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四岁下乡小知青(11)
往馒头村走的路,哪怕是坐牛车,也要走将近一个多小时。
没办法,馒头村虽然土地肥沃且平坦,但地理位置却算不上好,上一次县里,一来一去,费老鼻子时间了。
沈芬芳自打牛车走起来,就像是捏住嘴的鸭子,闭了麦,安静的不行。
而作为她的称职舔狗,赵玉柱做到了沈芬芳不说话,他也就一个字都不说的在旁边陪着。
但她们不说话,并不妨碍其他人不说。
现在这会儿坐在明雪身边的大娘瞅了瞅看不顺眼的“俩小相好”,将目光投到了看上去比莫青栀好说话多的多的明雪身上。
“你是明雪知青是吧?我姓徐,馒头村本地的。”之前大队长对名字的时候,大娘稍微记了一下谁是谁,看着明雪明显比另外三个小一大截的样子,八卦之心与话题这不就起来了嘛:“你看着丁点儿大,有十六没?脸卡白,嘴都卡白卡白的,咋滴下乡当知青来了?”
虽说吃了低阶补元丹,身子骨内里是健健康康了,但原身这具身子天生的皮肤白、唇色浅,加上身上没有什么肉,年龄又小,看上去就是一副身体不好的小娃娃样。
徐大娘看着明雪的样子,心里想的全是,这回来的这批知青质量不行啊!两个暧暧昧昧搞对象,且一看就不是啥好人的;一个冷漠的没啥表情,甚至连句话都不说,动不动就闭目养神的;唯一一个看上去好说话且乖巧的,打眼一看就知道年龄不大,最重要的是,看上去身体还不咋好。
想着馒头村知青院的那群知青,又想了想村里的那些田地,最后看了一眼赶车的大队长。
徐大娘只觉得大队长这活是真难啊!
“徐大娘好。”人跟自己打招呼了,自然是不能让人家的话落到地上,明雪和徐大娘打了声招呼,然后才开始回答问题:“我是明雪,今年刚满十四,我后娘给我报的名,后来我爹说,支援农村建设嘛,我想想也是,然后我姐就给我接过去收拾东西来下乡了,这不就这么好的缘分遇上徐大娘你了嘛。”
“十四岁?!你后娘和亲爹可……”
徐大娘惊呼了。
十四岁、后娘报名、亲爹支持、姐姐接走,这信息量满满的。
明雪是一丁点都没打算瞒的,她还打算靠这些,在馒头村舒舒服服的过呢!
她是没有一丁点心理负担的,反正这副身子年龄小,一嘴秃噜出来,远距离宣扬一下明德刘丽花两口子,免得明德哪天脑袋清醒了、调查真相了、发现只有原配生的才是亲生的了,搞不定明月,死皮赖脸的跑到这儿来上演父亲情。
“你十四岁?”牛车一下子来了个急刹车,大队长转过头来,看向明雪:“还是刚满?”
馒头村的知青院里住了十来个知青,加上已经嫁人的,里面最小的也都十七了,大队长还是第一次接到这么小的。
一时之间,大队长看向明雪的表情里面多了一种“你那亲爸后娘可真狠啊”的表情,跟徐大娘一样样儿的。
明雪点了点头。
“刚满十四,还是个半大姑娘,下乡来干的动活吗?你这看着就像是身子骨弱,能把自己养活吗?”大队长看着明雪直叹气,又赶起了牛车。
村里的知青都是要自己养活自己的,刚开始的时候,村里会借粮食,但后面就要靠自己了。
家里也有个和明雪差不多的女儿,但要比明雪壮实的多。
大队长有些担心,这个新知青不会把自己饿死吧?
尤其这新知青明雪,看上去比所有的知青都弱。
“明雪知青,你身体没啥毛病吧?还有你们三个,身上没啥毛病吧?”大队长想着,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并顺便问了一下其他的三个。
赵玉柱和莫青栀两人都说没啥问题。
沈芬芳倒是想给自己立个身体不好的人设,好让以后干活的时候,能干些轻松活计,但转念一想,上辈子莫青栀之所以和顾明朗多次相遇,都是因为干的田里的活儿是一样的,且干活儿的地方离得近。
所以,权衡了一下利弊,顾明朗在她心中占了上风,沈芬芳还是说了自己也没啥问题。
而明雪就不一样了。
明月专门带她去医院开的证明,作为一个爱姐姐的好妹妹,明雪怎么可能让这张证明塞在袋子底落灰呢?
明雪伸手将医院开的证明掏出来,说道:“我胎里不足,所以身体不大好,这是医院开的证明。不过,大队长你放心,我可以锻炼的,一定不会给村里扯后腿、给知青团体扯后腿的。”
大队长看了一眼医院证明,点了点头,心里却没有松一口气,甚至已经在心里盘算起来,要在几种轻快活计里给明雪安排哪个了。
轻快的活计公分不多,但饿不死;不轻快的活计公分多,但绝对能饿死。
这就是大队长目前对明雪的看法了。
明雪抿嘴笑,看起来可甜了。
徐大娘这会儿开始出言安慰了:“没事儿啊明知青,我们馒头村风水养人,待一段时间,绝对能给你养壮实!”
但,心里也将明雪定义为小可怜了。
之后一路便是些鸡零狗碎的闲谈了,主要闲谈对象依旧是徐大娘和明雪,偶尔会有大队长的两三句插嘴。
莫青栀依旧闭目养神,沈芬芳依旧坐在车尾不说话,赵玉柱倒是想跟沈芬芳聊聊天、谈谈心,但怎奈何沈芬芳她不配合,最后也只能暂时当个哑巴。
从白和县公社门口走的时候,还是下午的阳光正好,等到牛车走到馒头村村口的时候,天边都已经染上霞光了。
她们这一批新知青来的时间点非常的巧,正赶上秋收刚开始,所以放眼望过去,满田金黄,期间还有忙碌收割的人。
“这两天忙秋收,村里田地多,你们到知青院之后,也没法给啥休整的时间,等秋收忙完之后,再给你们补上假,今晚到了知青院之后好好休息,明天就得上工了。”
牛车上的几人张望着村中的景象,赶车的大队长冷不丁的说出了这么一段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