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挨打
杨凡微微躬身,然后说道。
“陛下,您和秦王殿下本来就是兄妹关系,又何必一定要分个彼此呢?依我看,这完全就是兄弟阋于墙。”
“无论是秦王还是您,都是大离的皇室血脉,这个位置,谁来做都行,现如今秦王势强,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是望风而降。”
“您又何必一定要占着这个位置不放,却要整个洛城的人来给您陪葬呢?”
杨凡的这番话一经说出,整个朝堂立刻就如同要炸开了一样。
毫无疑问,对于那些主战的文官们来说,杨凡的这番话可谓是说出了他们不敢说出的心窝子里面的想法。
而对于那些主张避其锋芒的武将们来说,杨凡的话不可谓不让他们大吃一惊。
因为杨凡作为洛城保卫战的英雄,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劝说女帝投降。
这可是和杨凡之前的形象大相径庭。
从一个矢志不渝的英雄突然变成了一个主张投降的奸臣,甚至还在大殿之上堂而皇之的帮着叛军说话。
“杨凡!我原本以为你是个英雄,却没想到你竟然能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叛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完全就是一帮恶徒,你竟然要尊奉这帮恶徒作为正统,我看你真是猪油糊了心!”
“陛下,杨凡的这番话大有通敌的嫌疑,我建议立刻将杨凡拿下,就地处死,绝不能让他的这种危险思想污染旁人!”
在武将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站出来指责杨凡的时候,此前对杨凡没什么好感的文官们反倒是站了出来,开始帮杨凡说起了话。
“陛下,依我看,杨将军也是就事论事,就当前我军和敌军的状况而言,这番言论虽然有些令人意想不到,但也是肺腑之言啊!”
“是啊,杨将军带着我们击退瓦剌大军,是真正的忠臣啊,能说出这番话固然有错,但是万望陛下能看在杨将军此前的功绩上,姑且饶他一命吧!”
“陛下,杨将军至于洛城有着非凡的意义,您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不可悔改之事啊!”
话音落下,秦飞燕脸上满是怒气。
她缓缓的从座位上起身,一头秀发在脑后飘荡着,目光则是死死的盯着杨凡说道。
“杨凡,此前洛城解围,你的确有着非凡的功劳。”
“但是朕要让你知道,我大离能击败瓦剌三十万大军,却也不全是你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我整个大离上上下下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你若是想要借此居功自傲,朕可不是因为你是功臣,就对你网开一面。”
“不过朕也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只要你收回刚才那番大逆不道的话,朕可以既往不咎!”
杨凡微微一笑,神色间没有丝毫惧怕,反而不卑不亢的说道。
“陛下,我这个人说话想来说一不二,已经认定的事情,说什么都不会改变的,哪怕是天下之人都反对我又如何?今日我同样要将实情说出来。”
“洛城陷落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了,没有任何人能抵挡秦王军队,秦王大军一旦逼近洛城,必然是犹如水到渠成一般,克定中原,统一大离。”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陛下冰雪聪明,想必不会愿意来做这个逆势而为的人吧?”
话音落下,秦飞燕秀目怒嗔。
“来人啊,给我将杨凡这个乱臣贼子拿下,先给我重打四十大板!再推出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我大离绝不容许有如此乱臣贼子嚣张的余地!”
“遵命。”
伍洋于是带着一对护卫,将杨凡直接拿下。
两个士卒将杨凡压在地上,同时拿着手中的木棍就要开打。
而杨凡则是和伍洋暗中对视了一眼。
很快,一阵啪啪啪的声音响遍整个大殿之上,伴随着杨凡那巨大的嚎声,顿时让在场的文官和武将们,无不是一阵心惊肉跳。
毕竟这廷杖可是经常能打死人的。
不过对于杨凡来说,这一切都是他事先就设计好的一出苦肉计罢了,棍子看似挥舞的很重,实际上却是根本不疼,不得不说这伍洋手底下的人打廷杖的本事,的确一流。
没过多久,四十棍结束。
杨凡趴在地上哀嚎着,装出一副十分可怜的模样,同时极力说道。
“陛下,臣真的是肺腑之言,为了能保全大家的身家性命,可千万不能任意妄为啊,若要抵抗,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杨凡的话进一步激怒了秦飞燕,后者接着说道。
“到了这时候竟然还敢胡言乱语,立刻推出去斩首!”
然而就在秦飞燕命令下达的一瞬间,大殿上的文官无不是立刻站了出来,纷纷替杨凡求情起来。
“陛下三思啊,杨将军对于我们洛城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要是杨将军出事了,那可是一大损失啊!”
“是啊,陛下,就算因为杨将军的这一番话,要予以惩治,也不应该直接将其处死,而是应该好好的审问之后,再做定夺啊!”
“陛下千万不能逞一时之快,冲动而妄为啊!”
在众人的劝说之下,秦飞燕神色稍微和缓了些,于是装出一副不得已而为之的样子说道。
“也罢,既然诸位爱卿都极力劝说朕不要杀了你,那这一次朕就饶了你,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将他给我打入天牢,没有朕的命令,谁都不允许将其放出来!”
于是乎就在众目睽睽之中,杨凡被伍洋的士卒架了起来,看样子已经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了。
在场的文官见状也无不是一阵唏嘘。
同时又庆幸,这番话不是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否则等待他们的,恐怕也只会是这种结果。
等到杨凡被送出去之后,秦飞燕似乎是有些厌倦了,她大手一挥,直接道。
“不用继续讨论了,朕意已决。”
“即日起,大军撤出洛城,暂避叛军锋芒,城中有愿意随行的,一并带上,不愿意跟着一起的,朕也绝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