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往来无白丁
进入腊月的时候,安宁村穆富贵带着儿子穆有财和女儿穆有颜来双梁村拜访,两位里长在一起好好聊了一下午,晚些时候安排在石窑洞那里摆了桌椅,请穆里长好好吃了一顿。穆富贵里长很是惆怅地说:“现在小半个安宁村快都搬到你们双梁村这里了!”
穆有财问过他爹,为什么要和双梁村站一起,不去上泉镇扎根。穆富贵教训说,家里醋坊离不开安宁村下来的河,也离不开村里的粮,进了镇子拿什么酿醋!还有,真进了镇子谁愿意和醋坊住一起,这里河谷山风一吹,风清气爽,到了镇子里,风一吹非得闹邻里纠纷。然后顺嘴数落他,真不如妹妹有颜想得明白!
两个村还商定了年后在两个村中间的山谷边上建善堂,收拢无家可归的孤儿,流浪儿,由双梁村负责挖一排窑洞,提供部分钱粮;由安宁村安排个先生教书,安排个操练教拳脚,也提供部分钱粮,慢慢孩子们长大点看里面有品行好、能力强的就安排进两个村子做事,品行能力有问题的就到碳厂、砂场干活去,给口饱饭。这主意是孔盛冬提出的,几个知情人都知道他的心结,也当奖励他这一年为村里做的贡献,也就都同意了。关键这样就可以筛选出一些确实能用的人,而且这个善堂,还可以作为两个村的连络点,设烽火台,与安宁村、双梁村的烽火台形成一条线,两边互相照看。穆富贵的目的达到了,回去路上连连夸女儿有远见,因为车马店入股的事情就是女儿提出的,现在看来两家一起确实能办好多事。
“那个小胖子看着在村里有些影响啊!”穆有颜感叹,她比七姑娘大两岁,但和七姑娘也很谈的来,七姑娘和她说了善堂事情的缘由,她觉得一个少年的提议,双梁村里就真要操办了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回去把你堂哥穆有粱找回来,让他年后去善堂当操练,也不能总在外面混,他不是说一身本事吗!上次土匪来了他也不在,帮不上一点忙,要不是死伤十几人,大家能都往双梁村搬吗!”
“好,我这就让人打听他去,估计他过年也肯定回来!”穆有财赶快接下话,生怕他爹又给他脸色。
“那个安宁村穆里长叫什么?穆富贵!儿子穆有财!没富贵!没有财!”安宁村人刚走,张老道又打趣。一群人看着他就呵呵笑起来,老夫子阴阳怪气地问:“你好像叫张一城吧!”张老道说:“对!”
“一事无成!”老夫子回应。
“汪!”黑猪很配合!好像在说“对!“
“等我师弟张三城来,看你怎么嘴碎!”
七姑娘心想:'没有颜’姐姐其实挺美的!
又过了几天,王小山带着太原府诚商堂三人也来了双梁村,说是要拜访车马店事情背后的高人!冯大哥、老夫子,张老道,孙二哥就带着孔盛冬和李知行,把人迎接进村,也在石窑洞和他们见了面。带头的乔掌柜三十五六岁,说话和气,一副生意人的精神头。双方寒暄了几句就直入主题。
原来诚商堂除了在太原府的总堂,向南已经在汾州和晋州,向北在忻州和代州分别设立了合作商号,由总堂调配各地所需货物,从南北两路运输到各州合作商号,生意基本覆盖了整个河东道。他们主要以货运和批发为主,而零售则交由当地商号负责,以数量获得利润,如今在云州境内谋求与当地的商号合作,通过一段时间筛选,觉得云盛堂的生意做得诚信、淳朴、公道,尤其是前两个月车马店一事又做得别出心裁,乔掌柜觉得很有意思,就想着把云州的零售生意交到云盛堂手里。乔掌柜主要负责北路的管理,人很健谈,落落大方,一看就是大商号出来的生意人。
“乔掌柜你们这生意做的怎么大,打通这么远的商道,敢问东家怎么称呼?为什么本事怎么大!”老夫子想多了解了解。
“乔家是太原府大族,我只是族内旁支,东家是族内长辈乔山公,乔山公之兄,是太原府录事参军掌庶务,之婿在忻州做团练使,都是五品的大官,族内多位子弟现在在洛阳随李节度使作战,所以在太原府一带行事比较顺畅。”“如今河东道境内已经全部平定,虽然南面与黄巢流寇还时有战事,但整体形势已经安定下来;北面虽然各外族都对云州虎视眈眈,但有新任防御使李嗣本大人坐镇,应该能镇得住这些异族,一、两年不会有大仗。时局安稳,正是我们打通商道,好好经营的时候。”乔掌柜笑容满面回答。
“原来如此,我们云盛堂打开局面不久,刚刚站稳脚跟,前些天车马店的事情也感谢诚商堂的捧场!”冯老大也客气地感谢人家。
“我们两家有缘,呵呵,我们也想着和你们一同把云州方面的生意做起来!”
诚商堂有实力,上下消息也灵通,能和这样的大商号合作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双方都有合作意愿,很顺利就谈好了条件,约定了具体的货物种类、交接方式,由老夫子拟了约,双方签押。大家留乔掌柜在双梁村住了一晚,早上吃过饭,拿来不少山货给乔掌柜,冯老大专门又给大东家乔山公送了一张雪豹兽皮,乔掌柜十分满意。接着安排冯五哥带五人护送几个人回到上泉镇,相约年后在上泉镇再见。
双梁村众人送出乔掌柜三四里,才返回村子。虽然双方才要开始合作,但回来的路上都有了压力,感觉诚商堂才是真正的大商家,货通千里,和气生财,气度不凡;背后又有靠山,生意做得四平八稳。
“这样,有机会你们几个小的去拜访一下这位乔山公,顺便也走走这南北商道,多出去见识见识!”冯老大深感差距,便开始有了新的算计。
“好!”孔盛冬回答。其实他也感触颇深,深感就是应该要做大做强,不然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于是不自觉开始盘算起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