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与万物对话:霍金传 > 27. 关于时间的畅销书

27. 关于时间的畅销书

<h2 class="scton j-chaptr" data-paragraphd="0c46fa29cdf6470819ccc0cf927_5">27. 关于时间的畅销书</h2>

有一本风靡全球的非小说类的科普畅销书,它的书名是《时间简史》,它的作者就是闻名世界的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ddot;霍金。这本书出版后,征服了很多读者,其中,大部分读者都是普通人,而不是大学的理科学生和研究天体物理学的专家。

这本《时间简史》还有个浪漫的故事。当年,霍金把《时间简史》作为礼物送给简,简非常感动,她写道:“斯蒂芬从莎士比亚里得到一点灵感,为他的书定下了标题。草稿经过修改后已被出版商接受,1988年6月的一天被确定为出版的日子。美国版将在春天出版,早于英国版。然后刚完成印刷的第一版不得不在最后一刻销毁,因为书中对几位美国科学家的诚信提出了质疑,出版商担心会招致起诉。这不幸的小插曲却让一处小小的遗漏得以被修改:斯蒂芬将《时间简史》献给我。这是很令人感动的致谢,但美国版遗漏了这一点。于是可能招致起诉的部分被删去了,我的名字也出现在了致谢中,出版社不得不加班加点在几天之内印刷出一万册,这本书就正式在美国出版了。”

我的书桌上有两本《时间简史》,这是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两个版本,其中一本是精装的普及版,里面有彩色的图片。仔细阅读这两个版本,现不但在目录和内容上做了调整,作者也不只是斯蒂芬≈ddot;霍金,而是有了一位合作者列纳德≈ddot;蒙洛迪诺。他也是一位物理学家,在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担任过风靡中国的美剧《星际航行:下一代》的编剧,他还出版过两本书,并且参与创作了“爱因斯坦小学生系列丛书”。国内出版的第一个版本的《时间简史》共有十二个章节,最吸引人的内容是第七章“黑洞不是这么黑的”,第八章“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第九章“时间箭头”和第十章“虫洞和时间旅行”。

现在,我就来谈谈《时间简史》诞生的故事。1982年,霍金已经40岁了,像其他的中年男人一样,他渴望成功,更希望能成为一个好爸爸。那时候,霍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女儿露西都已经12岁了,他想写一本书,给上学的女儿攒点学费——他当初写作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当这本书成为畅销书后,有位科普作家曾经幽默地说:“《时间简史》给霍金带来的不光是名声,还有财富,这本书弥补了霍金的财政黑洞。”

这让我们了解到一件残酷的事:在英国,一位普通的科学家和大学教授,家里有三个子女,又身患疾病,如果没有名气,没有可观的经济收入,生活也是很艰难的。

回往事,霍金在他的回忆录《我的简史》里这样写道:“我第一次想起写一本关于宇宙的普及著作是在1982年。我的部分目的是为女儿攒一点学费(事实上,到这本书实际出版的时候,她已经在中学上最后一个学年了。)。但是,写这本书的主要动机,是想解释我们已经在何等程度上理解了宇宙:我们一直在寻找能描述宇宙和其中万物的一个完备理论,现在离这个目标是多么接近了。”

从事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一本书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从构思到每一个章节的写作,再到每一个细节,非虚构类作品比小说写起来的难度更大。身体健康的作家都觉得这是一项劳累的工作,对坐在轮椅上的霍金来说,难度系数更高。

但是,对于霍金来说,他的坚强意志也决定了他有能力完成这本《时间简史》。在写这本书之前,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密顿曾经找过霍金,他和霍金边喝茶吃点心边交谈,交谈的内容便是围绕这本书的细节展开的。霍金告诉密顿:他想写一本关于宇宙学的通俗读物。

这时候密顿想起,在他刚刚与霍金相识的那一年,他就想请霍金写一本通俗的宇宙学图书,这本书的定位是给普通读者的,让非专业的读者也能了解宇宙,了解黑洞和虫洞的知识。不过,那时候,霍金并不想写这本书。

现在,霍金又同意写这本书了,这让密顿很兴奋,这些年,他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虽然,他们之间有过矛盾,比如在出版《超空间与超重力》的时候,因为封面问题就产生过很大的分歧。

