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03章 资历最老的兵退役

第103章 资历最老的兵退役

当华朝全国各地都在大搞科技创新、工业革命、制度改革的时候,一些不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老人,也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一个时代的更迭,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尽管他们曾经为华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岁月的车轮从未停止过转动,这些老人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退出历史舞台就成了必然。

在华朝如今日新月异的改革中,新一代的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带着新的思想和理念,推动着华朝不断向前。

但老人的退休,并不是被抛弃,而是回家享受天伦之乐。无论皇帝还是朝廷,都不会忘记他们为华朝开疆拓土、建设家园的功劳。

某个夏初的早上,阳光明媚,微风不燥。在皇宫的深处,得到过张循特别吩咐的禁卫军军长高宁,将一个老兵的退役信息小心翼翼地递交给了张循。这份信息虽然简单,但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情感。

赵辛,这个名字对于张循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老兵那么简单。

他是太平前十年(184年)就跟随张循的失地农民,是黄巾起义中的一名普通士卒。

在那场风起云涌的起义中,赵辛等老部下与张循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黄巾起义失败后,他们又一起逃往并州太行山,经历了张循最落魄的时刻,那时张循的部下仅剩几十人,处境窘迫至极。

然而,正是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铸就了赵辛这些老部下与张循之间深厚的情谊。

赵辛亲自参与并见证了张循在最低谷一步步崛起,从三公将军投梦、攻占陆家庄、虑虒县,到打败南匈奴、鲜卑两万北狄联军,占领并州,接收青州黄巾,斩杀曹操,占领兖州、司隶州,一直到登基为帝,统一全国,开疆拓土,万国来朝的辉煌历程。

而他赵辛,也从最初张循手下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农民士兵,一步步成长到如今禁卫军正六品副营长的位置,为皇帝张循拱卫京都。

当年跟着张循重新打回陆家庄的那几十个兄弟,如今都已成为张循最信任的亲信。他们要么在锦衣卫任职,要么在禁卫军任职,很多人都已经当上了营长、师长,甚至军长。

像当初张循的亲兵队长高宁,就当上了禁卫军的军长,肩负着保护洛阳、保护皇宫的重任,连朝廷内阁和各部重臣见了高宁都得尊称一声高将军。

相比之下,赵辛的职务在当初那几十个兄弟中是最低的一个。

他没什么武艺,也不识字,能一直跟随张循活到现在,只是运气好而已。

因此,以他在扫盲班学来的常用字和文化水平,担任副营长已经是看在他最早跟随张循、资历老得令人惊叹的份上了。营长是万万当不上的,他也当不下来。

当初赵辛跟随张循造反时就已经二十多岁了,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赵辛已经年近五十。即使身为吉祥物类型的副营长,不用操心太多的军务、训练,但他都还是有些适应不了越来越严厉的军队纪律。

因此,他主动申请退休,希望将这份荣誉和责任交给更年轻、更有能力的人。

他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实际上根本不足以担任副营长,所以他主动申请退休,禁卫军高层闻讯自然求之不得。赵辛离开后,就能腾出一个副营长职位,提升真正有能力的军官,下面再联动可以升职一串人。

然而,对于张循来说,赵辛的退役并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人事变动,他深知赵辛等人对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当高宁将赵辛退役的事儿汇报给他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要亲自参加赵辛的退役仪式。

对张循这个穿越者而言,太平前十年(184年)的黄巾起义记忆并不清晰,那是这具身体前主人的经历,但太平前五年(189年)他穿越时的陆家庄战斗却记忆无比清晰。

作为他穿越到汉末后起家的最早跟随者,赵辛这些人,张循每一个都记忆犹新。没有他们的坚定跟随和支持,他就打不下陆家庄,也没有今天的成就。

那几十个兄弟就是张循内心深处最重视的老部下,也是他作为穿越者在这个世界上见到的第一批人、精神支柱。哪怕如今各自政务、军务缠身,无法经常见面,但赵辛的退役仪式他是一定要去参加的。

得知张循要来亲自参加赵辛的退役仪式后,禁卫军高层一阵忙碌。他们深知这次退役仪式的意义非同寻常,因此都希望能够将仪式办得庄重而热烈。

然而,赵辛和他同一批退役的禁卫军官兵却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他们只是感觉到这次退役仪式得到了禁卫军高层的极度重视,让这次退役仪式庄重了许多。

太平十四年(207年)五月初一这一天终于到来,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退役老兵欢送仪式举行的日子。

