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在古代大统一的中国发展的可能性
(1)资本萌芽是不分文明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新现象,如果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刻。
从产生的时间看:欧洲是14、15世纪,中国是宋朝开始,中国比欧洲甚至早上数百年
从产生的地区看:欧洲是地中海沿岸,中国是江南苏州等地,都是经济相对达、商品经济相对繁荣的地区。
从生产力展水平看:都处于机器大工业产生之前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
可见,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生产力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一种世界现象
(2)举步艰难的中国资本主义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展很缓慢,并且其展进程中,多次被政治因素所打断——其它的不说,闭关锁国这条大杀器就影响甚是深远
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成长为参天大树,后来领导了世界潮流。原因何在?
如果从地理上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土壤的确更加肥沃——便利的水上交通,以及诞生的海洋经济
但是从国家角度来说,国家林立,以及分封制导致的贵族独立性,才是资本展的根本土壤——本朝太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是抓住了军阀之间的矛盾,认为红旗在夹缝中,有着生存和展的空间而论的——资本也是一样
至于说,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资本主义获得了广阔的市场,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展解除了精神枷锁——这前者,还是一个地理位置的问题,而后者更在于这种“割据状态”才能导致的文艺复兴
当欧洲的资产阶级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才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开辟了资产阶级时代,上升为统治阶级,资本主义逐渐确立起在全球范围的主导地位。
那在中国,如果不考虑海洋因素和国际环境,怎么样获得资本展土壤和思想基础呢?
(3)独立而没有外援的中国式文明,必须走内部转化的路子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自破土之后即遭重重压抑,比如说,从市场看:农民受到残酷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从国外市场看: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看:由于地租剥削重,地主和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往往用来买田置地,而不用来扩大手工业的生产规模。从政府的经济政策看:重农抑商,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从思想文化领域看:统治者厉行文化专制
——但是我认为,下面因素都是存在,却不是主要原因,毕竟考察着宋朝、明朝、清朝的经济,就可以知道能走多远了
在明中叶,在苏州、杭州的丝织业,广东佛山的冶铁、锻铁业中,已见多少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到清中叶,继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有:江南一些地区的丝织业,陕西南部的冶铁、锻铁和木材采伐业,云南的铜矿业,山东博山和北京西部的煤矿业,四川的井盐业,山西河东的池盐业,江西景德镇和广东石湾的制瓷业,一些地方的制茶、制烟、蔗糖、榨油等农产品加工业,一些地方的染坊、踹坊、纸坊和木版印刷业,上海的沙船运输业等,共约20个行业。
而关键是什么,在我看来,只有二个字——“空间”
在一个大统一的帝国,无论是思想领域,还是政治领域,甚至经济领域,都受到了国家强有力的干涉
资本萌芽是由经济和生产力决定的,如雨后草地,杀一批又长一批,但是要想长成大树,就不可能了——空间的问题,狭小的空间根本容不下新的力量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在空间和土壤不存在,或者相当微弱的基础上,说什么经济学政治学理论,才是标准空中楼阁,欧式经济学政治学的对象,如果连成长的基础也没有,其理论也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关键根本不在这里,关键在于——就是所谓资本阶级的强大
只有强大了,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继续展,没有这点,才是空中楼阁
在欧洲,这资本阶级的强大,是因为各国林立海洋经济盛行再加上王权相对弱小所以才产生
可是在中国大一统的帝国,这种资本阶级虽然可以勉强诞生但是很难成长,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士大夫阶级本身转化成资本阶级,或者贵族功臣阶级转化出来
只有这二点,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与英国,甚至其它欧洲国家一样,土地贵族自动转化成商业贵族甚至工业贵族——他们传统的爵位、地位、势力、对国家的影响,又能保护着这个过程的继续展
因此在思想上,提出了“利者,仁之大矣”这句话,实际上这句话已经足够了,这是太祖定的祖宗家法,只有深刻研究者才知道在古代这种时代,这句话带来的法律和道德上的力量
其次就是贵族世家掌控商业带来蓬勃展
至于官僚资本这种被人鄙视的形式,却是独立华夏文明——正常展必不可少的过程
一句话,如果研究中国华夏文明下的资本展,而不考虑“空间”这二个字,再多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也是空中楼阁
就好比打猎,连猎物没有打到就讨论怎么样煮怎么样烤了,一点意义也没有
在大统一的世界里,唯有皇权,贵族,士大夫阶级中,本身分化出一部分力量走资本的路子,才能保证资本展有着足够的“空间”,并且不被随意打断
我认为,华夏资本道路,如果不考虑“未来穿越带着无数科技”的yy模型,而从本世界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看,“内部转化”,先诞生官僚贵族资本,因此保护着资本展,这是古代中国没有外来干涉的基础上,目前找到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