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伤痕相声?
见林向文着急的模样,赵振凯也不卖关子:“听上面说,诗词语言类的创作,按照国家年初最新规定的稿费发放。”
“那真是太好了。”
林向文一听,难掩激动。
就在年初的时候,国家出版局发布了一个《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
具体内容为:
“对于作者,需要发扬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的精神,决定试行‘低稿酬,只付一次稿酬’的制度。”
“着作稿为每千字2至7元,翻译稿为每千字1至5元。”
当时政策一出,全国的作家都欢欣鼓舞,停止了十年的稿费制度终于重新启动了。
要知道在特殊时期时,作者写文全凭一腔热血,一分钱也没有。
所幸,一切都过去了!
这也是林向文决定走文抄公的一个主要原因。
既然文化馆是按照国家的稿费制度进行奖励,林向文当下就想好了,那就是创作一部相声。
原因很简单,诗词才几行字。
虽说诗词是按照行计算,但毕竟是要在八一文艺汇演上朗诵,有时间限制,写太长肯定不合适。
所以说,费半天劲也赚不了几个钱。
也就是文艺活动不需要小说,不然,他一定弄个长篇小说,这样赚的稿费更多。
不过。
文艺活动举办近在眼前,可以更早拿到奖金,对于急需钱的林向文,自然不能放过。
通过文刊发表小说的话,从审核发表,再到拿到稿费,没两三个月往往下不来。
因此,这个后面再考虑也不迟!
“向文,怎么样,写个长点的诗词应该能赚不少?”
赵振凯察觉出林向文对钱看得挺重,便换了个方向进行劝说。
“我看诗词还是算了,再长能有多长?”
林向文知道诗词也有长的,但若是上台朗诵的话就不适合创作太长的篇幅。
“那你不会是想唱歌吧?”
赵振凯好奇道,他知道好多从山村里来的人,唱歌都比较好听。
“这怎么可能?”林向文觉得这家伙脑洞真是大,“跟你直说吧,我打算创作一部相声。”
“相声?”赵振凯挺意外,“向文,你还挺多才的。”
“过去有不少老艺人去我们那里走穴,老百姓都很喜欢这种艺术形式,文化馆要举办文艺活动,我想若是有相声助兴岂不是更好。”
林向文说了一大堆,实际上,最真实的目的是因为相声字数多,能多薅点羊毛。
“那你好好写。”
赵振凯对相声不感兴趣,发表不了什么意见。
“好,说干就干,今晚就动笔。”
林向文很有激情,他不得不承认,金钱真是人性中最大的动力。
“对了,向文,创作组正好有相声演员,你写好了,我可以让他帮忙看看。”
赵振凯想报答先前林向文的帮助,怎么说《回答》这首诗也有他的帮助。
“那真是求之不得。”
林向文一听心里更有谱了,连连道了声谢。
“谢什么,举手之劳!”
赵振凯挠了挠头,“你要是真想谢,就让我少请一顿饭。”
“啊?”
林向文没想到老实巴交的赵振凯会来这么一出。
赵振凯不好意思地说:“下个月,我...我还想买本《伟人选集》。”
“行,我的大书圣。”
林向文笑了笑,这买卖不亏,毕竟能有专业的人协助,成功被选上的概率就更高了。
这年头虽然没有电视网络, 但喜欢看书的人很多,不只是赵振凯。
所以说,精神娱乐一点也不缺乏。
甚至说,后世的人更为缺乏,整天看小姐姐扭啊扭,一点营养都没,那才叫个空虚。
赵振凯一听,开心地说:“向文,你真是个好人!”
“知道就行。”
林向文听了有些别扭,不要乱发好人卡。
实际上。
赵振凯提出帮忙当然不是为了少请一顿饭,而是根本不看好林向文创作相声的能力。
虽说老舍、梁左等一些非相声艺人都是编写相声的好手,但毕竟这些人本就是很厉害的文学家。
也正因为此,他才想到找创作组的人帮助林向文。
“对了,振凯,你说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林向文好奇道。
“他啊叫马吉,相声水平不错,或许你没听过他,但你一定听过国内最着名的相声艺人候老先生,马吉正是拜在他的门下。”
“所以说,你可要好好创作,不然,他一定会以为我是耍他玩呢。”
赵振凯鼓励道。
“马吉?”
听到这个熟悉名字,林向文真是太激动了,马吉他怎么会不知道,这燕京城真是个随处都能遇到厉害角色的地方。
“没错,就是他,我告你,可别小看咱们文化馆,谁说只有燕大才能出能人。”
赵振凯壮志踌躇地说。
林向文没有说话,更没有反驳,因为眼前的人就是最有力的说辞。
“向文,你刚刚那个“干”字说的真好,很是精辟,来吧,让我们说干就干,今晚不睡了!”
赵振凯一瞬间跟打了鸡血似的。
“好,就是干!”
林向文同样打了鸡血,只不过血里流动的都是金钱。
“向文,你准备写什么类型的相声,有没有想好?”
赵振凯很是好奇。
林向文一手托着下巴,想了想说:“方向大概想好了,要不就整个伤痕相声?”
“伤痕相声?”
赵振凯一脸懵,伤痕文学他知道,这相声也有伤痕相声吗?
“没错,你就等着瞧吧。”
林向文卖起了关子,同时心中暗道,这你就不懂了,干什么事情都要紧跟热点,正所谓,站在风口,猪都能飞。
“好,那我真要好好期待下了!”
听到这里,赵振凯好奇心升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