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66章 永昌廷议

第66章 永昌廷议

永历十三年,正月十六,永昌府,皇帝临时行宫(府衙)。

永历小朝廷,逃离昆明后,在滇西,第一次召开廷议,商议朝廷大事。

跑路皇帝朱由榔,根本不愿意上朝,满清鞑子大军,也没有追来的迹象,且刚过完元宵佳节,正想带着2个贵人,游历一番太保山啥的,好好放松一下。

可是,朝廷的六部重臣,这帮人精,都不想逃亡缅甸,岂能轻易满足他。

正月初四,朝廷到达永昌府,十几天时间,朝廷重臣们,像是商议好了似的,轮番上书,弹劾马吉翔集团,暗中指责朝廷逃亡滇西。

皇帝朱由榔,心不甘情不愿,只能硬着头皮,在永昌府衙,召开廷议,安抚重臣。

明朝的文官集团,直言进谏,以死明志,俗称死谏,骨气也很硬,权利更大,皇帝的圣旨,阁老门都敢反驳,皇帝只能委屈下中旨。

明朝初期,刑部尚书钱塘,抬棺死谏明太祖,朱和尚也是铁腕皇帝,屠戮功臣,杀掉三分之一的官员,最后也被钱塘劝谏成功。

死谏朱棣的方孝孺,被屠戮十族,鼎鼎大名的海瑞,抬着棺材骂嘉靖皇帝,死劾魏忠贤的杨涟,强势如万历皇帝,为了躲避文官集团,跑到后宫躲了近30年。

临时行宫,府衙大堂,朝臣们神色各异,手持朝笏,各就各位。

身穿朝服的皇帝朱由榔,端坐在主位上,后面站着司礼太监王坤,御马太监庞天寿,文书房太监李国泰等人。

左下侧,是阁老、六部文官代表。

站在前面的依次是,首辅马吉翔,黔国公沐天波,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张佐宸,东阁大学士扶纲,兵部尚书孙顺,礼部尚书程源,工部尚书王应龙。

后面的文官包括,吏部左侍郎金维新,兵部左侍郎龚铭,礼部右侍郎杨在,兵部右侍郎万年策,兵科给事胡显,吏部右侍郎胡璇,翰林院讲官刘茞,大理寺少卿刘泌等人。

其中户部尚书龚彝,在滇南筹粮募兵,刑部尚书留在昆明,降清了。

右下侧,是皇亲国戚和功勋武将。

站在前面的依次是,吉王朱慈煃,松滋王朱俨镏,江夏王朱蕴铗,国舅华亭伯王维恭,中府都督马雄飞,武靖侯总兵王国玺,总兵潘世荣,平阳侯靳统武等等。

岷王朱雍槺,作为宗室亲王,这种廷议少不了他,司礼太监王坤也派人通知了,当时他在杨家庄,以军务繁忙为由,直接拒绝了,懒得搭理这些老帮菜。

府衙仪门,由锦衣卫同知,马吉翔亲信任子信,亲自带人把守,府衙外大门,更是布满了锦衣卫、驾前军,这些都是马吉翔,提前布置,防止有人闹事,可见永历朝廷,多么混乱。

府衙内廷议,文臣武将的站位,就可以看出来,永历小朝廷的集团派系。

皇帝朱由榔的基本盘,核心领导决策层,是文安侯马吉翔,晋王李定国的代言人金维新和龚铭,内宫太监王坤、庞天寿、李国泰等人。

这帮人核心人物,大部分都是元从系,从朱由榔登基开始,自始至终,紧跟着他,直到缅甸,死于咒水之难。

次一层的决策圈,是黔国公沐天波(地头蛇),朝廷六部,秦王和蜀王的旧臣,皇亲国戚,功勋武将等。

其中沐天波和皇亲国戚,大部分都跟着朱由榔去了缅甸,死于咒水之难。

其他朝廷六部官员,秦王和蜀王派系,对朱由榔逃亡缅甸的举动,坚决反对,充满绝望,都留在滇西和四川,最后降的降,死的死,隐居的躲起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臣武将,老规矩,行跪拜之礼,府衙内几十人,声音稀稀拉拉的,人心涣散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司礼监太监王坤,小心翼翼的站出来,尖声尖气的喊了一声,喊完躬身退后,手里拿着拂尘,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他也不傻,知道气氛不对,赶紧躲。