不过,作为剑桥大学的教授,要写新书,还是会考虑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的。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出书历史悠久,著名科学家爱丁顿和霍耶都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过科普图书。密顿一直相信,霍金写出的科普图书一定会拥有很多读者,他也坚信,霍金的书一定会给他本人以及出版社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

在讨论出版这本书的会上,霍金对密顿和其他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且开口要了很高的稿酬,他说他因为残疾需要很多的护理费,还要为女儿交纳学费,如果他去世了,他还要给孩子和妻子留下足够的生活费。他还谈到一个实际的问题,他目前正在进行科学研究,他要从研究中拿出时间来写一本科普图书,就要占用科研的时间,他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更多的报酬。

密顿听完霍金的话后,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霍金是个有影响的专家,而且,他一直在为剑桥大学勤恳地工作,以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管他去哪个大学工作,都会得到很高的薪水,比如美国某个大学邀请他去工作开出的薪水就相当高,比他在剑桥的收入高出好多倍,但是,他还是选择留在剑桥做研究,这就证明,他对剑桥是忠诚的,他对剑桥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会离开剑桥大学的。

于是,他们再次合作了。霍金所在的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系和密顿工作的地方靠得很近,都在同一个院子里,所以,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出书的事情。一日午后,霍金拿着稿子来到密顿的办公室,密顿看了稿子,觉得霍金写的稿子专业性太强,普通读者根本读不懂。他打了个比喻,让霍金更了解这个图书市场,他说:“卖书有时候就像卖烘豆一样,味道越温和,就越有市场,假如你把书写得太专业,看上去就是给专家看的那种书,那是绝对不能畅销的,因为我们的定位是大众科普图书。”霍金接受了密顿的意见,开始思考如何写得通俗易懂。

没过多久,密顿又找到霍金。他对霍金说,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理事会同意出版这本书,并委托他来和作者协商书稿的细节。

后来,霍金抽出时间,又对书稿进行了修改。当他带着修改好的稿子见到密顿的时候,密顿仔细地看了看,看完之后走到霍金的面前,瞪大眼睛对霍金说:“你的书稿还是太专业了。”接着,密顿笑着说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言,他说:“你的书里,每多一个数学公式,图书的销售量就会减少一半。”霍金听完密顿的话,他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密顿看着霍金说道:“读者去书店买书的时候,他们通常都是取下一本书,拿在手里翻阅一下,然后才决定是否购买,如果读者现书里有数学公式,他们就会觉得这样的书很难读下去,因为里面有公式,就会拒绝购买。”

霍金听完密顿的话,觉得有道理,便再次接受了密顿的意见,继续修改。然后,两人开始谈稿费的问题。密顿提出付给霍金版税预付金的价格,霍金不同意,经过反复协商,最终,霍金拿到了一万英镑的预付款。密顿认为,这是剑桥大学出版社能拿出的最高的预付金。第二天一大早,霍金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密顿就把合同送到了他的面前。

就在霍金和密顿开始合作的时候,在美国的纽约,有个名叫彼得的三十出头的高个儿男人,他是美国矮脚鸡图书公司的高级编辑,他买了一份《纽约时报》,来到办公室里,开始看报,突然,一本杂志掉了出来。原来,这本杂志夹在报纸里面,好奇的彼得拿起杂志看了起来。他先看到的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刊登在封面上,他开始阅读杂志的内容,先阅读到的就是一篇名为《宇宙与霍金博士》的文章,文章大体内容是霍金身残志坚,身患疾病却依然坚持天体物理学的研究,他的研究被人称为宇宙学的革命。

作为图书公司的高级编辑,彼得有很强的职业敏感,他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励志故事。他的大脑不停旋转,他在考虑,如果能有机会请这位教授给公司写一本书,销量肯定不错。

在一家餐厅内,彼得与一位名叫艾尔的经纪人吃饭,他把霍金的故事讲给艾尔听,艾尔说他也读过这篇文章。这时候,艾尔对彼得说:“我听我的朋友,也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教授丹尼尔说,霍金最近很忙,他在忙着写一本书。”

吃完饭后,彼得对艾尔说,如果艾尔能见到霍金,并且霍金没有与别的公司签订合同,矮脚鸡公司一定会出版他正在写的那本书。

于是,艾尔决定去英国见一见霍金,并且在霍金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即将签合同的时候,见到了霍金。中国有句俗话: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差几天的时间,霍金就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签了合同。

那么,霍金为什么会放弃英国的剑桥大学出版社而选择美国的矮脚鸡图书公司呢?

