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秀了袁绍一脸!
楚毅微微颔冲着关羽点了点头道:“云长且先去歇息一番!”
关羽一路马不停蹄,虽然说修为高深莫测,即便是身体不疲倦,可是将那宝物自京师带来,这一路上精神可是一直紧绷着,唯恐出现什么意外,现在总算是将那宝物送到了楚毅手中,自然是松了一口气。
冲着楚毅拜了拜,关于躬身退了出去。
退出中军大帐,关羽刚转过身来就见一道道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这一道道的目光不用说自然是来自于黄忠、甘宁等人。
太史慈上前冲着关羽拱手道:“关兄此番奉王爷之命前往京师,不知所为何事?”
众人心中怀疑关羽被楚毅派往京师之行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方才关羽明显是护送什么东西进了中军大帐,现在众人自然是无比的好奇。
关羽看了众人一眼,微微摇了摇头道:“关某只不过是奉命前往京师取一件东西,但是那东西到底是什么,关某的确是不知。”
有人露出不信的神色,不过张飞这会儿开口道:“二哥素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然二哥说他不知道,那么他一定不知晓。”
黄忠这会儿冲着关羽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那么我等也就不再询问,关将军此去京师却是一路辛苦,这便好生歇息一番吧。”
目送关羽同张飞离去,一人轻声嘀咕道:“也不知道关羽究竟自京师取回了什么,就是不知道同王爷明日破城之言有没有什么关系。”
黄忠皱了皱眉头,轻咳一声道:“都闲着没事了吗,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若是让叛军趁机偷了营的话,看你们还有什么心思打听这打听那。”
眼见黄忠开口,一众将领各自散去。
第三日,也就是楚毅先前当着三军将士之面所说的攻破函谷关之日。
这一日一大早,袁绍等人便出现在了城墙之上,袁绍甚至将手下所有的将领都带了过来,居高临下看着远处的大营。
楚毅既然说今日要攻破函谷关,袁绍等人虽然说心中不信楚毅能够做到这点,但是心中却是提高了警惕。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说这会儿一众人正满是戒备的盯着远处,但凡是有那么一丝的风吹草动便瞒不过函谷关之中一众人。
捋着胡须,袁绍似乎是想要打破眼下有些凝重的气氛道:“看来楚贼真的是满口狂言之辈,三日破城之说完全就是一派胡言。”
就在袁绍带领一众人在城墙之上遥望楚毅所部大军营盘的时候,楚毅则是走出了大帐。
此时中军大帐之外,一众文武齐聚,当楚毅走出的时候,一道道的目光皆是落在了楚毅的身上。
楚毅缓缓道:“诸位,且待楚某破了那函谷关,介时大军出营,给本王占了那城关。”
虽然说不知道楚毅究竟如何破城,但是楚毅既然这么说了,一众将领皆是神色一正,恭敬的冲着楚毅一礼道:“属下等谨遵王爷之命。”
楚毅缓缓向前出了大营,在一众人的簇拥之下直奔着那高高的祭坛而去。
祭坛高九丈九尺九寸,足足有近十层楼那么高,楚毅缓缓登上祭坛,环视四周,正好可以看到远处雄俊的函谷关。
函谷关城墙之上,袁绍等人目力堪称惊人,足可以清楚的看到登上了祭坛的楚毅。
当看到楚毅的身影的时候,袁绍忍不住放声大笑,同时运足了气息高声冲着楚毅道:“楚贼,当初你曾口出狂言,三日破城,取袁某项上人头,今日三日期限已到,袁某大好头颅在此,你可来取……”
袁绍的声音传遍四方,就算是相隔十几里的大营之中,数十万的将士都能够清楚的听到袁绍的声音。
显然这是袁绍故意的,毕竟以袁绍的修为,如果愿意的话,开口之间,声传数十里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不用说袁绍此举就是要打击楚毅在大军之中的威望,一方面打压楚毅所部大军士气,另外一方面也是要振奋自家大军士气。
不得不说袁绍这般豪迈的一番表现,不说有没有打击到楚毅手下大军的士气,但是对于袁绍手下大军来说,却是明显提升了大军的士气。
“大将军威武,大将军威武!”
