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那失踪多年的兄长造反成功了 > 第296章 想请长公主殿下襄助

第296章 想请长公主殿下襄助

阿璀对晏琛此处的观点并不十分赞同,她转而去瞧自家祖父,见自家祖父也是略带思索模样。

以阿璀对自家祖父的了解,对于应试科目这处,自家祖父应该也是持不同观点的。

“阿璀如何想?”关渡见阿璀打量自己,转头笑问。

自家祖父既问,阿璀自然言无不尽:“我本觉得明经科与进士科这二者存其一便好。但方才观崔兄长注释中的意思,我觉得也颇有些道理,这二者或许可以同存。只是观之前朝,明经科过于单薄简单些,参试者往往只需要通晓九正经之二三,并兼习《孝经》、《论语》便够了。阿兄既然推重儒家,那么明经科便可单独设为一科,主考儒家经典。这也是陛下向天下诸士人传达治国之策,以儒为根基之意。”

阿璀继续道:“而进士科,其考试内容可为时务策,阿兄可借大渊如今国家的现实问题,问政于学子,这是为国家求取真正的治国治事之才。所以我觉得,这而科可共存,但阿兄既为治国而取士,那么进士科可以作为科举最重要的科目。”

“听阿璀之言,似乎还未言尽?”晏琛琢磨着阿璀方才之言,继续问道。

阿璀点点头,继续道:“除进士科与明经科之外,可再设明法科、明算科与明书科。此三科可单独选拔精通法令、算学和书法的人才。明书科选拔文字训诂方面的人才,明算科选拔数字计算方面的人才,而明法科则是专门选拔明习法令之人。阿兄与崔兄长早先便为修订律法而头疼,挑来看去也未曾有能担此大任之人。若设明法科,取此科中第者,何愁修律之人才不可尽用?”

阿璀说到此处,晏琛目光一亮,略做思索,复朝晏琛道:“明法科……可设。陛下觉得如何?”

“可!”晏琛原本也在思考阿璀的此番观点,当下见崔寄也赞同,不由大赞,复道,“阿璀的脑子,可比咱们活络得多了。”

阿璀之言原本也是关渡之想法,他教了阿璀这许多年,自然自信阿璀腹中学识,方才听着自家孙女如此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关渡眼中笑意深深。

看着这样的阿璀,关渡心中突然萌生出更多的可能,就那么一瞬,他设想出为阿璀铺路的诸多可能。

他不止一次地可惜过,若阿璀为男子,科举一试于她而言不在话下。

而仅仅因为她是女子,纵有满腔才学,不输天下诸多翘楚,但似乎便再无了可能。就像如今,她提出了这许多,她的思考她的才学在此刻一览无余,但她被采纳的属于她的想法观点,只能隐藏于他们之后,最终被附上他人的功劳。

何其可惜啊!

关渡从来知道自家孙女的孤傲和追求,她过于清醒,清醒到从前他一直担心她会被世俗的规则所伤,他担心关家护不住她。

所以早先关渡计划出山同意入朝,其中也有些不必言之于口的原因。那便是,他想为阿璀争得更大的可能,唯有自己入朝,或许有一日也可为阿璀铺出一条入朝的路。哪怕那条路,在这般世情规则之下,或许连万分之一的可能也没有。

所以当初得知阿璀的真实身份,关渡其实是略松了口气的,若有远胜于关家的势力能护住她,那她的清醒便不会使她伤与世俗与之对抗的刀锋。若她离京都那处权力的中心更近一点,那她心中的理想抱负便更有可实现的可能。

而后来知道陛下视阿璀如珠如宝,知道他为阿璀抵挡住外界的压力,放任她随心行事,关渡便更加放心了。然而放心之余,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的设想,似乎也并非全无实现的可能。

于是想了许久的关渡,还是开口了:“臣有一事相求……”

“先生请说。”晏琛倒是干脆。

关渡便也不藏着了,直言道:“国子监处,待陛下诏令下达,臣会亲自接手处理科举官学试之事。此事初行,琐碎之事甚多,臣想求一副手。”

“先生看中了谁?只管说!”晏琛倒是大气,笑道。

他知道关先生自然不会要崔寄为副手,除了崔寄之外,朝中上下,只要关先生能看中的人,无论是谁,都可以。

“臣想请长公主殿下襄助。”关渡很不客气道“往年在阆中蜀中时,常得阿璀陪伴左右,抄录记载十分周全。且阿璀往往观点见解颇异于常人,能助我多矣。”

关渡面带微笑,有恭谦之意,但言辞之间,却有笃定。

这突然提起的请求,虽有自己先前的设想,想为阿璀寻一处缝隙。他不确定这条缝隙能否真的开辟出一条路来了,但至少此刻,他更多的是在探这位年轻的皇帝对他如今唯一血亲的妹妹的底线。

那边阿璀还未反应过来,晏琛好像有些诧异,就连一旁的崔寄好似也看不太明白关先生此举何意。

然而也不过片刻时间,晏琛虽未立刻应答关渡,却已转而问向阿璀:“方才关先生的意思,阿璀可曾看到?”

阿璀这会儿才反应过来,点头。

“那阿璀的意思呢?”晏琛问她,“你可愿意做先生的副手,辅佐先生在国子监行事?”

对于关渡的这个请求,晏琛好似没有一瞬想过拒绝,他唯一在意的只有阿璀自己的心意。所以他第一时间并未应答,而是只问阿璀的意思。

“我自然愿意的!”阿璀咧嘴笑起来,毫不掩饰此时的高兴。

即便应下,阿璀还是觉得有些不敢置信的,她是没想到祖父为自己所求,更没想到阿兄竟然未有丝毫质疑。

晏琛瞧着她如此雀跃,满眼笑意。

随后又道:“至今日,我与阿寄、先生,还有阿璀,就科举事已有过数次讨论,科举试前诸事,咱们也理出了大概的章程。”

复又对崔寄道:“待数日之后科举诏令正式昭告之后,此间事宜便皆交于你了。诸吏部官员皆交于你,你可于其中尽挑可佐事者,务必在今岁十二月前拟订一应章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