霍金通过同事的亲戚,找到文学著作代理人阿尔≈ddot;朱克曼。霍金在见到朱克曼的时候,把他写好的第一章的初稿给了朱克曼,霍金对朱克曼说:“我希望它成为在机场书店就能买到的那类书。”

但是,霍金得到的回答是:“绝对不可能,这本书只能给专家和大学理科学生阅读,像这样的书,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机场书店里,大众看不懂这样的书,也没有兴趣去阅读。”

在霍金的自传《我的简史》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我准备花时间和精力去写一本书,我就要让它传播给尽可能多的人。我以前写的专业书一向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那家出版社做得很好,但我觉得它不会真正地面向我想影响到的那一类大众市场。因此,我接触到一位名叫阿尔≈ddot;朱克曼的文学著作代理人,是我的一位同事的亲戚介绍给我的。我给了他第一章的初稿,并且解释道:我希望它成为在机场书店就能买到的那类书。他告诉我这绝不可能。它也许在学术界和学生中销售良好,但是像这样的一本书,绝不可能进入杰弗里的领地。”

1984年,霍金把写完的书稿交给朱克曼,他把书稿给了几位出版商,美国的一家名叫诺顿的图书公司很有名气,朱克曼希望霍金能让诺顿出版他的书。遗憾的是,诺顿给出的图书的价格,霍金并不能接受。这时候,矮脚鸡图书公司给出了很高的价格,霍金接受了。

关于霍金怎么会选择矮脚鸡图书公司的价格,他在自传里这样说:“1984年我给了朱克曼第一稿。他把它给几位出版商并且建议我接受诺顿的报价,诺顿是家很有档次的美国图书公司。可是,我没有采纳这个意见,而决定接受矮脚鸡图书公司的报价。这是一家更面向大众市场的出版商,虽然这个公司并非专门出版科学书籍,然而它的出版物在机场书店很容易得到。”

1985年8月的一个晚上,写了一天书稿的霍金像往常一样上床休息。就在凌晨三点的时候,护士来到霍金的床前,现霍金病情加重,呼吸快要停止。护士急忙叫来急救车,把他送到了医院里,幸亏遇到了一位负责任的医生,他在电视上见过霍金,知道他是一位有名气的科学家,他把霍金抢救了过来。

从医院回来的霍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的书稿。那时候,《时间简史》的书稿快要写完了。他在医院养病的时候,还在对书稿进行修改。虽然,霍金拿到了预付金,可以支付医疗费用。但是,霍金进行了气管切开这样的大手术,他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护理,他需要更多的钱来支付护理费。靠着书稿的预付款,肯定是不够用的。

此时,霍金的妻子简也开始忧虑起来,她忧虑的是霍金的健康,更担心万一哪天霍金去世了,她和孩子们该怎样生存?简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只能向慈善机构求助,她给世界各地的慈善机构写了很多信,最后,美国的一家基金会同意每年给霍金五万英镑的护理费,后来,很多慈善机构都同意给霍金帮助。

这些慈善机构的善款,就像雪中送炭一样,给了霍金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同时,也让简感受到了一点温暖。但是,简对本国的国家健康服务处却是相当不满。她不明白,他们对这家健康服务处做过贡献,为什么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只能得到很少的救助?每当简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就会愤慨地说:“想想这种人才的浪费吧!”

简一直觉得,还是霍金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帮了他们的忙,假如霍金只是一位物理教授却没有知名度,那她也就只能这样看着丈夫挣扎着直到去世。

霍金得了一场大病,放慢了写作的速度。甚至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体力再坚持着把这本书写完了。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美国加州的一位名叫华特的电脑专家专门为霍金设计了一个程序,名字是“平等者”。这个程序并不复杂,使用起来很方便,霍金依靠这个程序,继续开始写作。

好多年后,成名后的霍金在自传里谈到写《时间简史》这本书的境况时,曾写过这样的话:“我在CERN时得了场肺炎,只好中断了这部书的撰写。若不是得到一个计算机程序,要完成这部书是根本不可能的。用这个程序有点慢,但那时我思考得慢,所以这很适合我。我利用它几乎完全重写了我的第一稿以回应古查迪的要求。”

