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五万美刀?
在这里见到老宋,属实是挺意外的。
刚才散会的时候,还听田雪灵说过,老宋昨天就跟着韦社长还有一帮领导,去了友谊饭店。说是有外国来宾过来交流文化。
结果一转头就在后面了。
“咦?老宋,你不是去当接待了嘛?”
老宋顾不上跟蒋明春开玩笑,过来拉起他的胳膊就走:
“赶快,赶快!再晚了就来不及了。”
听到动静的贾达山和蒋自龙都出来查看情况。
老宋见蒋明春有同伴,也不再拉扯,和他解释道:
“记得上次我跟你说《雪国列车》在美国发表的事情吗?”
蒋明春点头:“知道啊?过年那段时间不是说已经卖出几万册了吗?”
老宋一拍手:
“对!美国那边的刊物主编看上了你的《雪国列车》这次来京都提出想要当面见见你这个作者,还想跟你谈谈出版的事情。”
蒋明春突然想起,确实是有这么个事情。
据说这个刊物想独家发行《雪国列车》。
蒋自龙和贾达山见此情形,也不好再留蒋明春一起去吃饭了。
人家都干到国际上了,吃饭这种小事只能先放放。
辞别了两人,蒋明春和老宋匆匆往友谊饭店赶去。
京都的友谊饭店,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国来宾的。
老宋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雷蒙编辑下午就要坐飞机回美国了。
原本要在京都待五天,结果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不得不提前赶回。
在回之前,雷蒙向接待的领导提出了想要见见春明这个作家,并且表示了自己对春明作家的喜欢。
这样的要求倒是让几个领导有些意外。
这位雷蒙编辑在美国也不是一般的人,之前是美国着名《时代杂志》的顾问。曾经还做过一段时间的编辑。
着名的事就是采访过时任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他在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来中国。
也正是这一篇采访,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
在老宋的带领下来到友谊饭店,迎面走过来两个人高马大的外国人。
蒋明春第一时间以为这两人是某个外宾身边的保镖,结果其中一个径直向蒋明春伸出手:
“哦!春命!我见过泥!”
对方用半生不熟的中文朝蒋明春热情的打招呼。
旁边老宋提醒了一下:
“明春,这位就是雷蒙先生。”
蒋明春微微惊讶,这人的个头怕是有一米九了吧。比自己还高出一截。
蒋明春和对方握手,心里也在好奇,这人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自己了。
这时从楼上下来三个人,为首的正是张萌萌的父亲叶正先,身后跟着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同志。
其中一个穿着女士西装,看起来不像是国内人士。
对方快步走到雷蒙身边,用美式英语和雷蒙交流了一番。
对方的语速比较快,蒋明春这个英语二把刀的水平只能偶尔听懂几个词。
大意就是催促,我们需要快一点之类的话。
而老宋看到叶正先走来,主动打招呼:
“叶组长!春明我给带来了。”
叶正先朝老宋点头,然后笑着看向蒋明春:
“春明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上次在《高山》的研讨会上,两人就见过面。研讨会后的聚餐,蒋明春还跟对方打过招呼。
算是混了个脸熟。
没想到这位大佬还记得自己。
“是啊!领导!上次在研讨会上,您的发言我还记忆犹新呐。”
蒋明春不知道对方具体的职务,也不方便和老宋一样,喊人家叶组长。
叶正先的目光在蒋明春身上多停留了几秒,然后指着旁边的女同志道:
“这位是我们的翻译同志,胡青华。一会儿负责你和雷蒙的交谈翻译。”
蒋明春朝胡青华点头示意:
“胡姐,那就辛苦你了!”
“春明作家客气了,说起来我也是你的读者呢。”
简短的交谈过后,一个工作人员模样的男同志带着几人走进了一间会议室。
蒋明春一开始以为这人是饭店的服务员,结果进去之后,人家就站在了旁边,也没有要出去的意思。
再看雷蒙和胡翻译都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蒋明春顿时就明白了。
这是不放心他们谈话。
双方入座后,雷蒙从女秘书手里接过厚厚的一摞刊物,其中还有一本《高山下的花环》
“春明先生,我没想到你是这么的年轻!在了解了你的情况之后我很是吃惊。”
雷蒙一边说,胡青华一边翻译。
“我在来中国的这几天,分别读了你的《活着》还有《高山》。实话说,我并没有完全读完,只是粗略的阅读。很遗憾,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看完这些作品!
但我是真的喜欢它们!尤其是《活着》!”
蒋明春停顿了几秒,露出一个得体的笑容:
“没关系,雷蒙先生。我们中国有个词叫“来日方长”。不用急于一时。”
雷蒙听完翻译,哈哈大笑:
“是的!是我太急了。这次来的有些匆忙,下午就得返回美国。没能亲自去拜访!所以请春明先生原谅我的不礼貌行为。”
雷蒙说完,紧接着拿出两份合同,为了能让蒋明春看懂,还特意弄了一份中文版的。
合同的内容就是关于《雪国列车》的合作。
雷蒙想以五万美元的价格买断《雪国列车》在美的独家出版权,时间为五年。
这里面还包含翻译版权。
也就是雷蒙可以在这五年期间,对《雪国列车》进行各国语言翻译。
蒋明春不知道这个时候美国的行情是什么样的。
单单是和国内对比,这样的条件已经是碾压级别的了。
由于《雪国列车》的字数比较少,单独成书不够条件,顶多是按照杂志,和转载之类的发表。
而且今年美元对我国的货币汇率有所波动,一刀等于一块四,一块五左右。
签下这一笔,自己马上就会有七万多的收入。
这可是七万多!
1980年的七万!
光是想,就能让人兴奋到脚趾抠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