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冒死吃河豚
“那太好了,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见面喝酒,还可以一起见证企业的发展。”
“那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尤其是证券股票这方面的你们, 将来可是我们搞股份制改造的智囊。”
“应该的应该的,一起上一个。”
老板端着两个菜上来了,口中说:
“这可是我们饭店最贵的菜了,尝尝看滋味怎么样,吃的好给我们推广一下。”
我看了看,一个是清炖鱼鳔,上面l飘着一层香菜叶;一个是一条不知名的鱼 ,清蒸的,颜色很鲜艳,蒸出来的汤汁雪白雪白的。
老板搬来一把椅子坐下,毫不客气的拿过一瓶啤酒,仰脖子一口喝了下去,然后用自己带着的一双筷子,从鱼身上夹起一块鱼肉,在汤里蘸了蘸,几口吃了下去。
我马上反应过来,一句话脱口而出:
冒死吃河豚!
老板点点头,说;
“十分钟以后你们才可以吃这个鱼,前提是我不会被毒死。”
河豚全身有剧毒,这是天下人皆知的,而“冒死吃河豚”也被称作是勇敢者的游戏。
我曾经无数次想象吃河豚的场面,想不到的是,在今天,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竟然在一家小饭馆吃上了河豚鱼!
杨师傅,老钟都惊住了 ,放下筷子都不敢动了,瑜薇脸色也是微微一变,直着眼看着老板的脸色,不再言语里。
我喊老板娘再拿来两捆冰镇啤酒,紧张气氛才开始消散。
“来,为老板的自信和勇气,也为我们人生第一次吃河豚鱼,一起竖一个!”
大家拿起瓶子 ,就连刚才只吃菜不喝酒的瑜薇也拿起瓶子 ,和大家碰了一下 她喝下一口酒,就把剩下的酒都给了我,然后,拿起勺子舀了一口鱼鳔汤,尝了一口,连声说;
“好鲜的汤!”
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开始了吃喝过程 ,老钟一边喝汤,一边问老板:
“这汤里放胡椒了吧?”
老板说:
“这个鱼鳔汤的制作,别人都是靠胡椒去腥提味,我这里是不放一粒味精不放一点点胡椒,全靠功夫,纯天然调制,这样才会做出最新鲜的味道。”
“确实新鲜,老板了不起啊。老板 ,我听说做河豚鱼需要持证上岗,你有证吗?”
“我们家乡都是一个做法,从来也不要什么证件的,都是海边刚打上来的新鲜活鱼,从来没有出过事,而且都是传统的做法。已经有很多老乡过来吃过,他们就是冲我的河豚鱼来的。”
看表 ,已经过了十几分钟,老板站起来,亲自用筷子把河豚鱼分拆出来 ,放到大家面前的盘子里,然后自己夹了一块小的,对大家说:
“可以放心吃了吧?还需要我再吃一块给各位看看吗?”
我夹起来率先吃了下去,然后向老板举起瓶子 :
“来,您第一,我第二,干了,我们一起做一个勇敢者!”
说实话,河豚鱼其实没有特殊的味道,就是鲜嫩的出乎预料,入口即化。这让我感觉, 外面的传说过分了,还有特殊的“正是河豚欲上时”等等的赞美词,其实就是对自己口味的欣赏吧,并不代表什么特殊的口感。
因人而异, 因口味而异,天下没有绝对的口味,也没有绝对的模式,只有人们无穷大的创造力。
只要允许人们八仙过海,什么样的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股份制改造何尝不是如此 ,惯于统购统销旧模式的,将股份制视为洪水猛兽,而惯于企业的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的那一些人,更是怕动摇自己的位置 ,影响自己的财路与官运,只想保留拿钱的功能,而根本不敢面对市场。将企业处心积虑地弄到自己身边,塑造政绩,浪费大量资产,有为国民担当的勇气,有真心发展经济的信心吗?
他们,戴着纱帽翅,插着顶戴花翎,算是哪门子的“企业家”啊,真正应该减员减下去的是他们,而不是一线工人。因为,他们怕是连第一口河豚鱼的英气,也没有吧??
大家也一起夹起鱼肉,啧啧称赞。
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清蒸河豚鱼的汤汁喝了一口,这才发现,真正的鲜,原来在这里呢。
向大家推荐:
“这才是河豚鱼的精华所在,鱼肉不如汤好喝,河豚鱼的营养成分都在这里呢,赶紧尝一下!”
可是,我这么一说,倒是吓得没有一个人再敢尝试了。
“你说,咱们的股份制改造是不是也是吃河豚鱼啊?”问老钟。
此时的他,倒也老老实实了,喝了一口鱼鳔汤,说:
“还真差不多,溜博的股份制搞得好,我们是功臣,搞不好就是家破人亡,甚至丢了性命。尤其是你金锋,可是直接下海的的第一线,风险太大了,说是风口浪尖一点也不过分。”
“我们左厂长也差不多吧,前些天,他联系了几家企业的厂长,要向市里反映搞股份制,可是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和他一起向市里反映。不过,他现在好了,有了你们的文件做准备 ,他可以放心展开工作了。”
作为拥有几十家纺织企业的於陵,竟然只有一家企业愿意搞股份制,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风险也是相当大。
“没事,我爸就是於陵第一个搞股份制的,他都不怕,左叔叔怕啥,而且还被上面看重,这不,还全国推广呢。”
“情况不一样啊,李老是白手起家,大不了从头再来。左厂长就不一样了,他是上头派来的,一旦被别人抓住机会, 那就是彻底完了, 比当年的运动员都不如。”
我想起了杜主任和李经理他们示范的喷气式,说:
“怕啥, 左厂长和你们厂里的每一个人,退休工资都不会少一分钱,可是李老却会再次一无所有呢,还连带国泰村也会再次一无所有的。”
“也是啊,咱也管不了这么多 ,喝酒吧。”
“好。”
“问你个事,你们行里肖科长的小姨子要调到你们行里呢,另外还有十几个人, 都是你们行里有些人的亲戚。他小姨子刚刚忙活着入了皇权系,据说到行里要被重用呢?”
“什么时候的事?我还没有听说呢?”
“就是今天早晨的事情,我看到他和孙行长一起到市行的时候 ,才想到,今天他们是一起到到市行办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