终于,《时间简史》定稿了,矮脚鸡公司决定在1988年的春天开始做出版前的宣传工作。艾尔雄心勃勃,他在美国与加拿大联系好出版的事情,又开始在世界各地寻找能出版这本书的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中国、土耳其等,都争相购买这本书的版权。

正当霍金沉浸在享受成功后的幸福的时候,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图书出版竟然在本国遇到了问题。霍金曾这样说:“英国的出版商,是我遇到过的所有出版商中,最抱持怀疑态度的一群。当我在英国出示初稿时,丹特公司出价15000英镑,还有另外的公司出价5000英镑与10000英镑。我认为他们诚意不够,所以就取消了。”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墙内开花墙外香。霍金的书在全世界都是畅销书,但是在英国却遇到了出版问题。直到1987年,英国要举办一个全美书展,一位名叫马克的人在公司里得知《时间简史》是一本畅销书,于是,他在书展上找到了艾尔,对艾尔说他想看一看《时间简史》的书稿。

马克读完这本书以后,对艾尔说,他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有趣,他想要在英国出版这本书。艾尔开出了75000英镑的英国版权的价格,听完报价后,马克失去了兴趣。他认为那本书其实很难读懂的,虽然看起来很好。在当时,75000英镑的预付金太高了。最后,马克决定,只出30000英镑,他不敢确定花费75000英镑买来的英国版权,能不能卖出这个价格。后来的事实证明,马克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在全世界热销。

一本书想要成为畅销书,不仅要写得精彩,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把书推销出去。《时间简史》在准备出版的时候,矮脚鸡市场部主任主持召开了多次会议,会议的内容都是在商讨怎样对这本书进行营销。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书卖出去。

此时的霍金想起密顿对他的忠告,当密顿得知霍金把书签约给了大的商业出版公司的时候,他就提醒霍金:“与出版商打交道,你要特别小心。你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想把书卖出去很多,想靠卖书挣钱的话,你就不要介意他们的促销手段。”

密顿接着提醒霍金:“出版商为了卖书,他们可能都会用残疾这样的词来做广告语,你要想明白,考虑好才行。即使采用了这样的广告语,你也不必太在意。”

就在《时间简史》还有一个月就要出版的时候,霍金接到艾尔的电话,他告诉了霍金一个震惊的消息:彼得要去皇冠出版公司工作,所有的工作将交给另一位编辑。在图书出版之前,霍金想要修改图书的名字,他觉得《时间简史》这个书名有点轻浮,他一直在考虑是否用“简”这个字。

彼得考虑之后告诉霍金:“简这个字很好,能让霍金微笑。”

霍金很快就明白了彼得的意思,简这个字确实很好,他的妻子的名字就叫简,这难道不是让他微笑的理由吗?

《时间简史》的书稿交给了新编辑,这位新编辑把印刷的数量减去了四万本,因为他很胆小,他担心这本书卖不出去,会给公司造成损失,他怕负担不起这个责任。说实话,很多图书公司在印刷一本新书的时候,的确都是要考虑这些问题的。市场经济是残酷的,如果卖不出去,一切损失全部落到了出版公司的头上,所以,他们都会印刷很少,有时候只印刷一千本到三千本。很多新人就是这样,顶着压力在出书,如果真的成为畅销书或者常销书,书的作者也就算是看到了阳光灿烂的一天。

1988年春天,《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这本书,在美国各大书店上架。在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公司专门为霍金举办了宴会。那天晚上,霍金非常兴奋,当他在河边陶醉的时候,他的妻子一直担心,害怕他会掉进河里。

《时间简史》即将行时,意外生了。霍金在自传里写道:“这本书即将行时,有一位科学家得到了这本书的试印版,那是提供给《自然》杂志写评论的,他现这部书照片与图片的位置和标号错误百出,而被吓坏了。他给矮脚鸡打电话,他们同样也被吓坏了,并且立刻决定召回并废弃这个印次。矮脚鸡花了紧张的三整周改正和重校全书,及时地在愚人节的出版日期铺到书店。正好那个时候,《时代》周刊刊登了我的封面人物介绍。”

虽然,这本书出现了小错误,依然不能阻挡畅销的浪潮。书一经上市,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的书榜上达到了147周,在伦敦《泰晤士报》畅销书的排行榜上竟然达到了237周,在全世界销售超过了一千万册,单在美国,这本书的销量就达到五十多万本,霍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写一本普通大众都可以读懂的书。

