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安顿,都有各自要去的地方
见到了熠王之后,徐焕把金矿的事一说,熠王激动坏了。
徐焕就是他的福星,老杨家那小子你敢跟我抢人,老子就敢亲自去龙城关揍你老子!
大局当前,还是先抛开一切,几人先对这件事缜密的筹谋了一番。
当晚,徐焕没能回家,只遣人回家报个口信:
让男的都去郊区那个大庄子上住,顺便跟着道长们和俞先生开始研究造纸,外带让大伯和木匠们做点箱子啊桌椅啊,爷爷们闲着编点筐啊麻绳啊之类的。
让女人们继续做手工活,秋冬的衣服鞋子被褥继续做,争取多做一些,最好把那些伤兵的份也带出来。
反正,大部分的姑娘们都擅长针线活,家里就等于有四百多人做这些,应该用不了几天就能做出来上千套。
不该留下的人,就赶紧让他们离开,例如老冯家的老两口和他们的好大儿冯大全。
呃……没有了,郑氏母女三人就在徐焕走了没一会,就被徐田赶着牛车带着她的前夫和前公公去了文安县。
因为徐田去文安县的紫云书院接过何光武的孙子何翔,所以对那边的路线还算熟悉,当晚就赶到了文安县,客栈住了一宿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他们去了县衙。
徐田亮出了那个徐焕留给他的金边何家令牌,县令就知道这事该怎么办了。
这里面有个骚操作,那就是县令看了一眼郑氏的那个休妻书之后,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他看了赵老二一眼又一眼,同情了又同情,真是不理解这个男人是怎么忍受得了这样的女人十七年的?
在他根据休妻书脑补了一百多个镜头之后,感慨一声:这爷们真能忍,够怂!
县令借着登记的由头把徐田叫到一边,偷着问徐田这娘三个是落在县城里还是落在村子里?
徐田说是这娘三个不太安分,我们希望他们以后安分点,大人您看怎么能让她们安分就怎么安排,我们没意见。
县令懂了,于是把这个令人发指的娘们和闺女给安排到了一个在山沟里的光棍村。
那里是一个一定会让她们安分的地方,这辈子估计是出不来了。
而且他还会跟那个村长打声招呼的,让他们村把人看紧点。
郑氏还问徐田把她们安排到哪去了?不会坑她们母子吧?
徐田说不知道,那都是县令大人的事,我个泥腿子啥也不懂。
郑氏还想用银子打点一下县令,让把她们安排到富裕点的地方。
县令则笑呵呵的说:“地方没的选,所有来我们文安县落户的都得去那。
不过,那也不错,我看你这两个闺女也都老大不小的了,再不嫁人也晚了,那边嫁人选择多。你要是想再嫁,也很容易。”
郑氏一个村妇懂啥呀,她哪里知道还有光棍村这种地方,只是听说嫁人选择多,就觉得挺好,乐呵呵的跟县令道谢。
县令也乐呵呵的派人送她们过去。
徐田赶紧带着老赵头和赵老二往回去,心说:让你们骂我闺女骂得那么难听,这回全报应在你们自己身上!该!
紧赶慢赶,赶在天黑前回到了家,第二天一早又领着老冯家的三人去曲阳县县衙落户。
现在朝廷瘫痪了,原本各县城要不是因为征兵或者征徭役,都是不会放人进来落户的。
那些流民基本都是自己偷摸的钻进哪个村,给村长点钱就可以先住下,然后慢慢再买地买田盖房子,以村里亲戚的名义后补一个户头。
但是这样的前提下不得是有钱嘛,如果是没钱的话,那就只能在城门口要饭。
像是这种凭关系来城里落户的,县衙会给你提供廉价的房子租住,别的就没啥了。
反正城里零工很多,只要肯吃辛苦,还是可以温饱的。
老冯太太一听没有救济粮,立马哭天抹泪的又讹了徐田给他们家买了五十斤的粗粮。
不买不行啊,老冯太太搁衙门口拽着徐田的衣裳就不撒手,差点给徐田大褂里面的裤子都拽掉了。
他都看出来了,老冯太太是故意的,那手隔着大褂去薅他裤子,特别不要脸,可把他气坏了。
他们住的小房子是县城里的贫民窟,一个大院子里住了十几户人家的那种大杂院,男人出去做工,女人在家做家务带孩子伺候老人。
一间房一个大通铺带个小隔间的灶房,一个月租金只要五十文。
这里以前是慈济堂类似收容所的地方,后来朝廷不作为,没银子下拨,慈济堂就被县衙改造成了廉价出租房。
这样既成全了穷人,又能让衙门有点额外的收入,征召徭役杂工的时候找人也方便。
徐田送佛送到西,把他们送到院子门口,还把五十斤粮食和车上捆东西的破麻绳麻布袋子和两个筐都一股脑的给他们搬进了屋里,车板上光溜溜的了,没啥可再让他们惦记的了。
徐田要不是看在这是他大舅哥的岳丈家,他肯定得骂街。
他放下东西,立马拔腿就走,任凭老冯太太怎么呼唤,都当做听不见。
他怕走晚了,再讹他的牛车。
老冯太太还没等老冯头和冯大全坐下缓一缓,就给他们爷俩赶出去,让他们爷俩找活干去。
冯大全没说啥,妈宝男,很听话,他心里觉得只要不种地这日子就美得很。
老冯头却犯愁的要死,他都五十七了,能干点啥啊?
哪里想到,这一路老冯太太早就给他想好了,让老头去那些个大客栈大酒楼问问,有没有刷马桶的活。
这活一般没人愿意干,老冯头鼻子不太好,一般啥味闻不着,正好适合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