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古玩江湖(50)
出入以度,外内使之俱。
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知识丰富的人,却时时发现自己的无知。
读书是为了思考和权衡,而不是雄辩和驳斥,甚至是轻信和盲从。
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还在继续,包间里的四人已从包间走出,互相搀扶着来到停车的地方。
3月的北京夜里还是有点冷的。
各人上各人的车后,各分东西回家而去。
有时想这喝酒聚会挺有意思的。
订饭店相约时的翘首以待。
吃饭喝酒时的兄弟感情似海深,好像今世不能分离的样子。
吃好喝好以后,是“分道扬镳”。
无与伦比的酒场文化,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米仁义回到家里,已经深夜11点多了,一身酒气,但大脑还清醒。
潜意识里,在指挥着自己,必须洗好澡再睡觉,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虽然医生说这种酒后洗澡行为不好,但身体不舒服,特别难闻。
只有这样“穷对付”吧,每次都安慰自己。
洗完澡后,踉踉跄跄倒在床上便睡。
这一觉睡的很长,一直到第二天9点多才醒来。
睁开眼,起来喝了一杯水,又继续躺在床上。
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只好坐起来倚在床头,想着心事。
米仁义出身于革命家庭,其父是南下干部,最早在上海生活,祖籍山东。
后来由于父亲工作关系调动,回到北京上学。
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时,年龄还小,其间没有参与什么特殊的事情,模糊的记忆中,也许只是上街喊喊口号,游行啥的。
出身于革命家庭,根子又不坏,也算是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基本上没挨过饿。
改革开放初期,就托关系在一家国企宣传处上班,平时喜欢看书,经常投稿到报社,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由于经常闲暇时间逛琉璃厂,与很多卖古玩的人建立了感情,相互之间有了情谊。
特别是与铲地皮的人认识了很多。
另外,有幸认识了一大批在古玩界里有名的学者专家,在他们的熏陶指导下,自己的技术和眼力也大大提高。
从今往后,买古玩基本上没有走眼,捡漏的事却经常发生。
知识和人脉的积累,为以后的古玩情结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特别是认识一位故宫博物院的70多岁传奇式老专家,更是“如虎添翼”。
是他把米仁义引进了收藏明清家具的殿堂,最后成了莫逆之交。
故人已乘鹤而去。
米仁义叹了一口气。
历史的传承就这样一代代相传下去,也许是人的固执,或者是一种执念,一种梦想,一种追求。
中华文明才如此经久不衰,如长河奔驰入大海。
成立博物馆的事一定要办好,人生必须有一个梦想成真的力量来“支撑”。
投资影视剧的事,想一想吧,应该是还可以,但顺其自然。
资金周转还行,看看将来发展方向吧。
想到这里,拿起电话,打给丁柏。
丁柏接通电话后,米仁义说道,“如果今天有人来找我,就让其下午来,说上午我有点事,抽不开身。”
丁柏说:“是,老板。”
米仁义起来洗漱完毕。
来到书房,准备挑选两件送香港秋拍的瓷器,筹集些资金。
一个是“大清雍正年制”的青花三果抱月瓶,高28厘米,口径4厘米,腹径22厘米。
颈部塑有对称象耳,口沿及肩部绘如意云头纹,颈部饰蕉叶纹。
腹部主题纹饰绘石榴、桃子、柿子纹及三果,寓意多子长寿,事事如意吉祥。
色调灰暗,釉面闪青,具有雍正朝中期特点。
青花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没有金属光泽。
胎体坚致,细、轻,外壁和底足处理非常规整,造型俊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佳品。
另一个是绿松石地粉彩福寿螭龙纹如意耳瓶。
底款是“大清嘉庆年制”篆体矾红款,高36.2厘米,底径14厘米,腹径21厘米,口径10厘米。
瓶撇口,束颈,圆腹,圈足。
造型考究典雅,修胎细致,外壁以松石绿为地,口沿处装饰回纹一周。
肩部辅以莲瓣纹,如意云头纹,瓶身满绘花缠枝番莲纹。
福寿两字在腹中两端对应,底部是松石绿为地。
具有很强的质感,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难得一见精品。
这两件瓷器是早年购得,在家里也有十几年了。
由于这种类型的瓷器较多,出了就出了,也不会太舍不得。
孤品是坚决不出的。
一贯的理念,能出的尽量出,多拍卖几件,多筹集点资金。
就是为了将来发展,这个社会手里没钱不行。
趁自己有这个能力,多渠道运作,走拍卖公司这种渠道,还是比较好的方式。
米仁义决定好以后,找到锦盒给包装好,并在上面做了记号和说明。
喝了几口水
看这两个锦盒,油然而生一种惜缘感觉。
有些东西是过客,有些东西只是商品,只不过利用价值不同而已。
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只不过也是被利用的标的和层次不同罢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在于生存。
一个人的醒悟,是意识到黑暗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