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顾南行妙计聚三军,长安震动熄战火
见刘备问自己,顾南行自然是只能把自己准备好的计策给这些人讲一下了。
“其实,公台和元直所虑都极是。若是我大军在东海郡以西,长期与袁氏对阵。无论是从泰山郡运粮或是从郯县运粮都靡费甚多,等到秋天收获之后,也难以武装大军围攻南平阳和邹县,最终还是要抛弃这些地方。但若是直接抛弃城池领地,有对我军颇为不利,有损声望士气。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或许能够两全其美。”
“四弟快讲,是什么办法?”
刘备一听这个来了精神,马上询问起来。
“不过是略微调整了公台的计划,让我军主力无需从泰山郡入鲁国回泗水沿线,而是直接从合乡顺流而下,往高平与我们汇合。这样,我军在前线牵制着袁氏兵马,哪怕我们撤出东郡西部。当地士绅和官员也会好好考虑,是不是要背叛。我想在我们失败之前,他们不会。只要到了秋天,我们就可以召集足够的兵马,解决南阳平和邹县的敌人。”
顾南行把自己的计划公开,然后还配上了关于如何分配粮草的办法。
也就是黄忠和太史慈需要多少粮食,以及用多久才能够将队伍带到与刘备军集合的位置上。
同时,还有如何运输以及前进才能够保证主力在高平前线建立一个稳固的据点。可以给可能陷入敌人攻击的黄忠和太史慈部队提供更多的粮草支持。
至于野战之中可能面对的情况,顾南行也考虑到了。可是,当刘备军主力和黄忠率领的骑兵兵合一处之后,足足有五千精锐骑兵。就凭这一支骑兵,顾南行就觉得袁氏几乎不敢和刘备军展开野战,也足以保护自己的步兵安全。
而两支骑兵的距离有多远呢?从高平到合乡,骑兵们大概需要五天才能够集中到一个地方。而这个过程,就是最凶险的一段时间,只要刘备军能够保证这段时间里的安全,那么骑兵所到,袁氏是真的要与刘氏在这支骑兵的支持下展开野战么?
而如今屡战屡败的袁氏之中,除了孙坚军,哪一个没在刘备军手上吃亏?顾南行认为只要虚设旗帜,放到营寨里,渡过这几天是毫无问题的。
“此计甚妙,不伤士气,也并不凶险。只是,这骑兵汇合之后,如何掩护步兵,倒是还需要商议!”
刘备给这个策略定调之后,众人马上积极起来,不管是陈宫还是徐庶,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毕竟,这个计划本身就是两人计划的一个结合。
群策群力之下,一个颇有贾诩风格的计划就这么诞生了。顾南行看到这个计划的最终方案,不由得这么感慨。
得说这首席谋士的风格真的会影响所有人,这赌对手犹豫犯错的方式真是太过于贾诩了。
当然,顾南行这套办法还是太过保守,贾诩本人最初让太史慈进攻的时候,那可是试图连臧县也攻取,然后直接一锅烩了袁氏整条防线。但是,袁氏也并不是傻子,没成功而已……
于是,战事就真的按照顾南行的计划发展,徐晃从桃乡南下,汇合刘备军卡住高平北部的据点。而赵云和张飞所率领的骑兵半途转向,与太史慈的骑兵汇合。然后黄忠大军从合乡出发,在骑兵的掩护下,前往刘备军营地与刘备军汇合。
这个过程里,袁氏的兵马是动也没动,根本就如同顾南行预测的一样,他们本就不是来进攻的,也不想冒着风险,与刘备军真的来一场决战。
这种情况,其实只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袁氏调集这些兵马一开始,就是打定主意占据地利和刘备军展开一场消耗战。
他们其实没有想过要利用刘备军主力被东西分割的局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他们只是把刘备军精锐主力拖在这里罢了。
就算真的拖到秋收,刘备再次征集郡兵之后,没有主力配合,他们最多拿下南平阳和邹县。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直到某一方耗不起,才能结束这场对峙。
毫无疑问,这就是袁氏五路伐齐大败以后,想到的新战法。进攻是进攻不了的,打是打不动的。但是,我们可以消耗!
袁氏手中有冀州、豫州和扬州,外加半个并州、半个兖州和司隶校尉的一部分,如今陶谦大败,徐州也开始向袁氏靠拢。
而刘备再厉害,如今也最多算控制了两州之地,显然不能与袁氏相提并论。困住刘备,展开消耗战,迫使刘备军精锐与袁氏对峙,最后拖垮对方看上去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只不过,顾南行对此只能说如果袁氏真这么想,只能说是想得太美了。在顾南行力推了数据化的管理方式之后,整个刘备军的治下,钱粮税赋的收集和管理比起其他地方那种粗放的管理方式,可不只是先进了一代。
顾南行不管是选择对峙区域,还是扎营和配属兵力都会考虑到后勤的消耗问题。实际上,如今刘备军中大多数掌事的文官都会计算,正如陈宫会建议调整大军位置一样。
所以,顾南行很有信心,这么对峙下去粮食先跟不上的一定是袁氏的兵马。哪怕他们背靠城池和河流结果也是白搭。
而且由于刘备军的战力优势,刘备军依旧可以自由的调动兵力,随时支援其他战场,或者是被围攻的城池。
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真的尽在掌握,到六月二十二,顾南行安排好前线事宜之后,都准备回去继续管理青兖两州的政务了。
毕竟,他长时间不在,那堆积的事物也会越来越多。还有他心爱的马场,育种情况也需要他回去关注一下。
而刘备则是再次安排了众将的任务,都开始为军队训练和比赛做起了规划。只是没想到,此刻突然变数来了!
在遥远的长安,天子所在的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再一次改变了天下的局势,让刘氏和袁氏这场冲突被打上了一个突然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