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狄方天元的新书 > 第17章 防震棚

第17章 防震棚

孝文回到了黄垓公社大院,正式开始主持公社团委的工作。首先,孝文去了李主任的办公室,向李主任详细汇报了三个月在党校的学习情况。

“李主任,我觉得公社团委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还是要紧紧围绕县革委会关于农业学大寨的要求,深抓苦干,团结广大青年团员和一大批入团积极分子,充分发挥青年团员的组织能力和先锋队、排头兵的作用,我想先去红旗河开挖建设工地,以前在黄垓公社片区,现在是黄垓公社的干部了,我想去公社的十几个大队的工地现场看看,摸一下几个大队的具体情况。”

“正好他们的工地现场就在我老家附近,我晚上可以回家,也算是公私兼顾吧!另外,我感觉红旗河开挖建设工地也要告一段落了,我觉得工作应该做到前面,三夏工作马上就要全面展开。从工地回来,我们也就要研究部署今年的三夏工作啦!”

“孝文啊!不错,你能主动把团的工作考虑的这么仔细,我很欣慰。但是,你还有一个重要工作需要你抓紧时间落实,你要回楚营大队,把你的组织关系转到黄垓公社组织部门,既然确定在黄垓公社工作了,就要把一切工作做好,特别是你的组织关系,你们楚营大队培养了你,一定不要忘记,只有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走得更远。这几天,找个合适的时间,把这件事情办好。”

我记住了。

孝文当天就去了楚营大队的工地,带了一只朱楼烧鸡和炸鱼,还有两瓶祥酒。到了指挥部,正好振田和成华都在,孝文很高兴,先把酒菜放到桌上,然后把组织关系商调函递给振田。

“这事情我要好好感谢振田叔,我刚刚参加工作,有很多事情看不明白,要不是振田叔多次催促和指点,那有我的今天啊!我是真的感激振田叔的提携和无私帮助。”

振田是哈哈大笑,“这么说就见外了!我们是一个村的爷们,你越来越好,我看着也高兴,今后好好干吧!我也就只能帮你到这,在今后的日子里,多长几个心眼,分清那些人是真诚帮你,有哪些人是忽悠你,迷惑你,甚至是想害你啊!慢慢就会明白的。再说,你来到工地,也一直都在帮我,也是真的帮我处理了很多事情,让我也倍有面子。”

成华叔也在一旁附和“只有自己人,才会无私尽心帮助,好了,也别再客气了,孝文,你混得好!今后能走得更远,我们就有面子。”

然后,大家就是,工地上就要彻底结束了!这几天就要回家了,还有半月时间就要收麦子了,回去就要准备。晚上就一起喝酒,一直喝到很晚,一直说了很多。

随后,孝文就来到楚营大队北面的红旗河开挖建设工地黄垓公社的几个大队的工地。分别和大队干部工地现场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工程接近尾声,更应该认真对待,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按照红旗河开挖建设指挥部的要求做到尽善尽美,不留丝毫遗憾。

“大家都知道,附近就是我的家,你们没有把好质量关,将来的某一天,万一出了什么事,影响最严重的就是我的老家,所以,请大家务必谨慎、谨慎、再谨慎!这里,我代表楚营大队的几千父老乡亲拜托啦!”孝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随后,就去了各大队工地现场走访一遍。孝文断断续续在红旗河工地上也待了几个月,对于挖河、运土和筑堤的各个环节,都不陌生。看着广大社员认真对待工程的最后环节,很是放心。

晚上喝完汤,孝文又和工地上的年轻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进行了座谈。勉励大家要积极奉献,永远要走在社会主义建设队伍的最前列。工地马上就要结束,我们也将迎来更加严峻的“三夏”农忙,我们青年人更应该与天气争时间;与马上就要到来的雨季争时间;也要与村里的老年人长辈们争时间。把今年夏季小麦收到仓库,把今年的秋庄稼种到地里才算胜利。

“各位团员朋友们,我,楚孝文就来自农村,我也是一个农民,再接下来的三夏生产中,我与各位一起努力,一起去地里割麦子;一起去场里脱粒扬场晒麦子。朋友们,请大家一起监督我,与我看齐,也与我共勉!”

