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占领婆罗洲,突袭巴达维亚
陈龙和张由大军沿着两条河流一路前行,一直到河流源头的默拉图斯山脉,在这里两条河流的源头竟然十分接近。
两人派出的斥候都发现了对方,两路大军顺利会师,二人商议一番认为继续深入下去意义不大。
这里都已经没什么人类存在,全都是深山老林,他们是来占领地盘的,不是搞探索开发的,只要守住河流入海口的威夷城和炎皓城,里面的地盘都是他们炎黄帝国的。
至于那些土着就让河流附近据点里的驻军去慢慢清剿好了,商议完毕二人率领大军顺着罗定河返回马辰集结。
古乐大军登陆苏卡达纳以后很快将这里的荷兰人歼灭,并建立了炎泽城,他在城内留下万人驻守后也向岛内挺进。
炎泽城附近却是一片沼泽地,古乐的大军在这里行走时,士兵们一不小心就容易深陷泥潭,幸亏战友及时救援,不然会出现许多非战斗减员。
古乐见状下令大军停止前进,调出八千农民在前面开路,八千农民用了三天时间,直接在沼泽地上建造了一条水泥道路,水泥道路向北延伸出了沼泽范围。
古乐这才下令大军沿着农民建造的道路走出沼泽地,刚出了沼泽地,又遇到了树木和藤蔓丛生的热带雨林,面对这种鬼地方,古乐也不想继续深入了。
他令自己的副将牛贲带领五千农民和三万士兵一路伐木修路,务必将整个加里曼丹岛南部地区用道路串联起来,古乐则带领其余大军返回炎泽城。
1652年7月,炎黄军将加里曼丹岛上的荷兰人势力全部歼灭,独霸了整座岛屿。
陈平将加里曼丹岛改名为罗州岛,以中央的山脉为界划分为南北两省,山脉以北为罗北省,省府兴汉城(文莱),山脉以南为罗南省,省府威夷城(马辰)。
刘贵率领太平洋舰队返回文莱港口,陈平在系统地图上已经知道了爪哇海战的结果,大肆夸奖了刘贵一番,从此南洋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和炎黄军对抗了。
陈平在罗北省留下十万人驻守,带上三十多万大军乘坐太平洋舰队的船只去往威夷城,准备集结罗南省的人马渡过爪哇海攻击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设置的总督府。
…………
“我们必须要增兵!向国内申请调派更多的战舰,不然我们会丢掉在东方的全部殖民地!”
巴达维亚总督府内,彼得松向副官诺亚咆哮道,明知道炎黄军正在南洋四处攻掠,严重侵犯了荷兰的利益,他却没有实力去阻止这一切发生。
“总督阁下!国内很可能派不出更多兵力来支援东方的殖民地了!”
“最近英国佬屡次在多佛尔海峡挑衅我们的商船,要求我们的商船遇见他们的战舰需要降下旗帜向英国国旗致敬!”
“荷兰与英国的局势越来越严峻,随时都会爆发战争,总部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派遣战舰过来支援我们的!”
诺亚拿出一封荷兰国内传过来的信件递给彼得松,彼得松看了信件后只能无能狂怒的叫骂。
“该死的英国佬!该死的华夏人!”
轰轰轰!
一阵火炮的轰鸣声惊醒了暴怒中的彼得松,他连忙令诺亚出去看看发什么事情。
“总督阁下!是炎黄军的战舰在炮轰港口,他们打到巴达维亚来了!”
“不可能,他们的太平洋舰队在爪哇海战后就返航回加里曼丹岛北部去了,即便他们现在过来也没有那么快!”
彼得松连连摇头不肯相信。
“总督阁下,外面不是太平洋舰队,是郑禾的南洋舰队!”
“那更不可能了!郑禾的舰队不是一直都在缅甸南部,现在华夏人改名叫南洋省的附近海域巡航吗?”
彼得松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件事。
“即便郑禾的舰队想要过来攻打巴达维亚,那他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我们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也许他们是从印度洋那边绕过来的呢?”诺亚小声提醒道。
听到这话,彼得松拿出航海图,对照着上面的航线,发现确实有一条航线可以从印度洋绕过马六甲海峡直接攻击爪哇岛。
“这些华夏人怎么会对印度洋的航线如此熟悉?如果不熟悉这条航线,胡乱航行,船队会在大海上迷路,只有死路一条。”
“总督阁下!现在不是研究南洋舰队如何过来的时候,还是赶紧想办法应对眼前的危机吧!”
诺亚不得不再次提醒彼得松。
“现在哪里有什么办法?荷兰在东方殖民地的海军都被炎黄军消灭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彼得松无奈的说道。
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府,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这里经营了三十多年,如今城内有二万多名守军,六七万名荷兰平民,另外爪哇岛上还有数十万的土着被总督府控制。
彼得松下令荷兰士兵退守巴达维亚城外的堡垒内,并号召所有荷兰平民拿起武器保卫巴达维亚,同时令土着首领雅布率领三四万土着士兵协助荷兰人一起防守。
巴达维亚是按照荷兰人的城市规划建设的,外围建造有城墙堡垒,内部有公共广场,教堂,运河,街道等设施。
荷兰平民在广场上集合,诺亚让士兵将仓库里的火枪分发给他们,让一些士兵领着这些荷兰平民分成数百人的小队,堵在城内各处街口以及隐藏在街道两旁的建筑内。
土着士兵则负责搬运一些沙袋和木头之类的障碍物,放在各处街口和城墙之后。
郑禾的南洋舰队从印度洋绕过马六甲海峡后,来到了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海峡两岸和海峡中间的岛屿有一些荷兰人建造的岸防炮台。
南洋舰队利用蒸汽战舰主炮的射程优势,轻易破坏了这些炮台,将炮台附近的荷兰守军击溃,郑禾派遣小船登陆海峡两岸和中间的岛屿,在这里留下六千人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