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谁在搞鬼?
第二十九章谁在搞鬼?
上回说到,诸葛亮和刘备在谈刘厚的事情,诸葛亮正说到太子的志向。
只听诸葛亮道:“陛下,亮观太子之志,并不在此,太子是有大志向之人,区区益州恐怕他还看不上眼。亮也很期待,太子殿下到底能走到那一步,希望亮不要太短命,能看到那一天。”
“呵呵,丞相真是高看小阿斗了,他一个黄口小儿,能有多大志向,能一统中原,重振我大汉声威就足慰平生了。”还刘备说出一统中原这样的话,显然潜意识里对刘厚也是很有信心。
“亮以为,许靖至少有一点没有说错,太子已经初露俾睨天下之雄姿也,魏吴两国我看在太子眼里也不算什么。他或者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也不一定。”
“丞相的意思是?”刘备问。
“亮也不知道,只是有种感觉,太子志向之大非比平常,魏吴两国并没有被他放在眼里,他必定有更大的志向。”
“哼,好高骛远。”刘备虽然这样说,但是听语气怎么都不像是在批评人,反而有点宠溺的感觉。
“呵呵……”寝宫传来诸葛亮爽朗的笑容。
“丞相,你看看这东西是不是和这次事件有关。”又聊了一会后,刘备叫太监取过来一封奏章,示意他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接过奏章看了起来。这份东西以其说是奏章,不如说是一封信。信是在天牢中的刘封写给刘备的,刘封在信里态度很诚恳地忏悔了自己的错误,声泪俱下地乞求刘备原谅他。并言称愿意粉身碎骨再为义父征伐天下。
“这封信是今天早上天牢的人转送过来的,哼哼,他被关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话,现在突然就写一封这样的信给我,真是奇怪得很啊。”刘备看诸葛亮看完信,惆怅地说道。
“想知道为什么,锁拿狱卒审问就是了。”诸葛亮淡淡的道。
“你是说?有人让他这么做?”刘备吃惊得道。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
“可这是为什么?”刘备很疑惑。
“具体什么原因我暂时还没想明白,不过,这件事绝不简单。”诸葛亮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刘备立刻下令缉拿典狱长和一干狱卒到来审问。皇上金口玉言,下面的人办事效率比火箭还快,没多久,典狱长和狱卒都被拘来。
经过审问,果然得知昨晚有一个黑衣神秘人进入大牢见了刘封,至于神秘人是什么身份,典狱长和狱卒都不知道,只因为这个神秘人使了大量金钱,将整个天牢上下都打点到,所以他们放了这个神秘人进去见刘封,并且帮他将刘封的信带出来。
刘备大怒,天牢重地,竟然是个由得人自出自入的地方,使点银子,这些人什么事都能做,都敢做,今天敢放人进去见刘封,明天是不是就敢悄悄将人弄出去了?
不管这些人的求饶,刘备下令将他们推出午门,全部咔嚓掉。
杀了这些人后,刘备心情才平复了一点,转头问诸葛亮道:“丞相,你看这件事……”
“此事绝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要说大公子想出来这很正常,但是为什么要弹劾太子呢?这两件事同时生,也许只是巧合,但是,也许是有关联的。如果是有关联的,那又是为了什么呢?”诸葛亮眉头越缩越紧。
“阿斗的为人,朕也很清楚,要说他会得罪什么人,朕是不会相信的。许靖更是个贪生怕死之人,无缘无故敢弹劾太子,谁给他这个胆子?”
“也许,太子的确是会得罪人的。”诸葛亮有点失神地道。
“什么?怎么会?”刘备很惊讶诸葛亮会这么说。
“喔,我不是说太子殿下得罪了什么人,而是太子这个身份自古以来就是个处于风口浪尖的角色,历朝历代,身为太子都不会过的很舒服。”诸葛亮从失神中醒悟过来,解释道。
“喔?丞相的意思是……储位?”刘备不敢肯定地问道。
“对,太子殿下温仁恭俭,对人友善,从未听说他有过仗势欺人、飞扬跋扈之举,要说太子殿下有什么会得罪人的地方,唯一就是储位了。自古以来,因觊觎诸位乃至皇位而疯狂的人比比皆是。”
“你是说封儿觊觎阿斗的储位?想将阿斗整倒,自己取而代之?”刘备吃惊地问道。
“也许是,也许不是,但亮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大公子是假子,而陛下一共有三位亲生皇子,按理说怎么都轮不到他。再说,关张两位将军也绝对不会支持他。前几年,陛下不是还征询过两位将军的意见吗?两位将军都反对他而支持太子。
所以亮觉得,这件事是不是因为储位之争尚且难以定论。但两件事一前一后生,很有可能有关联,但是这个关联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尚且不得而知。希望只是巧合吧。”
“也许是巧合吧,唉,封儿跟了朕多年,立下赫赫战功,虽然当初他不肯救援我二弟,但是,后来孟达修书劝他投降,他扯烂劝降书,斩掉使者,看来对朕还是忠心耿耿的。
现在也关了他那么多年了,他犯的错也得到足够的惩罚了,朕想放他出来,不知道丞相意下如何?”
