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烽烟起(十九)
“你……”
这一刻,王渥只觉得后脑勺猛地一震,剧痛之下,他只来的及转过身子,接着就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而在此之前,李汾那张因为恐惧而有些扭曲变形的脸,却深深的印在了王渥的眼中。
他实在想不到,一想自祤文人风骨的同伴,在死亡面前,竟然完全变作了另外一人。
一时间,他不禁暗恨,可是一切都已经迟了。
眼看王渥瞪着双目,就这么直挺挺的倒了下去,李汾心中一颤,知道自己已经彻底激怒了对方,等到王渥醒来后,还不知道会怎样责骂自己,甚至于决裂。
不过这一切他都已经顾不得了,与断绝关系,总他娘的比死在这鬼地方要好吧。
自己的可是沙陀唐国后裔,血脉高贵,满腹才华,日后还要救民一方,兼济世人,更不能现在这时候,就死在这种地方。
就算殉城,也该让那些出身贫贱的士兵和百姓去殉吧!
心里如是安慰着,李汾这才压下慌乱的心思,让后对着跟前的两个亲兵道:“都愣着作甚,还不快将他抬走!”
“嘿,竟连自己好友都下的去手……”
两个亲兵正为王渥拼死挣扎大感头疼,这时候瞧见李汾将其打晕,虽说为他们解决了麻烦,但心里,还是对后者的手段有些不齿。
此刻听到对方当着自己面前大呼小叫,亲兵只是冷冷的笑了一声后,便又将晕过去的王渥架起,朝着北门背了过去。
“可恶,一群狗眼望人低的东西!”
被人当面一阵嘲笑,何况说话的还是两个身份卑微的小兵,李汾面色一青,正要作。
但想到现在已经不比入城的时候,且不说现在城中守军对自己的态度,就连那王渥醒来之后,恐怕都不会再理会自己。
在没有任何依仗的情况下,李汾就算愤怒,也只能压下作的冲动,暗骂一声,跟了上去。
就在李汾一行赶到北门的时候,郏城南大门的城头上,古老松动的墙砖,这时候轻微的传出了一丝丝震颤。
这震颤幅度极小,穿着鞋履的将士们或许感觉不到,但他们却能清楚的瞧见,那一排排年久失修的墙砖土缝间,此刻,正扑簌簌的往下掉落着细沙。
不一会儿,临近墙垛的姬汝作鞋面上,已经洒落了一层。
但他这时候可没有心思去抖露身上的灰尘,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急报,说话的,是姬汝作身边一个都统,就听此人老远就吼道:“大人,人都已经集齐了,正陆续朝城墙上的过来,你看……”
说着,那人顺手往身后一指,就看见一股股人流,这时候正从西面八方,沿着石阶过道,朝着南门城楼聚集。
这些人身上穿的衣服大多是破旧的,但是手中的刀刃矛尖,此刻却是打磨的寒光闪烁,每个人的脸上都抱着必死的绝决,此刻更是不需要上官如何指挥,这些士兵们便已经各自把持了一处据点,沿着女墙的墙垛,有序的排列开来。
显然,这些士兵们守城作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所以彼此配合间都很是熟悉。看到这一幕,姬汝作原本凝重的脸上,这时候露出一抹欣慰。
什么联军,什么完颜思烈,都他娘是空口白话,到最后,自己能够依靠的,还是这些并肩作战的老伙计啊!
“弟兄们……为了城里的老母妻儿,咱们死,也要将那些鞑子,拦在墙外……”
大吼着,姬汝作猛然跨出半步,整个人都站在了墙垛之上,同时也悬在了半空之中。
看到他这般举动,无数士兵的目光都顺着聚集了过来,看到了烈日下,那一道被光芒所笼罩的身影。
悲烈的气息在士兵群中蔓延,这时候,也不知是谁吼了一声,“俺们死守到底……”
紧接着,无数士兵就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纷纷举起了手里的兵刃,爆道:“死守到底、死守到底……”
烈日当头,天空中没有一丝风,但是这吼声,却是越飘越远,传入了已近城郊的蒙古大军当中。
最先听到城上,守军们不屈喊声的,是被驱赶在最前的战俘百姓们。
这些人里,有一个受尽了无数折磨的被俘士兵,这些士兵脸上已接近麻木,但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后,许多人的脸上,又再一次露出了苦涩。
因为曾几何时,他们还站在襄城的城头,彼此鼓气,彼此大吼过。
可是结果呢,城关破碎,无数将士被屠杀,百姓人家破人亡,遭受过折磨的女人老幼们,最终被驱赶和他们一道,沦为了新一轮攻城的肉盾。
如今,这相同的一幕,又出现郏县城头时,这士兵张了张口,只想要大吼一声,但他的嗓子早已经被毁,无论怎么用力,都喊不出半点声音。
而他的身边,那些还不之所以的百姓们,则大多哭喊着,拼了命的想要止住脚步。
她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战场,但也明白,只要再继续走下去,他们这些人,迟早会死于守城将士们的箭下。可他们不是蒙古人啊,为什么,为什么要替那些用鞭子驱赶他们的魔鬼去送死。
想到这里,百姓们的哭求声也就越大,但同样的,他们身后的鞭影落下的频率,也就越是密集。
“跑,跑啊……”
马上的蒙古兵一边抽打着长鞭,一边狞笑催赶着,生硬的汉话,从他的口中一字一顿说出,混无数人的哭喊,就像是地狱来的死亡魔音。
与之一样抽打战俘的,还有上百骑蒙古军,这些人分布在百姓身后,他们的表情悠然自得,对眼前的惨剧没有半点不适,反而像是催赶自家牧地里的牛羊一般。
在这些蒙古人看来,他们虽然听不懂城头上的喊声是什么意思,但这对他们来说却无关紧要,因为就像是一群扯着脖子嘶叫的牲口一样,结果都是照着脖子一刀,所以听懂和听不懂又有什么区别。
隔着长长的骑军方阵,听着两百丈开外城楼上的阵阵乱吼,塔察尔的脸上流出一丝疑惑,就见他扬了扬手,对着身边的千户道:“哈尔巴拉,你确定,那支汉人的骑军,就躲藏在这座城池里?”
