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这是一个19岁的人能写出来的?
下午参加完市作协组织的会议,李女士回到办公室开始整理今天送来的稿件。
作为总编辑,基本上不用去一个一个的审稿,只要拿捏大方向就可以。不过眼下这个稿子她是必须要看的。
“终于寄来了。”
看着厚厚的一摞稿子,李女士突然开始期待起来。
《活着》
李女士看着这个标题微微皱起了眉头:
“好大一个命题啊!能驾驭的了吗?”
不是她看不起蒋明春的才华,要知道这个年仅19岁的年轻人,出道只写过两部作品,一部开创了抗战情景类喜剧的先河,另一部更是直接掀动了整个文学界。
要说放眼全国,和他同龄的人也没几个能跟蒋明春打擂的。
要说对方唯一的缺点,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短板,那就是年龄。
对方的年龄实在是太小,就算是个天才也难以弥补人生的阅历。
这篇小说起这样一个名字,她担心对方恐怕无法完美诠释,反而会因为这一部作品的失败,将前两部作品的光环全都打散。
现在业界很多人给春明这个作家打上了军事题材的单一标签,这是他第一次挑战其它题材,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带着这样的担忧,李女士开始读了起来。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
不知过了多久,桌子上的电话响了又响,李女士接起电话。
“喂?”
“今天很忙吗?早点回来吃饭吧!”
直到父亲的声音从电话一头传来,李女士这才猛的想起今天要去父亲家吃饭的。看了看表不知不觉居然已经傍晚七点了!
刚刚看的太入迷,居然忘了时间。
李女士匆忙整理了一下稿子,提着包准备往外走,走到一半又返了回来,把包里用不到的东西掏出来,然后把稿子塞了进去。
父亲已经很少过问编辑部的事情了,现在算是半退。偶尔出席个活动,担任个什么什么头衔,职务的。
吃过晚饭,李女士迫不及待的拿出稿子继续看了起来。看着女儿如此认真的表情,老爷子笑了笑给女儿倒了一杯茶,然后回到了书房。
等到他再次出来的时候,茶杯还是满着的,一口没动。
女儿依旧保持着先前的姿势,眼角隐隐有哭过的痕迹。
见状巴金先生也不由的有些好奇,是什么样的稿子能让女儿如此的投入。
看了看表已经晚上十一点,担心女儿的身体,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
“很晚了,早点睡吧。”
李女士朝父亲微微一笑:
“爸,您先去睡吧,我马上就睡。”
“那你早点睡,可不能熬太晚。”
“嗯,放心吧,我很快就去睡了。”
看着父亲卧室的门关上,李女士继续看了起来。墙上的挂钟发出咔咔的响声,时针追逐着分针,转了一圈又一圈。
李女士完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乏。不知过了多久,感觉到有些口渴,伸手去摸桌子上的茶杯,一不小心将杯子碰到了地上。
破裂的声音惊动了睡梦中的父亲,李女士有些担心的朝着卧室门看去。父亲缓缓走出房间并没有责怪,反而开口问道:
“小林,这篇稿子有这么好吗?让你夜不能寐。”
李女士的情绪有些激动:
“爸,我可以很确定的说,这绝对是一部堪称当代文学的风向标式作品!我现在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这部作品的好。您知道吗?这样的一本书居然出自一个年仅19岁的人之手。”
“哦?真有如此?”
父亲也来了兴趣,摸索着掏出自己的眼镜,准备一睹为快。
李女士见状立刻阻止道:“爸,现在太晚了,还是等明天早上再看吧。”
巴金无奈的摇了摇头,笑指着外面已经泛起鱼肚白的天空:
“现在已经是早上了。”
......
来了京都早上听不见鸡叫,蒋明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对铺的唐南乔还在呼呼大睡,宿舍的其他人还没有分配,蒋明春算是体验了一把二人间。
从上周开始蒋明春每天都是六点半起床,雷打不动的顺着宿舍到图书馆的路跑一个来回。
在其他方面可以懒惰,但是运动方面绝对不行。
早上沿着这条路跑步的人很少,但不是没有。
在蒋明春前面就有一个老头子,跑几步就停下喘几口。
“大爷,你没事儿吧?”
蒋明春路过好心问了一嘴,看看需不需要帮忙。
结果这老头直接给他翻了个白眼,双手杵着膝盖哈呼,哈呼的喘着气。
“好心当成驴肝肺!”
蒋明春心里吐槽了一句,也懒得管对方了,又往前跑了一截,猛的想起一个问题。
貌似这么早能在学校晨跑的不是老师就教授了吧?
刚才自己喊对方什么来着?
好像是大爷吧!
我去!怪不得老头瞪我呢!人家不开喷就算客气的了。
蒋明春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思索着要不要退回去解释一下。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反正对方又不认识自己,就算是教授也跟自己没关系。
来到图书馆,管理员大姐也才刚刚过来。
“这么早就来啦!”
“是啊!来的晚怕是借不到书。”
蒋明春打着哈哈,往里走。
大姐也是笑道:“这么大的图书馆要是借不到书,那全国都借不到了。”
前天自己和何存军去了陈教授家,发现自己好多知识都不懂,什么美学,抽象性文,这些东西自己只听过词,至于内容半点不通。
过去还觉得自己有点文化,可来了燕大一比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也就是重生者的身份给了自己一些优越感。
拿了一本《西方美学》,看了一个多钟头。管理员大姐的声音在门口响了起来:
“蒋明春同学,有你的电话。”
“谁啊这么早打电话?”
蒋明春疑惑的走出去,刚接通,电话一头就传来了李女士难以平复的声音:
“明春,你最近有时间吗?可以的话请务必来趟沪上。或者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