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扶摇少年:李商隐的奇遇 > 第十章 甘露事变:虚构祥瑞和真实屠杀(五)

第十章 甘露事变:虚构祥瑞和真实屠杀(五)

五、押衙

郑注及其五百军士尚未到长安,听闻李训甘露之变失败,于十一月二十五日返回凤翔。同时,凤翔监军宦官张仲清收到了宦官首领仇志良的密令,命其处死节度使郑注。

张仲清看完密令,惊惶失措,双手一时不能自已,抖动了片刻,他叫来唯一信得过的人,主管内营侍卫的押衙李叔和,给他看了密令。

张仲清问,李押衙,圣命在此,你看要怎么办?

李叔和道,张监军,可曾读过《史记·刺客列传》?

张仲清说,读过,太史公司马迁道尽了净白之人的心声。——你是说刺杀郑注?

李叔和道,郑注五百死士在侧,若在大庭广众之下宣诏行刑,郑注必反口说监军矫诏,监军性命堪忧,故而须先将郑注刺杀,尔后再宣示皇命,以阻死士。

张仲清问,如此,谁可仿效?

李叔和答,市集上的剑客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把淬毒的匕首裹进燕国地图,进献给秦王,荆轲图穷而追斩,秦王绕柱而狼奔,这是“帝王之刺”;屡战屡败的鲁国将军曹沫,在齐鲁会盟之时,把匕首抵到了齐桓公的脖子上,逼得齐桓公归还抢去的城池,这是“将军之刺”;太湖的厨子专诸,奉公子光之命,为吴王呈上一盘炭烤鲈鱼,他掰开鱼肚,抓起削铁如泥的匕首,刺死了吴王僚,此谓“诸侯之刺”。今日张监军欲杀郑节度,可比“诸侯之刺”,可仿效者,公子光也。

张仲清说,你书读得好啊,容本监想一想。——公子光欲夺王位,埋伏甲士于窟室之中,办下酒席邀请吴王僚,吴王僚的兵士几步一人,从王宫排到公子光家里,左右皆是亲信,人人手执长矛,酒酣耳热之际,公子光佯装足疾痛风,离席而到窟室,厨子专诸一刀而决,预伏甲士杀出清场。如此,刺杀须分四步,请客吃饭,借口避席,一击而中和斩杀余部。某请郑注及兵士吃饭,名曰软脚酒,他一定会来,离席便溺也是常有之事,无非是郑郎中要讥讽本监肾虚。问题来了,谁能端上那盘炭烤鲈鱼?

李叔和起身而拜,说,张监军,下官亲自来端。

张仲清连忙搀扶起李叔和说,好,很好,到底是李家的人,想着李家的江山。他抽出佩刀,轻拂刀锋说,本监的佩刀借你一用,这把刀,黑铁包钢熔炼,鲁盐马尿淬火,薄而脆,切肉正好。

李叔和接过刀说,谢张监军,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张仲清却又忧虑道,如果一击而不中,怎么办?

李叔和道,太史公曰,“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张仲清沉思一瞬,下定决心道,太史公说得好,有的刺客把事办成了,有的把事办坏了,但都是永垂不朽的。好,那就干吧,你去挑选死士,本监修书请客。

郑注回城之时,李叔和亲自迎接并呈上监军的请柬,说,节度使,监军备了一万斗新丰美酒,“满酌香含北彻花,楹樽色泛南轩竹。”(唐,储光羲,《新丰主人》)邀大人和弟兄们共饮。

郑注不清楚张仲清有无接到仇士良密令,但他有五百亲兵护卫,却也不惧张仲清,而且他也必须面见张仲清,李训虽然与他一起谋划,但甘露之变时,他并不在场,他要与李训割席。于是,他欣然应允说,哈哈,李兄弟,张监军要是没有你说的那么多酒,弟兄们喝得不尽兴鼓噪起来,本帅可就不管了。

李叔和拍着胸脯说,郑帅放心,酒肉管够。

郑注稍作休整,带兵赴宴,李叔和在花园露天设席,留郑注亲兵吃喝,郑注单独带了四位贴身侍卫进屋,宾主落座饮茶,郑注饮得一口,正要筹措说辞,李叔和上前续杯,然后抽出佩刀,砍下了郑注头颅。

李叔和行事之快,连张仲清也始料不及,四名侍卫呆立当场,被李叔和一一砍伤,张仲清大喝一声,杀。伏兵冲出内堂,锁闭大门,将郑注亲兵全部杀死。

这时,张仲清方才出示密旨,向将士宣读。然后,屠灭了郑注全家,另杀副使、节度判官、观察判官和掌书记等人,以及其他党徒。杀死一千余人。

十一月二十七日夜,李叔和带着郑注的头颅来到长安进献,仇士良命人将头颅悬挂在太极宫东北兴安门外。

次日晨,长安百姓来到兴安门下,抬头向上看,只见那据说是郑注的头颅,与李训、王涯等人的头颅排在一起,经过一夜的风冻,都变得浮肿僵硬,无法辨别头颅的主人了。前排的百姓试着看清他们受死时脸上的情状,但很快被不断涌入的看客挤到一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