皇帝朱由榔,略微紧张的看着下面大臣们,内心很清楚,今天难以善了,这帮文臣们的弹劾书,堆得老高了。

“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

兵部尚书孙顺,手持朝笏,面无表情,第一个站出来。

“镇守大理府的晋王大军,驻守永昌的驾前军和勇卫营,缺少兵械和钱粮,请朝廷拨付”

这家伙,一上来,张口就是,要钱要粮要兵械,公事公办。

孙顺,妥妥的秦王派系,永历七年,受孙可望任命,转任广西左布政使,秦王叛乱投清,他也被排挤打压,更被晋王的亲信,兵部左侍郎龚铭架空。

满清鞑子大军压境,兵马为先,晋王李定国领兵镇守大理,卡住滇缅路重镇大理府,朝廷身边仅有驾前军,朱雍槺的勇卫营,没人会指望。

皇帝朱由榔,听到后一脸懵,什么勇卫营?转头看向旁边的王坤和李国泰等人。

其他的朝臣,也是一脸的惊讶,勇卫营他们都知道,天启崇祯年间的皇帝亲兵营,战功赫赫,最后在宁武关,全营覆没死在闯王李自成手里,啥时候又有了勇卫营?

司礼太监王坤,也很机灵,低头小步上前,细声提醒皇爷,是岷王朱雍槺的勇卫营。

老油子朱雍槺,鸡贼的很,自从那一夜,进宫请旨迎娶刘盈和募资成军后,再也没有露面,就怕皇帝和朝臣们,惦记他的勇卫营。

“兵部和户部,当尽力筹措,优先满足晋王的大军需求”

“驾前军,也要尽量满足,勇卫营,拨付一些物质即可”

皇帝朱由榔,想了一下,点头说道。

事情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晋王大军镇守大理前线,是顶梁柱,必须全力供给。

驾前军相当于禁军,羽林卫,也不能饿着,涉及到朝廷的身家性命。

岷王朱雍槺的勇卫营,他压根不抱希望,别搞事就行。

“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

“滇西贫瘠,物质奇缺,朝廷困顿,无以为继”

“臣请陛下,銮驾返回永平,绕道丽江,沿金沙江,北巡四川”

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张佐宸,站出来,看着皇帝,当头炮,旧事重提,义正言辞的大声奏报。

当初,晋王李定国在贵州会战大败后,朝廷文武重臣,廷议的结果就是撤离昆明,北上四川建昌卫。

在姚安府,奸臣首辅马吉翔,从中作梗,勾连金维新和龚铭,说服晋王李定国,劝谏朱由榔,改道逃亡滇西永昌府,导致六部重臣,各个怀恨在心,忿忿不平。

“臣,附议”、、、、、“臣,附议”

府衙内爆发出一片哗然,文臣武将,皇亲国戚,脸色各异,显然被这个提议震惊到了。

东阁大学士扶纲、兵部尚书孙顺、礼部尚书程源、工部尚书王应龙、兵部右侍郎万年策、兵科给事胡显、吏部右侍郎胡璇、翰林院讲官刘茞、大理寺少卿刘泌等人。

一堆朝廷六部的重臣,全部站出来,黑压压的人头,纷纷附议,要求北上四川。

明朝六部阁老,有一个传统的潜规则,非翰林不得入阁,就像宋朝时期,非进士不能为相。

这帮人,能趟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高中进士入翰林,都是人尖里的顶级人才,眼光自然没问题,都知道滇西是绝地,缅甸更是死地。

永历皇帝朱由榔,眉头紧锁,脸色略微有点发白,双手不由自主的抓紧蟒袍,这是赤裸裸的骑脸输出,逼宫的架势啊。

他有点想念皇后了,很多时候,都是皇后王氏,给他拿定主意,胆小懦弱遇事毫无主见的弱点,彻底暴露无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