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息的浪潮冲击
“如果撇开情感来说,既是历史欠账,也是历史进步。”孙总又喝了一口茶,说。
“具体怎么说理解?”李瞻海追问。
“从客观的历史来说,确实欠账很多,我们离先进生产力还差的很远,需要奋起直追;从进步的角度讲,引进先进的客机,虽然贵,但是能提高巨大的效率。”孙辛谈了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这就是比较优势呀。”李瞻海说。
“比较优势?就听说竞争优势比较多,详细讲讲。”孙辛说。
“比较优势就是相对于别人的绝对优势而言,我们的相对优势。”李瞻海解释说,“比如我们的劳动力优势,别人技术实力强,但是在传统的常规劳动中,他的技术优势就体现不出来,而我们的非技术劳动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就像传统制造业里的非技术劳动?”孙辛问。
“是的。”李瞻海肯定地说。
“只是,用传统的非技术劳动换取技术劳动成果,我们这点比较优势太微弱,代价太大了。”孙辛感慨地说。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李瞻海问。
“有些人不愿意用这样的方式,自己微弱的非技术劳动的优势不愿意发挥,”李瞻海平稳地说,“先进的技术又学不会、学不来,就悬在半空,上不上,下不下,几十年一个样。自己的青春就这样耗费了,没有进步,而人家还在继续进步,差距还拉大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孙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孙总,您别太难受。”李瞻海又喝了一口茶,慢慢地说:“近现代强大的先进国家几乎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
孙辛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
“这些强国在强大的时候,实力雄厚,风光无限,但是刚刚起步的时候,也是资源紧张、东拼西凑,东学西学,才逐步逐步发展起来的。”李瞻海说。
“大国兴衰,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衰,是一个快速的过程。”李瞻海看着孙辛没有反应,继续说:“我们可能指望兴的过程,就是一个快速的过程,而没有想过衰的时候。”
“我们可是天天警醒——提防着衰的过程,”孙辛终于说话了,“我只是没有想到兴的过程,这么艰难,这么长久……”
李瞻海喝了一口茶,看着孙辛。
“唉——我就觉得自己就像是一道海堤,一道又一道的潮水冲到自己面前,来不及反应,只能拼命顶住!”孙辛感慨着说,边说边喝了一口茶。
李瞻海点点头。
“别人以为我是勇立潮头,操控企业大盘,引领企业发展,”孙辛说,“我自己知道,就现在,我充其量就是一道堤坝,迎着先进的商品、技术、管理的道道潮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不能垮掉!”
李瞻海看着孙辛,由衷地欣赏这位优秀的高管。
“不仅不能垮掉,还得吸收先进商品、技术、管理的一道道大潮的能量,继续前进。”孙辛说完,眼里发出光来。
李瞻海使劲地点点头,赞同地说:“这就是比较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
谈到这里,孙辛忽然笑了:“这就是我们的命!一面苦闷,一面兴奋!苦闷的是现在太憋屈,兴奋的是看得见前面的光。”
李瞻海也笑了,他看到了孙辛这一类人身上蕴含的能量。
能伸能屈,能挺立能吸收再释放的能量!这能量蓄积起来,就能改变绝对实力的对比!
这时的孙辛想通了,释然了,他举起茶杯说:“来,喝一个,我们继续——咬紧牙关!”
李瞻海也举起了茶杯,重复着:“继续咬紧牙关!”
这一杯茶喝完之后,两人告辞分开。
李瞻海回到住处,和顾问们开起了会。
听完了李瞻海和孙辛的对话,老波先乐了,说:“李瞻海老师,你这比较优势理论行呀!”
“那是,比较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有门!”老熊附和着。
“理论是理论,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真是不容易。”李瞻海谦逊地回答,“孙总他们这些人真不容易。”
“这个时代企业家和高管都不容易。”老熊说。
“一线操作人员更不容易。”老波说。
“是呀!既有历史沉淀,又有历史欠账。”老熊补充着。
“都得咬紧牙关处理。”老波微笑着接过来。
李瞻海点点头。
而此时的云栖却没有参与讨论,他更多的是感受孙辛关于一道一道海浪冲击堤岸的的感受。
云栖曾经在海里感受过一道又一道的海浪冲击。
最开始是新鲜、是兴奋,随着海浪一道又一道的持续冲击,开始觉得枯燥、乏味,然后就开始乏力,再后来就感觉到自己的力气在衰退,有些经不住海浪的击打。
再后来就感觉到痛,想逃离,而海浪是不知道疲倦的,一道接着一道的持续打过来。
云栖也知道在休闲的海里,可以逃;但是在现实的大海,不能逃,这是责任!
孙辛他们就是在商海里顶住这一道又一道的浪潮的冲击,忍受着那持续不断的厚重的力量的持续击打。
从机械化、电气化、微电子化、有线模式下的信息化、移动模式下的信息化……一道一道的技术大潮汹涌而来,资本在紧跟其后的推动,这些变化的潮水,又有多少人看清?又有多少人顶得住?
李瞻海打断了顾问们的讨论和遐思,让大家早点休息,明天继续企业的战略变革辅导。
果然,第二天一早,成总就邀请李瞻海和顾问们一起讨论马杰的资金调动问题。
李瞻海仔仔细细地了解了马杰的思路和资金使用计划,然后陷入了沉思。
成总则一言不发的看着李瞻海。
过了很久,李瞻海才开始说话,而他一开口,并没有直接讲马杰调动资金的事。
“现在,资本助力创业,已经是一个潮流,”李瞻海说,“各种媒体再不断地推波助澜,好像快速创业配套资本注入,是十分普遍和容易的事。”
“管杀不管埋。”老熊冷不丁冒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