“不会错的,此地曾生过一场战斗,带队的就是朝鲁……如无意外,那支军马,便藏在城中……”
听塔察尔问起,这个叫哈尔巴拉千户目光深沉的点了点头,虽说已经请来了塔察尔叫阵,但此刻的他,仍然有些不甚放心。
想起这些日子,自己虽然查到朝鲁那支骑队最后出现在此地,而此地也曾现作战的痕迹。但是,当哈尔巴拉沿着这个线索再一次追查下去的时候,得到的却是空白一片,再也找不到任何相关的线索。
不但如此,就连他陆续派出的探马,这些时日也都失去了联系,仿佛石沉大海了一般。正因为这样,一直在汝州附近劫掠,击溃击败了也不知道多少城池守军的哈尔巴拉,在面对这座小小的郏城时,头一回感觉到有些摸不清虚实了。
想到朝鲁的兵马与他差不多,可对方都被吞的连渣都不剩,这哈尔巴拉哪还敢继续自大,遂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途径此地的塔察尔。
对方之前一直在钧许二地平乱,这些日子听说了中都又有义军起事,正打算带军过去。结果刚巧听到哈尔巴拉的求援,那塔察尔便留出部分大军继续前往,他自己则先一步绕道,带着一路兵马赶到了汝州。
结果刚入汝州边界,这塔察尔也有些犹豫了,因为根据哈尔巴拉提供的消息,朝鲁虽只是千户,但麾下战骑不下两三百数,能得一举将其击溃,便足以说明郏城中,定藏有一支相当恐怖的力量。
再者说汉人士兵体质偏弱,单打独斗,两三个都不是一个蒙古战骑的对手,正常情况下,想要歼灭朝鲁,至少也要有数倍的人数才行。
加上根据探马勘察现场的结果,当日作战的,基本上都是骑军。
以骑军为主,还能一个照面歼灭朝鲁,这些有用的讯息,刚刚拼凑在一块儿,得出的结论,就让原本还不太在意的塔察尔,此刻心头本能的一惊。
那些人,莫不是忠孝军的余孽?
这是塔察尔脑海中生出的第一个念头,很快,随着这念头刚一生出,便再也挥之不去了。
毕竟这里的种种迹象都表明,那朝鲁面对的,就是一支战力极其恐怖的骑军,而且两方的战斗,应该是转瞬间就决定胜负的。若不然,朝鲁应该有足够的时间,从战斗中抽出身来,掉头逃跑。
要知道骑军之间的作战,击溃击败对手不难,但想要将至一举歼灭,就有些不太现实了。毕竟那些士兵坐下,可都是能够一口气奔袭百里的战马,面对这些见事不对,掉头就跑的骑军,对方想要在追击中一一将其截杀,实在得花极大的力气。
如此说来,那就只剩下了一个可能,就是双方战争,几乎是碾压性的屠戮,这才有可能满足以上条件。
越是这般分析,在塔察尔心底,不知不觉中已经将那支神秘的骑军,拔高到忠孝军一级的高度。
面对上这样一股强大势力,塔察尔仅带的一支军马,就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他唯恐那小小的县城里,会藏有更多的骑军。
为了保险起见,在濒临郏城前,塔察尔这便又听从了麾下的建议,临时去了一趟临县襄城,将城中数千无辜百姓都一次性赶来,为的就是尽快逼迫出躲在城中的那支骑军,好让他能够一举将其歼灭。
想到这些日子经历的波折,此时此刻,就连塔察尔自己都有些感慨,他甚至在下令攻城的最后一刻,还希望眼前这座郏城,不要让他失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