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有何把柄
到了里间,停尸台前气氛凝重地围着一圈人,三个花白头发但是手脚十分麻利的仵作挽着两袖扒着尸体咽侯部,正配合得十分默契!
“仵作在尸体咽部发现了黑色烟末,初步认出是大烟子粒!”
薛旸指着一方雪白帕子上些许湿腻的黑色粉粒说。
“大烟子?”李挚看完之后立刻抬头。
……
李南风已经连续几日没出门,夜里在薰笼旁喝着茶,一面在纸上写写画画,李挚忽然就进来了:“徐涛果然是着了人暗算!”
李南风把笔停下来:“有什么消息?”
“徐涛被喂服了大量大烟子,方才经太医与仵作联手验证过,吞食大量此物会使人神智失察!”
李南风声色未动:“大烟子不是治病的药吗?怎么还会有迷乱神智的作用?”
“是能治病救人,但也能害人!大烟子少为人所有,早年自海上传入,马车主人就是个行踪诡异的商人,此人能取到大烟子不足为奇。
“但他却能拥有足以使徐涛行为失常的大量大烟子,已经说明不会是一般背景。”
李南风不意外这个结果,但得到确认也踏实了两分。
这么说来前世里荣嫔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而大烟子在作为药物的同时也能为害人身的事其实早在御膳房厨子事件之前的如今就已经出现了,那么,前世里厨子是不是也被利用了,或者压根就被收买了呢?
关键是,荣嫔一个“婢女”出身的女子,如何能有这番见识?
当然考证这些已无意义。只是难免联想。
看李挚还在深思,知道他是在琢磨案情,也不去打扰他,自顾往薰笼里添了几颗炭。
等这案子完了,大概年也要过完了。
翌日就是除夕,大清早的到处都是炮仗声与锣鼓声了,各家各户贴楹联,挂灯笼,就是再清贫的人家门口都挂了几道红符,整个京城被年味掩盖,除了泰安寺这片。
打从昨儿半夜起,这一片就进入了让人心惶惶的气氛中。靖王半夜率人突然包围了方圆三里以内,发动了两千人马,精细到划分成十个范围进行搜索。
三个时辰之后,刚好是四周百姓刚刚好吃完早饭的当口,官兵押出来七八个衣着体面的人,押着上了囚车。
当中有两人企图自尽,还未开始挣扎就已经让侍卫劈晕了过去。
等到人马退去,整个集市不说掘地三尺,至少每一尺地面都被敲击检查过暗道一类,所搜之处连一只蚂蚁都不能躲过!
押回去的那八人,经天福客栈掌柜伙计一致指认,当中长着一双瑞凤眼的年轻男子就是“冯明”。
连夜开审。冯明拒不认供,随后大理寺拿出自冯明藏身之处获取的一小袋大烟,他方矢口不语。
当夜前来旁听的不但有靖王,还有徐家以及姚家的人,冯明自称看中徐涛人傻背景大,欲从他手上套取利益失败,便转而喂食其大烟引诱之,当夜放下他在半路,是因为再一次引诱无果,这才将他赶了下来。
后来的事情冯明自称并不知情,直到大理寺的人又拿出徐涛那双并不合脚的鞋来,他才算无可辩驳。
敌人狡猾顽抗是一定会有的,想让他承认自己是前周余孽,也没那么容易,好在姚霑杀人之疑已然告破。
靖王继续负责肃清整个京师的防卫,李存睿与几位大臣近日议出新法令,拟设立保长制负责街坊长居人员的消息监察,以便长期保证不再有类似人群潜伏的情况发生。
宫里以最快速度同意并颁布了诏令,下旨尽快执行,同时逐步推行全天下。
诏令颁布当日起,街头巷尾告示前就聚满了不少人,相当一部分人对担任保长一职兴趣浓厚。
李南风抽空也往街头看了看,听到的大多是对朝廷积极正面的议论,因为屡出奇案而满含担忧的人还是不多。
冯明还在审,虽然种种推测都指认他就是余孽无疑,但终究还是需要审出个一二三。
一个看起来十分棘手的案子,在各方明里暗里努力之下,算是成功告破。
对于李南风来说,袁婧是大功臣,但对皇帝与靖王来说,“杳杲”也是深藏功与名的大功臣。
李南风甚至在李存睿与李济善的私下谈话里提到过这个名字。她想,接下来应该找个机会好好感谢一下袁婧,然后再弄弄清楚案子的最后一个疑点:姚霑究竟有什么把柄?
……京师又恢复到本来秩序,唯一还受余波困扰的只有姚徐两家。
徐家的矛头开始转向案犯,并且不断向其施压喝令其交代真相。
宋国公因为姚霑蒙了冤,也不肯放过,接连几夜,大理寺整夜都未曾熄灯。
姚家听到案犯招认之后,合府上下都把这颗心给放了下来。等到宋国公终于自衙门里回来,说及此事前后经过,更无人不道万幸。
宋国公夫人道:“此事当引以为戒,不光是朝廷上需万分当心,日后各人行事也切记万勿浮躁。
“此外,帮助我们的人那么多,靖王府,李家,薛家,我们都当给予表示方可。尤其是李世子,若非他主张验尸,不一定有这么快真相大白。”
裴氏抹着眼泪点头:“我这就备下礼物登门致谢去!”
宋国公道:“除了这些人家,徐家也要去去,再怎么说人也是死在咱们家刀子上,徐家未曾找我姚家寻死觅活,是徐尚书通情义。这一趟得我们夫妇亲去方可。”
宋国公夫人自无不应之理。又交代姚霑还是需得停职反省几日。
何瑜口里默念了几句阿弥陀佛,望着姚霑退去的背影,轻轻抿起了双唇……
再说徐家这边,徐初夫妇把徐涛尸体带回去收了棺,眼泪仍是没干过。
事已至此,徐祺也只能劝说:“也怪他自己不争气,好好的书不读,偏在外跟人瞎混,这才着了奸人的道,被人当了棋子。
“人死不能复生,入土为安吧。日后家里子弟当严加管束,再也不许发生此类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