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去踏青
“姨娘就不曾想过,也许父亲只想将我嫁入寻常人家呢?”苏瑶淡声道。
“怎么可能?”应姨娘拔高嗓音道,“这不可能,你可是敬文伯府的姑娘,再怎么样,也应该嫁到伯爵府中,怎么能嫁寻常人家呢?”
“为什么不可能?”苏瑶偏着头看向应姨娘,一双眸子,很是平静。
应姨娘一脸的不可置信,缓缓地坐下后,她喝了一口茶,思绪也沉了下来,依着敬文伯的性子,还真的能做得出来这种事情。
苏世平蒙祖荫承了爵,但他本人没什么进取心,平日里除了当值,根本不与其他朝臣喝酒相交,更多的时候,他都留在府中,摆弄书画。
而老夫人对此竟没有丝毫的异议。
夫人更是如此。
所以应姨娘才会着急女儿的婚事,若是交给夫人,只怕会是末流小官家的嫡子,或者是寒门书生,皆有可能。
想到这里,应姨娘连连摇头道:“不行,这样不行。”
说完看向苏瑶,眼神坚定道:“瑶儿,你放心,姨娘定会为你谋一个好前程,一定!”
苏瑶低头轻缓地应了一声,“是,女儿知道了。”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身为庶女,若是自己不为自己打算,便只能任由主母拿捏,嫁人是她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她一定要抓住。
谁规定,庶女就不能高嫁?
她定要苏毓瞧瞧,她以后会嫁得多好!
苏愿并不知道莫令舟和郑严的出现,在两府之中都产生了不小的暗涌。
她这会儿正去给沈氏请安,正巧听见赵嬷嬷在向沈氏禀告庶务。
“一进的院子,带一个小跨院,奴婢去瞧过了,简单收整收整就能住了。”赵嬷嬷说道。
沈氏在一旁听着点头道:“你办事我放心,只是那院子还是要表姐去看过才好。”
“另外,先将一年的房租都付了。”顿了顿,沈氏继续说道。
赵嬷嬷颔首,“奴婢省得。”
听见身后有动静,两人立即回头。
看见是苏愿来了,沈氏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阿愿来了。”
苏愿笑了笑,道:“母亲是为姨母寻的房子吗?”
“是啊,你姨母昨日还过来说,想要早些搬出去,住在这里,她总觉得寄人篱下。”沈氏轻声道。
赵嬷嬷微不可查地撇了一下嘴,被苏愿看在了眼中。
苏愿知道,赵嬷嬷其实不喜姜氏,尽心尽力做这些,也都是为了沈氏而已。
“那院子在哪里,离东府可近?”苏愿问道。
赵嬷嬷见小姐看向她,笑着说道:“夫人考虑到表少爷要去东府读书,特意让奴婢在乌衣巷寻得院子。”
苏愿想了想,乌衣巷距离榆林巷和玉林路都不算远,步行差不多三刻钟。
而且乌衣巷里住的都是一些读书人,安全有保障,也有利于郭伟志读书。
苏愿笑眯眯地看向沈氏。
“你这孩子,这般瞧着我做什么?”沈氏愕然道。
“没什么,就是觉得娘亲真好。”苏愿这句是有感而发,沈氏真的很美好,她并不会因为年少时的龃龉便对姜氏冷言恶语,相反,她能在姜氏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并且不求回报,若是换成了她,也许做不到。
苏愿承认,她是个小心眼的人。
沈氏的脸颊有些绯红,她没想到女儿会突然夸赞于她。
第二日,苏愿刚到书塾,就被苏盈拉到了一旁,神秘兮兮地说道:“阿愿,你知道吗?”
“嗯?”苏愿抬眸看向一旁的苏毓,“毓姐姐,是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苏盈抬手在她的后背上轻拍了一下,不满道:“我找你说话,你问长姐做什么!”
苏愿笑了笑,“盈姐姐,你力气见长呢。”
苏盈朝她翻了个白眼,道:“说正经的,我听兄长说,过两日要去郊区跑马,咱们也去吧。”
苏愿闻言,摇头道:“我又不会骑马,再说,还没到休沐的时候呢。”
书塾规定,每月三旬,每旬休沐一日。
“莫表哥已经跟先生说了,先生已经答应了。”苏盈道。
苏愿有些诧异,谢先生虽然不是食古不化的老夫子,可却也不是轻易会答应这种事情的人。
苏毓见苏愿有疑惑,补充道:“谢先生那日正巧有事。”
苏愿了然地点了点头。
“我们也去吧,听说那里有一片梅林,如今开得正好呢。”苏盈兴致勃勃道。
苏愿其实并不想去,但却还是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道:“毓姐姐和然姐姐也去吗?”
“都去,祖母说了,春日天气正好,不用拘在家中,梅林附近有一处庄子,正是祖母的陪嫁。”苏盈已经开始期待那天的到来了。
“祖母的意思是,让咱们都邀请各自玩的好的手帕交,去踏青。”苏毓柔声道。
苏愿闻言,想到了之前宋清音说好要邀她一起踏青的话,便点了点头,看向苏毓道:“毓姐姐,你会给清婉姐姐下帖子吗?”
苏毓颔首,“你是想邀清音吧,到时候你写了帖子,我着人一起送过去。”
“阿愿,等一会儿,我带你去看我的小马驹,可漂亮了。”苏盈凑到苏愿的身前,一手捂住嘴巴,在苏愿的耳边低语道。
苏盈之前一直惦记着苏彬的马,后来去了外祖家,央着舅舅送了她一匹小马驹,昨天傍晚才送过来,稀罕得不得了,逢人就要显摆显摆。
“那你会骑马了吗?”苏愿眨巴着眼睛问道。
苏盈原本绽开一脸的笑容,立马皱在一起,手握成拳道:“哼,我早晚能学会,到时候我教你。”
苏愿见她那般信誓旦旦信心十足的模样,很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其实她会骑马,也不算会,但梦中,她是骑过马的,是与那人共骑一马,可那人临走前,将马送给了她,并且告诉她,不要害怕,良驹最通人性,你强它则弱,你弱它就强,想要驾驭它,就不能怕它。
想到这里,苏愿不由得又想起了那日在英国公府见到的那人,后来她打听过,按照年纪,应该是英国公府的三少爷张岁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