天体物理学家霍金,竟然像明星那样风光,走进了美国的各大校园,霍金迷俱乐部在芝加哥成立,他的粉丝遍布美国各大城市的中学与大学,他的照片被印在T恤上,他俨然变成了一个超级巨星。

1988年的6月,《时间简史》在英国出版上市。他的粉丝依然很多,他的书成为公众喜欢的畅销书,各大书店,只要有他的书,都会被抢购一空。在中国,霍金的书也是一版再版,销量依然不减。购买霍金的图书,更多的是普通读者,同行并不是很多,在英国本土,很多同行都出了质疑的声音,有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他与大家做的是同样的研究,只不过因为他的身体状况,才会如此引人注目。”甚至有人拿《时间简史》和一本名叫《机车保养的禅学与艺术》进行对比,霍金觉得无所谓,他的家里人却对这样的对比感到无聊。

霍金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曾这样说:“我很高兴一本科学书能与明星的传记竞争。也许人类还是有希望的。我非常高兴这本书能到一般大众手中,而不只是在学术界流传。科学有些概念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去国内各大网站购买,结果却现,霍金很多书都剩下很少了,有的甚至已经显示无货;英国的两位科普作家给霍金写的传记,已经在网站成为畅销书,有的网店已经没有这本书了。这不仅仅是因为霍金是残疾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展,大家都开始关注科学,很多家长想培养孩子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少年们想要了解宇宙,解开宇宙的奥秘;成年人也想探索宇宙的秘密,想要了解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的知识,以及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的问题。

当霍金出现在街上的时候,他的粉丝们就会围上来,与他说话,就像影视明星被粉丝包围那样热闹。

相对于公众的热情,那些资深的书评家和评论家对《时间简史》的畅销却觉得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本书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为什么其他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的书却无人问津?于是,针对霍金和他的著作《时间简史》各种各样的评论就出现了。

《自然》杂志的编辑约翰≈ddot;麦达克斯于1988年的年底公开表了一篇文章。他这样写道:“那些担心大众对科学漠不关心的人,当知道霍金教授的《时间简史》在美国已卖出60万本之后,一定就可以释怀了……令我好奇的是,在我访问加州期间,我大约询问了20多个人,这些人不都是科学家,现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本书。其中三个人有这本书,但是却都没有开始读。对于一本仅有198页的书来说,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根据该书作者所说的,只需要花一千卡路里的热量就可以获得书中所有的信息,所以我估计只要半天就能读完。

事实上,这本书有一种奇怪的窘境。人们说它是一本‘风靡一时’的书,或把霍金教授描述成一位风云人物。在加州,不同宗派与言论大师的流行(在大众心目中)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用风云来解释‘霍金热’似乎很自然。但是,即使加州也不可能消化全部60万册。”

早在1988年的8月,赛门≈ddot;金肯斯便在《星期日时报》上表文章表达自己对这本书如此畅销感到的惊讶:“我简直感到莫名其妙。46岁的剑桥数学教授写了一本讨论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的书,在今年整个夏天,一直排在英国非小说类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上个月还曾位居榜,麦可≈ddot;杰克逊与毕加索都被他拉了下来。霍金的《时间简史》共印了6次,销售了5万本精装本。这是个惊人的新领域。”

有人曾调侃说:“不管是专家还是作家,他们出版的书,能让普通大众喜欢读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如今,霍金做到了。在美国曾经生过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已经成为霍金的经典故事。故事的生地点是在美国的一个汽车修理站,一位科学家的私家车有点毛病,他把车送来维修,闲着无聊的时候,他与修理汽车的工人聊天。修车工问科学家:“你是干什么工作的?”科学家回答道:“我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家都叫我科学家。”修车的工人抬起头问科学家:“请问,你认识霍金教授吗?我非常崇拜他,他在我心里就是英雄。”

科学家这才明白,原来霍金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天体物理学界的明星。于是,专家学者们都开始研究这本书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有影响?