高干一声高呼,四周将领不由的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连忙跟着高干高声呼喊起来,继而四周将士也都跟着高声呼喊起来,最后数十万将士的高呼声汇聚成了洪流一般,声传八方。
面对袁绍的张狂之举,随同楚毅一起登上了祭坛的一众人不禁露出几分凝重之色来,一道道的目光投向了立足于那里的楚毅。
楚毅却是神色平静,面对袁绍的挑衅,楚毅只是淡然一笑,同时冲着袁绍道:“袁本初,既然你这么迫不及待,那么本王成全你便是。”
说话之间,楚毅神色一正,冲着鲁子敬点了点头道:“子敬,准备祭天!”
顿时鲁肃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祭天之物摆好,楚毅这才行至那供桌之前,而方悦大步上前,在其手中则是捧着一方托盘。
托盘之上,一面绢帛覆盖,明显在绢帛之下盖着什么东西。
方悦行至楚毅近前,楚毅郑重其事的将那托盘接过,然后将其放在了供桌之上,在一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就见楚毅伸手一扯,顿时覆盖其上的绢帛被扯了下来。
顿时看到供桌之上那一件事物的时候,所有人都禁不住眼睛一缩,脸上露出了惊骇之色。
哪怕是如郭嘉、贾诩这般的人杰也是忍不住为之惊叹不已,显然是这件宝物出现在此处,真的是有些出乎意料。
大汉传国玉玺,准确的说是由始皇帝派人督造的传国玉玺竟然被楚毅自京师带了过来。
要知道传国玉玺可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真要说天下宝物众多,但是能够同传国玉玺相媲美者却是寥寥无几。
这传国玉玺一直以来便是帝王正统之象征,一尊帝王如果说没有传国玉玺的话,其帝位就极难得到天下人之认可,可见这一件传国玉玺的影响力之大。
数百年来,传国玉玺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京师,但是这一次却是被楚毅自京师取了来。
一时之间,先前满心的不解与疑惑一下子烟消云散,显然楚毅早在一开始便有了谋划,当初楚毅放言三日攻破函谷关,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函谷关天险在那里,有那么多的精兵良将坐镇,绝非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攻破的。可是如果说有传国玉玺在手,利用传国玉玺的力量的话,想要攻破函谷关还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众所周知,昔日王莽篡汉之时,数十万大军同光武帝刘秀交战于昆阳,时光武帝刘秀麾下只有万余兵马,双方可以说差距悬殊,几乎没有人看好刘秀这一战。
然而刘秀却是祭出了传国玉玺,借助传国玉玺的力量招来天外陨石,一战大破王莽叛军,就此奠定了东汉数百年之基业。
这一隐秘虽然说鲜少为人所知,但是却也非是绝对的秘密,至少一些世家大族内部都有所记载,只不过自那之后,传国玉玺就再也没有显现过其神异之处,数百年过去,已然没有多少人记得传国玉玺这么一件神器其不单单是一个象征,更是镇压一个王朝的至宝。
楚毅取出传国玉玺将之摆放在供桌之上,这举动看在了函谷关城墙之上袁绍等人的眼中。
袁绍等人看到传国玉玺的时候不由的惊呼一声:“这……这是传国玉玺!”