“陛下,此乃陛下家事也,陛下自己做主就好,亮实在不方便表意见。”刘备虽然事事征询诸葛亮意见,但是诸葛亮也不能不知好歹,这种涉及刘备家事的事情,他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如果此事和弹劾太子有关,那是不是……”刘厚又有点犹豫了,毕竟刘禅是他亲生儿子,刘封只是义子,亲疏有别可见一斑。
“如果这两件事有关联,那就更要放他出来了。”诸葛亮道。
“丞相的意思是……”
“此乃放虎归山之计也……”
刘备毕竟大病未愈,精神还很差,诸葛亮和刘备聊了很久,直到刘备快要支撑不住,诸葛亮不敢妨碍他休息,匆匆告辞出宫,一大堆政务还等着他去鞠躬尽瘁呢。
后宫,温室殿中,吴贵妃正在和许靖说话。刘备的皇后是阿斗的生母甘皇后,她也是正宫娘娘,住在椒房殿,也叫东宫;皇后以下的妃嫔就是贵妃了。吴贵妃名为吴苋,乃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住在温室殿中,也即是西宫娘娘。她是刘备入蜀后才娶的寡妇。
她生有刘永,刘理两子,其中刘永8岁,被封为鲁王,刘理才5岁,被封为梁王。
“这次辛苦太傅了。”吴贵妃道。
“此乃臣下之本分也,何来辛苦一说。”许靖拱手道。
“只是,如此一来,陛下不知道会不会怀疑到永儿头上。”吴贵妃担忧地道。
“无妨,这次我将大公子推出来,陛下可能以为是大公子搞的鬼。”许靖道。
“希望如此吧,唉!永儿、理儿都还太小,还不能为陛下分忧啊。以后还希望太傅多担待着。”她实际上的意思是,自己两个儿子现在还太小了,无法出来做事,也就无法出来和太子争锋。
“娘娘无需太担心。太子锋芒太盛,他却不知道刚则易折的道理,一旦等这个锋芒折掉,两位皇子的位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许靖说话还是有点隐晦的,起码没敢明说干掉太子的话来,只是用“锋芒折掉”来代替。
“嗯,以后两位皇儿的事情就有劳太傅多操心了。”吴贵妃道。
“老臣醒得,只是,最近我们要尽量少接触了,以免引起陛下疑心。老臣也打算最近不来给两位皇子上课了,虽说有大公子在前面挡着,但是适当的避嫌还是需要的。”
“好,太傅也需多保重,这次可能恶了陛下,哀家深怕陛下会降罪于你。太傅也需尽早做好防范才是。”
“无妨,陛下是个念旧的人,臣是从龙旧臣,有拥立之功,陛下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降罪于我的。”
“如此最好,哀家也可以放心不少了。多谢太傅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指点两位皇儿了。”
原来,这个许靖还是刘永、刘理两位皇子的老师,经常入宫给两位皇子讲课,所以才能借着这个名头轻易地和吴贵妃接触。刘厚和他这个太傅几乎没有交集,但是他的两个同父异母弟弟和许靖很亲近。
亲疏有别,许靖会支持谁上位不言而喻。他许靖已经做到三公之一的太傅了,可谓位极人臣了,能和他比肩的只有诸葛亮而已。
说真的,他能做到太傅这个位置,完全靠“拥立之功”而已,也就是一次次推刘备上位。刘备自封汉中王也好,称帝也好,背后都有他的推手作用。
要说到才能,他还真不怎么地,和诸葛亮、庞统等人真不是一个级别的,要真说有什么才能也许就是内斗了。很明显他是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人。
可是,他再内行,在诸葛亮这种多智近妖的大能面前能讨得了好吗?
这次事件,他之所以肯出来铤而走险,是从上两次拥立中得到天大的好处。而他自己也知道,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的官位也就到此为止了。再往上走几乎不可能。
如果要说还有什么机会再进一步,那无疑只有再下一次的拥立之功了。新君的拥立,只能是下一任皇帝了,拥立下一任皇帝上位,不但对自己有好处,还会给许家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带来无穷的好处。
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不上蹿下跳策划新的拥立行动才怪呢。只是在拥立的人选方面,他无奈地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最好的人选。太之是他见过最出息的人,可是太子偏偏不和他亲厚。
要在拥立中为自己,为家族争取到最大的好处,那必然要拥立一个和自己亲厚的小皇帝才行。而且,如果能拥立一个本来不可能的人选上位,那得到的好处将大到无法估量。所以许靖不得不抛弃最出息的皇子阿斗,转为支持二皇子刘永。
许靖和吴贵妃匆匆聊了几句就告辞出宫了。可是,无论是他还是吴贵妃都没有想到,他们的会面全部落在了一个小宦官眼里。这个小宦官叫黄皓。
小宦官黄皓转过几处回廊,到达了甘泉宫,这里是刘备的寝宫。
ps.求收藏,求各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