两位科普作家写的《霍金传》中,也在探讨这个问题:“一时之间每个人都成了霍金迷,对于这本书为何会如此成功,每个人都有一套得意的见解。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在《时间简史》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好几年之后,人们仍然提出这个问题。”

1991年的4月,英国《独立》杂志表了一篇主要针对《时间简史》的文章。文章提出问题:“究竟有多少人看过这本书?”文中引用很多事实和例子,证明很多有才气有学问的人,都没看过霍金的这本书。“那位很有才气的伯纳德先生,在他《泰晤士报》专栏里承认,霍金教授的《时间简史》他从第29页以后就看不懂了。这样就引了一个问题:如果才气纵横的伯纳德先生仅能读到第29页,那么,一名普通船夫在探求宇宙起源的知识时,他的情况又会如何?”

“这本书获得异乎寻常的成功,可是买书的人却很少能读得懂,这要如何解释呢?业余心理学家曾指出,这是由于作者的特殊状况,他是一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许多年前已被医生宣告无药可救。然而,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写成了这本书。这是一个英勇的故事,但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这本书的成功吗?

我并不认为如此,我也不认为是读者希望现这个世界的起源真相。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这本书成功的秘密,此时就像宇宙的起源那样神秘而迷人。我愿悬赏一笔小小的奖金,给能提出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的任何读者。”

文章表后,很多人给这家杂志写信,霍金的母亲忍无可忍,她写了一封信,刊登在《独立》杂志上:“阁下:身为霍金教授的母亲,我得声明我可能有点私心。不过我已经对《时间简史》成功的原因做过一些思考,这个成功连霍金本人也感到惊讶。我相信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应该试图加以简化……

这本书写得很好,使人乐于阅读这本书。书中艰深的部分是思想而不是语言。他完全不炫耀,也从不大声来压倒读者,他相信自己的思想是任何有兴趣的人都能明白的。这本书引起了争议,许多人在各种程度上反对他的结论,但是它激了思想。当然他与疾病奋战的事迹,也增加了这本书的知名度。但在构思这本书之前,霍金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他不是因为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才得到了学术界与其他领域的荣誉。

我并没有说我自己看得懂这本书,然而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我确实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我认为我不懂,主要是因为我的年纪与我所受的学术训练不同。我并不想怀疑列文先生智力出众,但我不愿因为他看不懂,就假设大多数的人也都不懂。”

这封信,在当时的英国反响很大,不仅仅是护子心切,更重要的是,霍金的母亲作为上个世纪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她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所谓的知识分子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人漫长的一生中,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和教育形式存在。

有时候,霍金的同事们经常会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你们看过霍金的书吗?很多同行都回答:“没看过,因为不能把这本书拿到海边来娱乐。”读过的同行们,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还提出意见,认为这本书可以写得更多一些。

霍金现,很多人在评价他的书的时候,他们的评论都不是客观的。他认为这些评论都是老套的话语,没有新颖的东西,比如,他们总是围绕着霍金的病情谈这本书。霍金在他的自传《我的简史》中,有过这样两段精彩的叙述,第一段他是这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多人买这本书?对我而言要做到客观评价肯定很难,于是我想还是看他人怎么说的。我现大多数评论,尽管都是好意的,却没有多少启性。它们倾向于遵循一个老套:斯蒂芬≈ddot;霍金患了运动神经元疾病;他被禁锢在轮椅上,不能讲话,而只能动X根手指(意思就是三根手指),但他写下了这部所有一切中最大问题的书: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霍金揭示的答案是宇宙既不创生亦不毁灭;它只是存在。”

谈到宇宙的问题,有的评论员已经感觉自己的大脑找不到方向了,完全跟不上霍金的节奏,但是,为了表明自己是正确的,评论员还是要继续表自己的观点:“如果霍金的理论是对的,我们就真的找到了完备的统一理论,我们也就真正理解了上帝的精神。”

读完这些评论后,霍金哈哈一笑。在自传里,他针对评论员的评论做出了调侃:“如果我这么做了,那销售量也许会减半。”

霍金一直痛恨那些总拿他的疾病来评论的人,他总希望人们能像对待正常人那样对待他。作为一位教授,他理应得到全世界的理解和尊重,他希望公众喜欢和好奇的是他研究的学科,而不是他的隐私。霍金在自传《我的简史》出了心底的呐喊:

“无疑,我身患残疾,然而努力使自己成为理论物理学家,这种让人们感兴趣的故事也对这本书的销售推波助澜。因书中只有两处提到我的状况,所以凭这种兴趣来购买此书的人士一定十分失望。这部书是试图写宇宙的历史,而非我的历史。但这并没有阻止人们谴责矮脚鸡利用我的疾病以及我与之合作、允许我的照片印在封面上的可耻行为。事实上,按照合同,我对封面无控制权。”