在洛阳外城上东门北侧的禁卫军驻地军营大礼堂内,200多名今年退役的禁卫军将士身着军装、胸戴大红花、斜披“光荣退役”的绶带,等待着入场的那一刻。

营以上军官是高级干部,反正不用亲自冲锋陷阵,因此哪怕在军队里也是可以干到60岁再退休的。然而如今建国时间还不长,60岁的军队高级干部基本上一个都没有。所以赵辛这个副营长就是今天退役的最高级军官,他站在了退伍军人的最前列,感受着这份属于他的荣耀和尊重。

在仪仗队士兵的指引下,赵辛带着200多名退役老兵当先步入礼堂。不料,他们却见到礼堂内布满了鲜花、锦旗,还有数十名警卫。

赵辛不是普通禁卫军,他是见过皇帝、见过锦衣卫的。他打眼一看,就知道那些警卫是锦衣卫。

看到这些锦衣卫后,赵辛心中一动,他下意识地看向主席台正中间的铭牌。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张循”的名字!然后他又看到两边还有赵云、黄忠、高宁、楚义、赵风等军方高层或当年老将的名字。

这一刻赵辛明白了,这是皇上为他专门准备的惊喜!

一股热泪顿时从赵辛的眼眶中涌了出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退役之际还能得到皇上如此隆重的礼遇。

跟在赵辛身后的官兵们看到这一幕也都感到震惊和感动,他们知道今天自己是沾了赵辛的光才能在退役仪式上见到皇帝,这份荣耀和尊重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退役官兵们就座后,随着礼堂内音乐的响起,在赵辛等人热烈的掌声中,皇帝张循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礼堂。

他身穿龙袍,头戴皇冠,步伐稳健,威严中透着几分和蔼。在他身后,赵云、黄忠、高宁、赵风、楚义等一众军方高层或当年的老将也依次入场,他们的到来让整个礼堂的气氛变得更加庄重。

张循等人入场后就座于主席台上,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赵辛等退役老兵身上。这些老兵们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坚毅和自豪。他们曾是华朝的脊梁,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退役仪式正式开始,主持人宣读了退役老兵的名单,并逐一介绍了他们的功绩和贡献。当念到赵辛的名字时,礼堂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皇帝张循的掌声尤为响亮。

赵辛忍着热泪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主席台。

张循亲自为赵辛颁发了退役证书,这份证书不仅代表着赵辛军旅生涯的结束,更是对他多年来一如既往坚定跟随自己的肯定。

或许他没有什么能力,最多只能当到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副营长,但这份忠心,就值得张循为此大张旗鼓宣传,以激励军心士气。

张循紧紧握住赵辛的手,肯定地说道:“赵辛,你是朕的老部下,你的忠心和付出,朕永远不会忘记。今天,你光荣退役,但你的精神永远不会消逝。”

赵辛接过退役证书,手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开口说道:“皇上,能够在您麾下效力,是我赵辛一生的荣幸。虽然如今我已经退役,但我的心永远属于华朝,属于您。如果国家有需要,我随时愿意再次披上战袍,为国家和人民而战。”

张循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轻轻拍了拍赵辛的肩膀,说道:“赵辛,你的心意朕领了。但你现在需要的是好好休息,享受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你回到家乡后,可以继续建设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一种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

赵辛闻言,心中涌动着感激之情。他深知自己虽然退役了,但肩上的责任并没有减轻。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此时,礼堂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张循站起身来,向在场的所有退役老兵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华朝建立以来的艰辛历程,高度赞扬了退役老兵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表示,华朝的今天离不开这些老兵的付出和努力,他们是华朝的骄傲和荣耀。

张循的讲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纷纷起立鼓掌,向退役老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赵辛等老兵们也激动不已,他们感受到了国家和人民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在讲话结束后,张循亲自走到赵辛面前,再次与他握手告别。赵辛突然单膝跪地,用当年跟随张循攻打陆家庄时的老礼仪颤抖着声音喊道:“将军!”

在已经改革了军礼的当下,军人之间已经不允许下跪了,只能敬礼。

但赵辛的这一跪,这一声“将军”,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两人带回了那段并肩作战的岁月。

张循也感动到眼睛含泪,连忙扶起赵辛感慨地说道:“赵辛,很好,虽然你已经退役了,但在朕的心中,你永远都是朕当年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好战友。”

赵辛闻言,泪如雨下。他紧紧抱住张循,哽咽着说道:“皇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共同经历的那些日子。您永远是带领我们走出困难、走向辉煌的将军!”

这一刻,两人都沉浸在了深深的回忆之中。他们知道,虽然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那份深厚的战友情谊却永远不会改变。

退役仪式结束后,赵辛等老兵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礼堂。他们带着荣誉和尊重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他们已经退役了,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而张循,告别老人后,将继续带领着新生的华朝人民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