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懂激励: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 ◎ 激励默默无闻、有效行动的人

◎ 激励默默无闻、有效行动的人

在职场中,有的人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干实事,却由于默默无闻不能引起领导注意,得不到领导赏识;有的人凭借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总能抢走别人的功劳,获得领导重用。职场的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不公,似乎做得多永远不如说得多,做得好永远不如说得好。

一件事情计划得再周详、再完美,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无论任何事情,做永远比说更重要。只有去做,才可能成功;只有付诸行动,才可能创造收益。

然而,在职场之中,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会说的人似乎总比会做的人更加如鱼得水。

企业需要会干实事的人,但往往那些默默无闻、踏实做事的人,却难以得到重用,反而那些玩弄嘴上功夫、光说不练的人却可能获得领导青睐,从而步步高升,身居要职。这种矛盾的现象比比皆是。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于,领导总是习惯高高在上、俯视一切,不能深入员工中间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只单纯地依据表象来对员工做出评价。如此一来,那些能有效行动,为企业创造效益,却不懂表现、默默无闻的员工自然难以引起领导注意,反而那些哗众取宠的人,更容易吸引领导的视线,从而抢占别人的功劳,得到与其贡献不相配的奖赏。

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展来说很不利:一方面,踏实干事的员工在付出努力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其工作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其今后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哗众取宠的人得到升迁和提拔,就会成为错误的榜样,导致其他员工认为这就是升职的真理而相继效仿,说大话,争功劳,反而将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抛诸脑后;更为恶劣的后果是,这种情况将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逼走真正做事的人,留下那些巧舌如簧却不能做出实际贡献的人。长期下去,企业势必江河日下。

真正能支持企业展壮大的,是那些默默无闻却能有效行动的人。嘴上功夫再强,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说得再漂亮,不能落到实处,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企业展的中流砥柱。这个时代最缺少的并不是人才,而是掘人才的慧眼。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千里马如果不能得到伯乐的赏识,只能庸碌一生,与一般的马并无区别。企业是否能让“千里马”人尽其才,其重点在于,是否有知人识马的“伯乐”做领导。

作为企业领导,必须具有现人才的慧眼,能透过员工所表现出的表象,现那些真正在干实事的人。这就要求领导不仅要从高处俯视全局,而且要懂得深入员工中间,以员工切实的工作成绩和工作表现,对员工进行评定,最终掘出那些真正有用的人才,委以重任。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深受启,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家以经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聘用了一名管理学硕士当厂长,但这名硕士对制造业并不了解,厂里大多数员工都对他很不服,认为他不了解业务,没资格当厂长,因此处处跟他作对。

工人们的抵触情绪让这位新厂长很难开展工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离开办公室,走近工人们,拉近他们与自己的距离。

于是每天一下班,新厂长就找两位主管聊天,跟他们谈天说地,从工作谈到生活,谈到彼此的兴趣。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之后,这两位主管和新厂长成了朋友,每次都推心置腹地向他报告厂里的情况。

上班时,新厂长不再坐在办公室里,而是在厂里四处走动,热情地和工人们打招呼,并根据从主管那里获得的“情报”,重点留心观察一些技术好的老工人,并跟他们亲切交谈。

一段时间之后,工人们逐渐接纳了新厂长,新厂长也在与工人们的交流中逐渐了解了工厂的情况,并提拔了几名技术一流但始终没能得到重用的老工人,他的这种作为让工厂的员工们刮目相看。

这位新厂长是一个十分明智的管理者,当遭遇员工抵触情绪时,他并没有采用强硬手段迫使他们屈服,而是放低自己的身段,跟他们展开交流,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对于制造业,这位新厂长可以说一窍不通,但他能深入底层,掘出优秀人才,并委以重任。可见,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并不一定要是某方面的专家,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具有识人的眼光,充分挖掘手底下的人才。正如一位伟大的帝王并不一定要全知全能,重要的是他是否能识别人才,选贤任能,知人善任,让他们各司其职,共同缔造太平盛世。

很多领导都习惯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坐等下属来向自己汇报工作。但这样不仅拉开了自己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而且错过了现那些默默无闻却兢兢业业、有效做事的人才。正如美国学者汤姆·彼得斯说的那样:“如果你将超过1/3的时间花在办公室里,你便与时代格格不入。”

不管你管理的是一家大公司还是一家小公司,请走出办公室吧,与你的员工进行交流,这绝对是实现高效管理、掘人才的最佳方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