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教育的力量
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听到赵林是收菜的,很是热情的起身和他握了握手“欢迎、欢迎!还亲自过来帮助我们卖东西,我要代表全村人感谢你啊。”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京城小一千万人口,当然就要吃这个了。
村里里的人这两年就着在地里种些菜,然后偷偷拉到城里去卖来赚外快,日子比以前不知道好过了多少。
只是最近赶的太厉害,地里的东西都做成腌渍品才没有都烂在那里。不光是村民愁,村长也是愁的不行,他家也是靠这个吃饭的,这年头光靠工资,谁也过不太好。
“不要票的粮食有多少,玉米、红薯都行,有白面最好。给我来五百块钱的。我看你们也没有大棚,估计新鲜蔬菜是没了,那么咸菜什么的来一百斤。有埋的大白菜最好,我要三百斤。”赵林张嘴报了个数,把村长乐的直呵呵。
村长拍的胸脯道“没问题,再多一倍也能供应的上!”
“是吗?再就翻一倍吧,要不要先付个订金什么的?”赵林随口答音道,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就客气一下。
这年头东西永远是匮乏的,一个村子哪能挤出来这么多东西来。村长憋红了脸吐出一口气来说道“这个,这个得给我点儿时间筹备筹备。你也知道的,东西都是大家的,集合到一块的话,需要时间。”
赵林想了一下这个村子的位置,西边有山东边有河的,还真是条交通要道。按京城的展,这边肯定是要扩进去的,那这个交通节点联通内外,拿来做大型农贸市场再合适不过了。
京城人口连年增加,只按现在的九百多万来算,那一天吃掉的菜叶子就是个恐怖的数字。以后再往上涨到一千万、两千万,那个这数字还会变得更加恐怖。
现在的那个农贸中转基地,赵林去看过。又烂又小,根本满足不了全京城的需要。要不是有附近村子村民的帮衬,城里的人估计就要和长久漂在海洋上的船员一样,因为吃不到新鲜蔬菜而得败血症了。
这个村长看着很能干的样子,还知道领着村里人集体搞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先跟他处一段时间看看,要是以后手里没有合用的人,那就把他给挖过来,专门做这个农贸市场的事情。
根基浅的最大特征就是夹袋不够深,想办点儿什么事都不行。有钱也办不成事,因为没人可用,赵林又是个懒散性子,指望他亲自去办什么事情,那还不如坐等天上下黄金雨。
“没事,反正也不是一次吃完,你分批也可以。”赵林说完,看到桌上有纸笔就问道“笔能借我用下么?”
“行,随便用。”村长说完连笔带稿纸一起推给赵林道“您先等一会儿,我去交待一下就回来,保证一会儿就让您见到真东西!”
赵林对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很信任的,反正合同法都还要再过将近二十年才会出现,也只能靠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了。
拿笔算了半天,赵林也没算清楚二十七个大人孩子一天得多少食物才够吃的,当然也就算不出来刚才他买的东西能顶多长时间。
真该把钱拿给张萍随她去花,示范效应真可怕。不就是听了几句老法师的故事吗,居然就想着重担肩上扛了,这做做派不是赵林应该有的啊,还是心不够坚定,这么容易就被人给带跑偏了。
还好是往好事上偏。
挠挠头,赵林放弃了。最多也就是几块钱的事,不算了,还是信任最重要。
这事就交给村长来办,要是办的好,以后就留条路等着他;办的不好,以后想办法收拾他。花几百块钱考验一下他,不贵不贵。
“一、二,推!一、二、推!”屋子外面的号子正好把赵林从无聊中拯救出来。
出门一看,村长和三个村民一起推了一辆架子车从远处过来。上面几个大咸菜罐子看着很带感,还有半车的大白菜保存的还挺好,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这些都好办,咸菜买一送一,白菜给你打八折。就是粮食不好办,你得容我缓缓。”村长抹了一把虚汗说道。
赵林掏出一叠钱,数了数问道“给送到地方要加多少钱?”
这是网上订餐买东西付运费习惯了,所以总想着多花钱。
村长一摆手道“哪有加钱的道理,只要不出京城这块儿地,你说送到哪就送到哪,不多收一分钱。”
很满意的把订金付了,赵林才把清原庵的地址拿给他“就送到这里,其实离的也不远,就是高了点儿。”
“原来是送到这里的,你怎么不早说啊。”村长一幅懊恼的样子道。
赵林也不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于是说道“现在你知道了,要不给我再打个狠折?”
“这个……”村长踌躇了一下道“我家的那点儿东西就不收钱了,但是其他人家的我不能替他们做主,这事得自觉自愿才行,你说是吧?”
水平还行,赵林呵呵一笑,然后开口说道“算了,就按原来的价钱,你们平时多照顾着点儿就行了。我大姨现在在那里当老师,她教了一辈子学生,水平非常高。你们这边谁家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可以送过去一起学,不收钱。”
“那可太好了,现在找个好老师可太难了。你放心,就冲这个我们们村里人也得把他们都照顾好!”村长激动的说道。
教育这东西的重要性是刻在老百姓骨头里的,不是拿抹布擦一下主涌擦掉的。白卷英雄的年代已经过去,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再没有比普通老百姓更信任的了。
老法师做了一辈子好事,虽然赢得了尊重,但还是不如张萍教孩子学习来的受欢迎。这种利己主义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石,不是宣传教育就能改变的。
赵林道“回头我会找些大学生来这里实习,来之前肯定会从村子里过,到时候你就让村里的孩子都跟上,保证比他们学校里教的要好的多。”
既然教育能换来更实惠的东西,那不如加把火,反正有些学生的一腔热血正没地方撒呢,来这边受受教育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