我肚子的孩子大上几岁,也送去念书,将来就算不考官,认两个字也是好的,束修和笔墨费都是我三哥那边给。”
有最后一句话,才能打消几个嫂子想免费把孩子送去读书的念头。
许母的关注点压根不在后半段话,她惊喜的看向李妙,对这个儿媳又满意了不少,孝顺,娘家又讲道理又出息,“你身子重,家里的活有你几个嫂子,你别操心,到时候等孩子生了,就叫老四去你娘家报个信。”
李妙面露惊喜,好话不要钱的一样往外冒,“娘,你真好,我下辈子要还有这样的福气做您的儿媳就好了。”
许母感觉腰杆从所未有的直,“明天叫老四给你杀只鸡补补,怀孕得吃好,孩子才长的壮。”
李妙低着头“哎”了一声。
谁不喜欢听好话呢。
三分的好吹成七分,听到别人心里就是十分。
……
大年初二就停了雪,但外边仍是白茫茫一片。
沈蝉初三裹成一团去沈家拜年,冷风顺着缝隙往车厢里面钻,她觉得自己像在寒风飘零的小黄花。
沈母知道她畏冷,一起床就在屋子里烧了三个火盆,暖和是挺暖和的,就是门窗关久了,有点闷。
闺女一家一大早就会过来,沈母对着儿媳叮嘱,“今早煮年糕吃,多煎几个蛋。”
连氏笑着应下,“也不知道小蝉家里有没有打年糕。”
这是南方的习俗,过年吃年糕,沈家年年都要打几十斤,泡在水里,吃到出节。
“她上次就说过年要打不少年糕。”沈母话里有点骄傲,“秉昌秉志力气大着呢。”
打年糕特别费力气,但家里有李秉昌和李秉志,锤年糕跟锤棉花没什么区别,沈蝉就做了一大缸,基本上天天都吃。
李叔夜也是第一次才知道年糕有这么多花样,可以炒,可以煮,可以煎,可以烤,可以煮粥,可以炖汤。
味道都挺香的,就是吃多了发腻,但沈蝉不觉得,她开开心心吃了一大碗煮年糕,又拿了一个放在火上烤。
沈母就坐在旁边看着她笑,“你爹昨天在地里找了很多冬笋,中午要不要炒个年糕吃。”
“行啊。”沈蝉对着沈父竖起大拇指,“爹还是厉害啊。”
雪天找冬笋只能通过竹鞭的走势来判断,然后进行深挖,沈父找冬笋很厉害,以前靠这门手艺还挣过不少钱。
冬笋的吃法多,有煿金,就是把笋片裹上面粉炸,又有煮玉,鲜笋切细丝煮粥,还有玉兰片,通俗来讲就是腌笋子,有咸甜两种口味。
高级一点的有笋煨火肉、酿笋等。
大户人家舍得花大价钱买,几十文一斤都很正常,有时候冬笋少,能抬到一百多文一斤。
沈蝉也挖过冬笋,不过都是在现代,南方很少下雪,通过地面的鼓包和开裂就可以判断出来,是一项特别有成就感的工作,她看向沈父,“爹,我们挖冬笋去吧。”
沈父也怕冷,闻言立即拒绝,把父爱冻死在雪里,“你和你大哥去。”
沈蝉在火边把自己上上下下都烤一遍,这才跟着沈长寿去挖竹笋,几家的孩子都跟在身后凑热闹。
浩浩荡荡的一堆人从村子里过,大家伙先是互相拜了个年,随后问道:“长寿小子,你们这是干嘛去啊?”
“挖冬笋。”
“这么深的雪,你爹不来,你们能找到个啥东西?”
沈长寿觉得自己已经出师了,“徒弟学了这么久总会有点本事的。”
妇人撇嘴,“姜还是老的辣,你还没学到家呢。”
沈延年笑道:“青花婶,你家小雨在吗?叫他扛着锄头出来啊。”
“昨天就去他丈人家了,还没回来呢。”妇人又往后面看了看,这才发现沈蝉夫妻俩,“沈丫头啊。”
沈蝉招呼道:“青花婶,忙着呢?”
“过年哪有闲啊。”青花婶简单的问了家常,随即才好奇道:“你爹昨天不是刚挖过吗?”
“好吃的东西谁嫌多啊。”李玉棠都跟着两个舅舅跑到山上去了,沈蝉也不想继续闲聊,“青花婶,我先走了啊。”
“哎。”青花婶盯着她的背影羡慕半晌,关文媳妇前几天带着那么大根金簪,听说是闺女送的,她啥时候也能有这样的好福气,不要金的,银的也行啊。
沈家湾有好几座竹山,最近的就是村口这边,沈蝉和李叔夜到的时候,一群小孩都快把雪清干净了。
李玉棠也混在里面嗷嗷叫,一会说,“舅舅,这边有笋。”
一会说,“那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