一些人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可是却有几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缩,心头惊骇,下意识的向着袁绍看了过去。
袁绍反应也是不慢,注意到几人神色不对的时候心中陡然一惊,想到了家族之中流传着的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说,心头顿时一惊,忍不住道:“楚贼……楚贼他怎么敢……”
显然袁绍已经想到了楚毅这是想要借助传国玉玺的力量来对付他,这如何不让袁绍为之惊怒。
可以说袁绍想了太多楚毅可能采取的手段以及办法,但是从来都没有想过传国玉玺这么一件宝物。
陈宫神色一片凝重之色,反倒是出身于寒门的李儒颇有些不解的看着神色大变的陈宫、袁绍几人。
在李儒看来,楚毅不过是取出传国玉玺罢了,就算是传国玉玺再怎么的珍重,同攻破函谷关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底蕴所造成的眼界、见识的不同,哪怕是李儒智谋比之在场九成九的人都要强出一筹,可是其寒门出身注定他对于一些隐秘无有耳闻。
所以袁绍、陈宫、许攸几人能够从楚毅请出传国玉玺联想到楚毅想要做什么,而李儒因为出身的缘故,却是猜不到楚毅接下来的举动。
“大将军……”
李儒感觉这其中明显有自己所不知晓的问题,否则的话袁绍、许攸、陈宫等人绝对不会反应如此之大,从先前的信心十足到眼下忧心忡忡,这变化之大,正常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出现才是。
袁绍自然知道李儒想要说什么,可是这会儿他根本无暇关注这些,传说中借助传国玉玺的力量可以召唤天灾,当年光武帝刘秀秀了王莽一脸,直接将篡夺大汉王朝的王莽给干趴下,扭转乾坤,现在看着那传国玉玺,袁绍只觉得自己的处境一下子变得无比的危险起来。
“颜良、文丑,速速随我出城!”
袁绍有些慌了,他不知道楚毅接下来会做什么,但是袁绍怕啊,那传国玉玺一出,摆明了楚毅想要搞事情了,而且还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袁绍几乎可以想象得出,过了今日,他袁绍只怕是要名动天下了。
当然这所谓的名动天下,就如当年的王莽一般,王莽成了刘秀的踏脚石,而他堂堂大将军,只怕是要成为楚毅震慑天下的踏脚石了。
李儒惊呼一声道:“大将军何故如此!”
陈宫看着袁绍的举动,嘴角一抽,眼中满是失望之色,扯了扯李儒,在李儒疑惑的目光当中冲着李儒微微摇了摇头。
与此同时高高的祭坛之上,楚毅冲着传国玉玺拜了拜,同时一道圣旨焚烧祭天,随之传国玉玺微微颤动,腾空而起,一道无量华光自传国玉玺之上激射而出,贯穿天地。
就在传国玉玺迸射出贯穿天地的光芒的时候,天地为之变色,大地为之震动,原本晴空万里却是一下子变得黑云密布直如末世降临一般。
这倒也罢了,函谷关之上,一众将士虽然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却没有慌了神,依然恪尽职守坚守城关。
然而就在这时,大地轰隆隆传来巨响,如果说从高空向下看的话就会现整个函谷关就像是被一股无尽的大力狠狠的掀起一般,宽十几丈的巨大裂痕出现,眨眼之间整个函谷关便轰然崩塌,哪怕是数十上百员修为高深的将领试图镇压函谷关使其安然无恙。
然而人力毕竟难以对抗天地之威,这些将士反倒是受到了天地反噬一个个的口吐鲜血,面色苍白。
一片废墟之间,周身隐约有八卦大阵的虚影浮现,李儒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那祭坛上空贯穿天地的光柱,再看四周沦为一片废墟之地的函谷关,面色变得无比苍白。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李儒就如同疯了一般,在一片哀嚎当中,放声大笑了起来。
整个函谷关此时已经彻底的被夷为平地,城中数十万大军除了极少数人侥幸逃过一劫之外,几乎大半都随着函谷关的覆灭而葬身于那一片废墟之间。
在颜良、文丑几员将领的护持之下,袁绍第一时间逃出了函谷关,刚刚自函谷关之中逃出,一股恐怖的天地之威传来,只让袁绍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身后传来巨响声让袁绍几人下意识的向着身后看去,只看一眼,一个个的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