霍金还感到一个问题很难理解,很多人购买他的书只是为了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购买他的书,只是为了在咖啡馆与朋友聊天时,拿着他的书来炫耀自己。霍金承认:这种事情肯定会生,但是,他知道很多人确实在认真阅读他的书,虽然里面的内容不一定都能读懂。霍金觉得,只要有一部分人买了他的书,并且认真读完,他也就很知足了,毕竟,宇宙学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即使是普及版的《时间简史》,也不是都能读得懂的。

这本书确实是有吸引力的,我是喜欢这本书的,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黑洞和虫洞的奥秘,是吸引我阅读的原因,探索宇宙的奥秘,并不是儿童和少年的事情。与其整天在网站上浏览,在网络游戏中荒废时间,还不如买本《时间简史》,看一看宇宙的演化。当我们用科学知识武装好头脑的时候,也就不会被那些歪门邪道和所谓的大师迷惑了。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名人故事:俄国物理学家林第坐飞机来到美洲开会。在飞机上,林第的身旁坐着一位商人,他手里拿着一本霍金的书,林第好奇地问商人:“这本书你认为写得好吗?”商人边看书边回答:“这书写得太好了,简直让我着迷,我特别喜欢它。”

林第对商人说:“你觉得有趣,可我觉得很多地方读不懂,有些地方很难读下去。”

商人竟然对林第说:“我来解释给你听吧。”

这个故事带给很多人的是意外,为什么科学家读不懂,为什么不是科学家的人反而能读懂?这个答案只有霍金知道,因为他的梦想就是:这本书是写给公众看的一本通俗科普读物。

当年,霍金在决定给普通公众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是忧虑重重的,他在自传里真实表达了这种忧虑:“人类从原始野人到我们现在的状况仅需区区一万五千年,这个系列勾画了我们对这整个展成就的感受。我要传达一种类似感受,就是我们朝着完全理解制约宇宙的定律,已经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我很清楚,几乎每个人都对宇宙如何运行感兴趣,但大多数人无法明白数学方程。我本人对方程也不太在乎。部分原因是我很难把它们写下来,但主要是因为我对方程没有直觉。相反,我依靠图像来思考,我这本书的目标是靠语言描绘这些心里的图像,还借助于一些熟悉的比喻和图形。”

霍金一直都希望大多数的人能在他的书里了解天体物理学,他要让更多人知道,他所从事的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他想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研究成果,用霍金的话来说,那就是:“我希望,大多数人以这种方式能够分享对过去50年间物理学取得的惊人进步的激动和感受。”

霍金坦诚地说:“即使我避开使用数学,也仍然很难解释某些观念。”霍金不停地问自己:“我是否应解释它们并冒着把人们弄糊涂的危险?或者是否我应该掩饰这些困难?一些不熟悉的概念,诸如以不同速度运动的观察者测量出同一对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就对我要描绘的图像不太重要。因此,我觉得我可以只提到它们而不必深入探讨。但其他困难的思想,对我要作出解释的东西却很重要。”

在《时间简史》这本书,霍金将两种概念植入书中,一种是所谓的“历史求和”,另一种是“虚时间”。霍金认为:“宇宙不仅只有一个历史,宇宙有每种可能的历史集合,而所有这些历史都是同等实在的。”

霍金觉得在给非专业人士看的科普书中,把以上这两种概念解释清楚,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他说:“我现在觉得我本应作更大的努力来解释这两项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尤其是虚时间,后者似乎是书中读者最感到麻烦的东西。然而,其实并不真的需要确切理解虚时间是什么——只要知道它与我们称作‘实时间’的东西不同即可。”

如今,霍金教授应该很开心了,因为,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很多的普通人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摆放到很多人的书架上,即使有人只是为了摆设而购买《时间简史》,那也证明了一个事实:霍金是一位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人。

这也让我想到网友们说过的一句话:一般买来放在书柜里当装饰品的图书,都是经典的名著,越是畅销的精品书和精装书,越容易被摆放在书柜里。

精品永远是精品,就像摆放在书架上的《时间简史》,在众多的图书中,的确与众不同,而那句通俗易懂的广告语——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时间简史——更像一个有吸引力的魔方,等待着更多好奇的人去打开它,了解它,真正地读懂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