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流放交州
当夜,王甫大宅遭到一队兵士袭扰。
那队兵士大喊着诛杀国贼王甫,接着,只见箭矢射入宅邸之中。
入夜的王甫府邸突然灯火通明,无数人在其中行走,却无一人敢出宅迎敌。
此番喧闹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方才再度安静,等待门外无人之后,王甫府中方才有人走出。
惊骇未定的看着街巷,好一会方才回头,道了一声安稳。
啪的一声响从屋内传来,王甫愤怒的将家中的瓷器摔得粉碎。
次日一早,蔡邕便呈上了自己的奏折。
奏折之上,先是从宣陵孝子和鸿都门学入手,之后更是将朝中大员,宦官甚至就连汉顺帝刘宏本人都骂了个遍。
奏折之上的言辞犀利无比,绝非蔡邕平日里处事的方式和措辞。
其中奏折之上更是屡次提到阉尹之辈,其中阉字一出口,莫说王甫的面色变得极其凶恶,便是曹节的脸色也瞬间沉了下来,看向蔡邕带着几分怒意。
“蔡中郎的意思是朝中谁是奸佞之徒呢?”
曹节看向蔡邕,开口问道。
“朝中奸佞莫非大长秋不知?要我来说,首屈一指便是你和常侍王甫,其次,便是天子也是罪莫大焉!理应罪己诏!”
蔡邕心头郁结早已不是一日两日,此刻反正已经豁出去上书,心中不满自然不吐不快,一时间,不仅曹节、王甫,便是灵帝刘宏也成了蔡邕开口批判的对象。
蔡邕骂得是越发的厉害,众人纷纷抬头看向灵帝的方向。
“还有谁是和蔡中郎一样的想法吗?朕真的是昏君吗?”
朝堂之上,刘宏一般不喜开口,更多的时候都是常侍做为他的嘴替,但是今日,刘宏显然是极为愤怒,看向众人,开口问道。
众人一片哗然,皆是沉默不语。
“王甫,我且问你,面对蔡中郎这般的狂徒,理应如何?”
刘宏看向王甫,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理应当斩,夷三族”
王甫微微低头,弓着腰轻声说道,但任凭他极力掩饰自己的情绪,那声音之中的不满却也是极为明显。
朝堂之上众人皆是色变,不少人都愤怒的看向王甫。
平日里在雒阳,蔡邕毕竟算是性格温和的名士,与所有人交往都算是密切,也算是有几分情谊。任凭是谁也不愿看到蔡邕落得如此下场。
“好,既然如此.....”
刘宏点了点头,看向蔡邕。
“陛下不可啊,蔡中郎乃是天下名士,若是陛下真的如此处置蔡中郎,日后天下何人还敢进言,士人的心只怕要凉透啊!”
梁广左右看了一眼,无奈之下,只得走了出去,看向刘宏,开口说道。总不能真让蔡邕死在这里吧,而且,此时此刻,真正有身份的人反而不适合开口为蔡邕求情。至于其他那些没有身份的,自然是不敢的。
而今日,也算是蔡邕运气好,梁广正巧轮值,要不然也不会有机会开口为蔡邕求情。
“你是何人啊?”刘宏听得梁广开口,看向梁广。
“回禀陛下,小人不过是尚书台之中一介尚书郎,乃是不值一提的小人物。”
梁广低头说道。
“王常侍,你觉得如何啊?”
刘宏听得梁广所言,并未在与其对话,反而转头看向王甫。
“回禀陛下,奴婢觉得不妥,毕竟若是人人都如同蔡中郎这般狂妄,那天下岂不乱了套了?”
王甫看向刘宏,开口说道。
“非也!陛下今日若是能够宽恕蔡中郎,天下士人不但不会小视陛下,反而会因此觉得陛下圣明,有容纳天下之心,反倒会极力为陛下效命,以死相报。”
梁广听得王甫之话,连忙开口打断。
“你们觉得此人所言,是否有理啊?”听得梁广回答,刘宏也不再问王甫了,看向在场诸多大臣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杨赐率先开口,之后袁逢也开口表态。
支持王甫和曹节是一回事,处事蔡邕是另外一回事,袁逢虽然不想太快让宦官失势,但也绝不想害死蔡邕,丢了自己士人之首的位置,失去了袁家的基本盘。
“既然如此,你们还有谁想要为蔡邕求情啊?”刘宏闻言再度发问,听起来两个好似一样的问题,但却让梁广猛然色变。
曹节闻言看向百官,眼神微动。
下一刻,数十名官员走出,跪倒在地为蔡邕请命。
其余官员则是看向了杨赐和袁逢,只见两人站立原地不动,不止如此,便是刘宽,桥玄、陈球等大员也皆是站立不动。
“杨赐,你方才说那尚书郎言之有理,那么为何不为蔡邕求情啊?”
刘宏看向最先开口的杨赐。
“回禀陛下,虽然那尚书郎言之有理,但陛下是否处置蔡邕乃是陛下所应该决定之事,我虽有不忍,但不愿左右陛下决策,毕竟,陛下乃是圣君天子。”
杨赐行了一礼,朗声说道。
曹节眼见如此,眼中快速的闪过片刻失落,但是立刻又恢复了之前的模样。
曹节思索了片刻,站了出来,看向刘宏,开口说道:“奴婢虽然不适合在此刻表明态度,但奴婢也认为蔡中郎毕竟是天下名士,圣上不便杀之。”
曹节此刻刚一开口,便迎来了诸多人的目光,梁广看向曹节,多了几分忌惮,王甫看向曹节,满是愤怒。
“既然大长秋也如此说,那便将蔡中郎贬为庶人,处以流放吧,这流放之地?”
“圣上,蔡中郎侮辱朝中重臣,又污蔑陛下,虽然陛下大度饶他不死,但理应流放交州。”
王甫看向刘宏,自以为把控到了刘宏的想法,立刻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便如王常侍所说,流放交州吧。”
刘宏看向王甫,点了点头。
之后,不等任何人开口,刘宏让曹节宣布退朝之后,转身离去。
眼见退朝,看得蔡邕的遭遇,他的友人自然纷纷上前宽慰,所说之内容自是不提。
梁广则是看向曹节和王甫,王甫已有取死之道,可是曹节,却毫无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