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 第31章 古文解析: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第31章 古文解析: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一、《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的原文与译文如下:

(一)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揆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

(二)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揆度》、《奇恒》所指的内容各不相同,应当怎样运用呢?

岐伯回答说:《揆度》是权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浅的。《奇恒》是说明异常疾病的。请允许我谈谈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虽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观察色脉之间有无神气。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生之机!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色脉的诊察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机。把它记录在玉版上,以便与《玉机真脏论》参合应用。

面色的变化,表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若病色浅的,说明病情尚轻,可用五谷汤液调治,十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说明病情较重,须用药剂治疗,二十一天可以治愈;若病色过深的,说明病情更重,必须用药酒治疗,一百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为不治之症,到一百天就要死亡。若脉象短促而阳气虚脱的,是死证;温热病而正气极虚的,也是死证。

病色表现在面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的要领。病色上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在左侧的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在右侧的为顺。如果病色变更,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重阳,是死证,在女子则为重阴,也是死证。若阴阳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阴阳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

脉象强劲搏指有力,肢体疼痛沉重、或痿软不能行走,这是寒热之邪侵犯人体、邪气亢盛所致。脉孤而无胃气说明化源将绝,元气耗散;脉见虚弱而又兼泄利,为阴血损伤。凡脉见孤绝为逆,脉见虚弱为顺。运用《奇恒》的方法,从手太阴肺经寸口脉来研究,出现“所不胜”的脉象叫做逆,预后多不良;出现“所胜”的脉象叫做从,预后良好。自然界八风、四时之间的相互胜复,是循环无端、终而复始的,一旦失常,就不能用常理来推断了。至此,则《揆度》、《奇恒》的要点都论述完毕了

二、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看《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析:

(一)辩证思维:文中强调了疾病的变化和发展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观察色、脉等方面来判断病情的深浅和预后,体现了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二)整体思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面色的变化与上下左右不同部位相关,疾病的诊治也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体现了整体观。

(三)变化思维:指出阴阳的变化、疾病的发展都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和调整治疗方法,体现了对变化的认识和应对。

(四)因果思维:探讨了疾病的原因和结果,如脉象与病症的关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以下是用不同词牌名来赞美《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的内容:

《沁园春·玉版论要》

上古内经,玉版论要,玄妙深藏。探奇恒之理,权衡度量;色脉变化,神机昭彰。上下左右,要诀细详,深浅之判见端详。病势转,生死一线间,玄机无量。

阴阳反他无常,奇恒事、揆度知端详。叹医道精深,传承千古;救死扶伤,功德无量。岐黄之术,泽被苍生,华夏智慧绽光芒。永铭记,医学之瑰宝,万古流芳。

《水调歌头·素问玉版》

素问玉版篇,论要智慧含。奇恒揆度之理,玄机心间传。色脉微妙变化,权衡夺衡相参,生死一线牵。病症细分辨,医道展新颜。

探奥秘,究本源,不畏难。内经精髓,千古流芳照人间。护佑苍生健康,传承岐黄薪火,功德永无边。医学瑰宝灿,光芒耀宇寰。

《菩萨蛮·玉版论要颂》

玉版论要岐黄颂,内经玄妙蕴其中。色脉辨分明,权衡理自通。

奇恒事非凡,揆度知机玄。医学传千古,功德载世殊。

以下是对《黄帝内经·素问·玉版论要篇第十五》的诠释:

这一篇主要论述了疾病的诊断、预后以及治疗原则等重要内容。它强调了通过观察面色、脉象等方面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疾病的深入洞察和精准把握。同时,文中还涉及到阴阳平衡、神机变化等哲学理念,反映了中医理论对生命和健康的深刻理解。此外,它还强调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调整治疗方法,体现了灵活应变的思维方式。总的来说,这一篇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中医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