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中山公园
宋婷见高晓燕第一次这样对高德仓出言不逊,一改刚才唯唯诺诺的样子,瞪着高晓燕,“怎么跟你爸说话呢?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给你生命的人,别不知好歹。”
高晓燕紧紧咬着嘴唇,半眯着眼睛,双眸中燃着汹汹怒火,还有蓄满了泪水但强忍着不它落下的倔强。
这时,母亲实在是瞧不过去了,走到高晓燕身边,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劝说道,“晓燕,先别着急,外面一会儿还能来客人,等这边的事情处理完,我们坐下来慢慢说。”
没想到,高晓燕挺直了腰杆,一边脱着套在外面的孝衣,一边盯着她面前的新任父母,口气对母亲说道,“不用谈了妈,事情都很清楚不是吗?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亲生父母都不想认我,还说我不知好歹,那既然这样,我也不需要在这里妆模作样地守孝了,高家多的是孝子孝孙。”
说着,她将脱下的孝衣往地上一摔,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晓燕……”母亲看着这一切,紧跟着要想追过去。
但是高德仓却在后面喊住了母亲,“大嫂,你不用管她,这孩子实在是被你们惯得不成样子。”
母亲站住,回过头。
我看到了一个母亲脸上现出的鄙视表情,这是她从来没有对二房的人表现出来的。
“老二,如果你们不想要晓燕了,我可以带回去,她仍然是我的大女儿,但是不要否认我的付出,这么些年,你们有关注过她的成长吗?你们有暗中帮助过她吗?你们除了打算把她当成摇钱树之外,你们可曾有过真心的对待?”
高德仓哑口无言了。
因为母亲说中了他们的心事。
之后,母亲便不再与他们废话,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我也紧随着她追了出来。
从始自终,我没有表任何言论,但却将整个事情看得明明白白。
第一次,我有了同情高晓燕的念头,因为在钟家,钟奶奶待我如己出,后来回到了高家,爸爸妈妈更是视我如珍宝,现在娶到了慕家,仍然有深爱我的丈夫。
但是回头想想高晓燕这些年的成长,似乎只有在我爸妈面前,她才像个孩子,并没有待她异样,只是她却并没有珍惜。
我一边想着,一边跟在母亲后面,已经追到了高家院外,然而,此时已经没有了高晓燕的身影,只有汽车呼啸而去的声音。
其他亲戚们看热闹地凑到了我跟母亲身边,不怀好意地问询起来。
“晓燕这是怎么了?孝衣也不穿就跑出去了?”
“我看到她是哭着跑出去的,怎么了?小姐俩又吵架了吧?”
说着,大家又纷纷地看向了我。
“不劳你们各位费心了,都该干嘛干嘛去吧。”我没好气地回敬了一句,然后招呼高家送我们来的司机,扶着母亲上车,一路又追了出去。
然而,这么一耽误,等我们的车真正跑到主路上时,早已经没有了高晓燕的影子,司机只能顺着大路,加大马力一直往前追赶。
我看了一旁焦急的母亲,她一直看着车窗外,希望可以现高晓燕的踪迹,但是没有任何现。
我轻轻地环住她的肩膀,安慰地轻声说:“妈,别着急,她开车技术很好的,不会有事的,你可千万没紧张,否则心脏承受不住的。”
母亲叹了口气,收回了目光,靠在我肩上,无声地流泪了。
“都怪我,如果我刚才阻止她在门口偷听就好,那样她至少也不会听到高德仓和宋婷那么自私的话。”
“怎么能怪你呢?不管是对高德仓,还是高晓燕,你并没有亏欠他们任何人,而且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谁能拉走高晓燕?”
“哎,不管怎么说,也是我一手带大的孩子,虽然她这些年作得不成样子,我一直在心里抱怨基因的强大,总觉得她跟她那不成器的爹妈一个样子,但是现在真的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看到她难过的受伤样子,我这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说着说着,母亲又流下了眼泪。
我也有几分动容,从包里抽出纸巾,一边给母亲擦着泪水,一边自己也按了按湿润的眼角。
“呀!我想起来一个地方,”母亲突然大叫了一声,然而兴奋地拍了拍司机的后背,“去中山公园,快!”
“好的夫人。”司机不敢犹豫,答应了一声,强行并入右侧车道,然后在下一个路口右转,奔着中山公园开去。
我疑惑地问,“妈,为什么去那儿啊?”
母亲解释道:“晓燕小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跟你吃醋而离家出走,那会儿她才三四岁大,我们都担心她出意外,疯了一样地找她,后面在目击人的指示下,我们在中山公园找到了她,那里位于一个半山腰,正好可以俯视整个桐城,我们都想像不到,她那么大点儿的一个小人,是怎么爬上去的?后来,她又陆续闹了几次出走,每一次都是在那找到,直到你走失了之后,她成了家里唯一的公主,这才逐渐安稳了下来,这次她那么伤心,我们去那看看,说不定就在那儿。”
“噢,这么说的话,差不多应该在那。”我点了点头,同意母亲的想法。
虽然我并不明白高晓燕喜欢那里的原因,但是我知道,人的很多潜意识,都是从儿时的经历延续的,儿时的习惯,更是会伴随一个人终身。
所以听了母亲的表述,我也觉得她十有八九会是在那里。
没过多久,司机就将车开到了中山公园的停车场。
由于母亲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所以我跟她便坐着缆车上到了半山腰。
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山风习习,空旷幽静,举目望去,整个桐城都一览无余,使人的心境马上都变得不一样了。
“晓燕?”母亲看着蜷缩在平台一角石椅上的高晓燕,轻轻喊了一句后,走了过去,然后一把将她抱在怀里,“你果然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