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科举舞弊
夏巽回到太子府,看见霓凰汐和阿离正在钻研书籍。
“汐儿,你们在看什么呢?”
“来来来,我们一起研究。”
“不……不用了。”
霓凰汐慌忙站了起来连连摇头拒绝,俏脸上更是浮现一阵羞红,胸口剧烈起伏紧张得连话都说得不利索。
阿离急忙将书本放在身后,像是做了错事被老师发现的学生。
“真的不用了吗?”
夏巽伸手从阿离身后将那本书拿过来结果傻眼了。
竟然是闺阁床榻之术。
“妾……妾只是……”
看着霓凰汐娇羞的模样,夏巽将她抱起朝寝宫大笑走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汐儿,这种知识只有为夫才能帮你传道授业解惑。”
虽然二人已经成亲数日,但是因为诸多事情一直都没有完最后的流程。
进入寝宫满室都是如芝如兰的香味。
“汐儿,你真美。”
“我又不是倾国倾城的北方佳人。”
“也不需要你文思奇夸,搞什么欲擒故纵。”
夏巽尴尬地挠了挠头,都怪文同和那个老匹夫瞎扯那些有的没的。
眼下要先安抚好霓凰汐吃飞醋的心灵。
“世上美人千千万,只有你是我良伴。”
“你是我今生唯一想要长相厮守的女人。”
霓凰汐闻言感动不已,眼中闪着晶莹的泪花。
夏巽拭去她的眼泪,在她嘴唇上深深一吻。
“卿卿美人,无法用诗词形容。”
“任何修饰语,都是对你的亵渎。”
“一切言语,在你的美貌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闻着霓凰汐身上那股香味,他将霓凰汐紧紧拥入怀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夜如流水。
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
宣德殿。
夏皇震怒。
夏赵两国刚签好盟约,倾城公主就在京师遇袭。
他下令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三司会审,一定要给赵王一个交代。
“臣礼部尚书尚闻礼有事启奏。”
夏巽饶有兴致地看向尚闻礼,这老头今天又要搞什么事情?
不会又要再发起倡议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吧?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经历过三国的比试,太子为大夏赢得所有的燕云十六州,谁敢在这个节骨眼找死呢?
“陛下,数日前有多达千名学子到礼部告御状。”
“为何到今天才告诉朕?”
尚闻礼眼看夏皇即将发飙连忙跪下。
“请陛下恕罪,三国使团来访,为我大夏颜面,故微臣没有及时上报。”
“这年头的读书人太放肆了。”
“不好好读书考取功名,上街游行是想要造反吗?”
百官议论纷纷,尚闻礼连忙取出一纸诉状。
“经过微臣详细调查,得知他们乃本届恩科的落榜士子。”
“恩科士子?”
夏皇一脸懵逼。
“今年恩科与会士子不是才百余人吗?”
“这几千人闹的又是哪一出?”
“他们都是北方的学子,受到落榜的士子蛊惑,所以才上街闹事。”
“微臣已经尽力安抚他们的情绪,所以才没有在国宾期间闹出更大的事。”
夏皇以手抚额,读书人这是要造反啊。
“我大夏立国首次恩科,取士名额已经比前朝大武翻了一倍,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尚闻礼转头看向国子监祭酒和太学太常,用袖子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他们联名上疏,举报科举徇私舞弊。”
“主考官文大人和李大人不公。”
“什么?”
“科举舞弊?”
满朝文武全都哗然。
国子监祭酒文同和、太学太常李书豪,这两位是当世公认的大儒。
在文学造诣上是整个大夏最顶尖的存在,他们两人会因为科举徇私舞弊?
这绝无可能。
夏巽也是一脸懵。
文同和、李书豪二人立刻跪下大呼冤枉。
“这是北方学子的联名诉状,请陛下龙目圣阅。”
立刻有司礼太监小跑上前,从尚闻礼手中接过诉状,恭恭敬敬地呈放在龙案上。
夏皇看完诉状脸色也变得阴晴不定。
而后他开口询问文同和今年恩科的取士情况。
“回陛下,参加恩科的学子合计一万二千余人,最终参加殿试共有一百二十人。”
“金榜题名者六十人。”
“其中一甲三人皆由陛下钦点。”
“状元洪赟、榜眼程庆元、探花李询,赐进士及第。”
“二甲由传胪谢天坤领衔合计二十一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由传胪薛宝连领衔合计三十六人,同进士出身。”
“榜文俱已下发各郡县,此事陛下也是知道的。”
文同和娓娓道来,他这个人素来爱惜名声,绝不可能干这种有损自己名声的事情。
“微臣对大夏忠心耿耿,断不可能行那舞弊之事。”
“望陛下明察。”
“微臣也一样。”
李书豪见状也一起跪下大呼冤枉。
“既然恩科没有舞弊,那为何北方学子要联名上书?”
“他们难道闲得慌,合谋诬告我朝两位文坛泰斗吗?”
“你们俩好好看看,这些读书人在状纸上都写了什么。”
夏皇脸色铁青将龙案上的诉状丢在二人面前。
“这……这……”
“这怎么可能?”
二人看完诉状浑身颤颤巍巍地,仿佛一阵风吹过来就会倒下。
“不可能啊。”
文武大臣全都难以置信,他们看到文同和李书豪二人的模样,也觉得此事肯定不同寻常。
北方士子之所以会发动读书人游街示威,就是因为这次恩科他们全都名落孙山。
大夏立国后首次恩科取士,所录六十人竟然都是南方诸省学子。
而金榜三甲和文同和、李书豪同省,怪不得北方的读书人要抗议。
“此事关乎我大夏国本和朝中重臣,望陛下立刻命人调查此案。”
左相吴文通谏言,终于找到机会可以打击文同和李书豪等清流党派。
而夏皇明显不想让朝中各派借由此事铲除异己,所以显得十分头疼。
夏巽脑海飞速运转分析这个案件背后真正的本质。
恩科取士的本意是团结天下的读书人,让他们多读书少发牢骚煽动民意。
作为为国选材的科举,本不应有东西南北之分,但是各省份读书人的水平都不一样,所以难免会遇到像这样极端的场景出现。
他看透了科举舞弊案的关窍,终于想到了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