孝文在工地上住了一周时间,白天就去大队的工地现场,帮忙用锨挖土,推车拉绳,一会也不闲着;吃饭的时候,还和年轻社员交流,交流工地的感受,交流大队里的人情世故,晚上就步行回家里睡觉。

1976年6月5号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黄垓公社四万余亩小麦逐渐成熟,整个公社,都进入了繁忙的三夏生产。

整个公社大院各站、所、办除留下必要值班的,全部下乡支援三夏生产。包括革委会李尚修主任。

楚孝文更是组织了共青团员突击队,带领着突击队员们,深入各大队田间地头、麦场粮堆、麦秸垛。割麦更是手持镰刀中间领趟子一马当先;在压麦场,也是赶牲口拉石磙,挥扫帚、扬场木锨样样拿的起,放得下。不管是年龄大的庄稼老汉,还是年轻劳力都竖大拇指……

黄垓公社是祥城县一个小公社,地处祥城、郓城、梁山三县交界地,无论人口还是土地都不大起眼。三万多人,二十个左右的自然村但历史比较厚重,有“唐柏之乡“、“冉子故里“之美誉。

这里不仅仅是春秋孔门弟子冉子的故里和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冉子祠;还有虽历千年依然蓊蓊郁郁的两棵千年唐柏。

这两棵古柏树乡人俗称大柏树,在鲁西南一带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说在树枝上可以骑自行车,书上可以多人打牌,20人牵手伸臂才能合围,树洞里可以容纳30人藏身。 其中西边的一棵大一些,大约需要10人伸臂相牵才能合围,六七个孩子钻进树洞去都是没有问题的。

据说曾有一个盲人,听说黄垓大柏树粗大无比,这日来到黄垓街头,就想亲自量一下这唐柏到底有多粗,把手持的一根竹竿倚树身放好,张开双臂,紧抱树身,慢慢向竹竿的另一侧量去。这时,村上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悄悄把盲人的竹竿拿走,盲人就不停地张开双臂向前移动。等到吃饭时间,家人来喊孩子们回家吃饭,那几个调皮的孩子才把竹竿从新放在树身,盲人也终于摸到了自己刚才放好的竹竿,不禁惊叹,黄垓大柏树真的很粗,我用双臂搂抱了一个下午,才抱到树身的尽头……

冉子,名冉求 ,字子有,亦称冉有,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 孔门弟子,少孔子二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的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子有多才多艺,性谦逊长于政事,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孔子晚年归隐鲁国 ,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顾。唐赠徐侯,宋封彭城翁。

关于冉子祠和大柏树,在《曹州府志》均有记载:“郓城东35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钱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当地曾出一断碑,崇祯三年(1630年),洛人郭子光博学好古,辩此碑为唐贞观年间所立“冉子徐候墓碑”。当时,当地乡绅重修冉子墓祠。此后,祠、墓再度荒废,至解放初期,就仅剩三间神祠,一座坟头和两株古柏了。冉子碑为清代重修冉子祠时所立,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碑文中有“唐元宗从祀庙廷,追封候,宋真宗加封任城公,度宗改封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国朝因之”等语。

时间来到了1976年的7月底,我国河北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达11度。有着100万人口的华北工业重镇顷刻间夷为平地。地震波及天津、北京,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十几万解放军指战员、两万多名医务工作者和数万名各条战线的支援人员,火速组成抢险队、医疗队、建筑队等,从四面八方昼夜兼程赶赴灾区。人民子弟兵、医护队人员及干部群众冒着暴雨,舍生忘死,排险救人,运送物资。

鲁西南地区震感强烈,一时间百姓人心惶惶,谣言四起,严重影响了各地百姓的生活和生产。楚孝文多次申请参加救援队伍,远赴灾区,参加救援,都没有批准,只好在家乡踏实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恢复重建。

从七月底,各地余震不断,接上级有关通知,黄垓公社全体社员在室外,院外空地、村头巷尾,远离任何建筑物的地方搭建防震棚,让全体社员远离危险,全民齐心风雨同舟共度难关。

楚孝文等公社领导干部接到县革委会有关通知后,便迅速落实。分别深入各大队,依靠大队干部支部委员,挨家挨户,宣传到屋内床前,让老百姓明白,困难时期,生命最为珍贵,远离危险,不要住着房屋内。幸好也是夏季,住在屋外院子里,还很凉快。

和大队青年团员一起,把木床搬到院子,靠树放好,将自家的蚊帐挂好,上面搭个苇席或者塑料布,就是一个简易的防震棚。于是,就把家里的大小各异的床,抬出屋门,架到院子里的树下,依托树枝,在床的其他几条腿上,绑好竹竿、木棍,上面搭建苇席、草席、塑料布等可以挡雨的东西,就一一搭建好防震棚。

一时间,各大队全部都住在室外的防震棚。楚孝文亲自去各个大队,组织团员年轻小伙子们,帮助大队五保户,老年人,有病在身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搭建防震棚,让全公社所有社员都搬出室外,住进了相对安全的防震棚里。

大家晚上就可以住在防震棚里,防止晚上熟睡时突发地震,跑不出来,发生伤亡。白天,大家都处于清醒状态,一旦感觉不对,可以随时马上来到屋外的安全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