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代价
● 李嘉诚案例
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作为一个企业家,李嘉诚认为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减弱这种不公平。他长期资助和投入资源,竭力去改变当今社会对贫穷的冷漠,希望能够唤醒全社会的爱心和关怀。李嘉诚投入的事情很多,肩上的公益事业有很多。李嘉诚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负担,反而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一样,思考如何去帮助、改变那些不幸的人的悲惨命运。
“我们每一个不同的人,都要思考自己不同的助己助人的办法。”李嘉诚谈到最初做生意取得成功,有了些财富之后的想法:“1957年到1958年,那时刚赚了些钱,觉得好快乐。但那时我就开始想,是不是人生有钱就真的快乐?我也有些迷惘,也不肯定。没有钱会给人烦恼,但太有钱也会令人很迷惘,富足并非拥有,而是如何运用。”
生意越做越大的李嘉诚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他认为自己的商人身份只是其次,要的身份是一个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自己就应当做一些令世界美好,不让人生虚度的事情。由此,李嘉诚开始了做公益慈善事业的道路。
慈善事业的完全公益性,令这份事业十分辛苦,投入很大,但收益却全无。不过,李嘉诚不在乎金钱上的流失。在他看来,能够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为世界留下美好的种子,人生才不会白过。”
多年前,李嘉诚去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考察。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石头寨中心小学举行的一个教育工程开幕式上宣布,他的基金会将捐资3亿元,支持中国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展。
在开幕式上,李嘉诚对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好梦。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辽阔的沙漠有良好的道路,干旱的地区有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各地的天然资源得到很大的挥,人口密集的城市有舒适的生活环境,风和日丽,商业繁荣,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一起和睦健康快乐地共处。”
李嘉诚一直在为自己的这个梦而不断努力着,希望早日看到梦想成真的一天。像李嘉诚这样的商人还有很多,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卡耐基将自己全部财产几乎都捐献了出去,用于兴办学校、兴建图书馆,还有的投入到了教育机构中。还有比尔?盖茨,他也不断捐献出自己的巨额财富,而且还承诺在自己去世后,只会留给自己孩子很少一部分财产,剩下的都会用于慈善事业。
● 李嘉诚智慧
“作为企业家,我们都知道寻找正确的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而社会资本像其他资产一样是可以量化的。社会资本包括同理心、同济心、信任与分享信念、社区参与、义务工作、社会网络及公民精神,等等。这些全属可量化和有效益的价值,是宏观与微观经济层面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同济心是人性最坦率及强而有力的内心表达,能建造、能强化、能增长及治疗和消除痛楚,我们都应乐于参与投资。”李嘉诚乐于参与慈善事业,认为很多事情不是不能去做,而是看个人的内心深处,有没有强烈的欲望去做。
对于慈善事业,李嘉诚是怀着虔诚、热忱的心去做的。他说道:“最要紧的就是内心世界,你会感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那么,你能力做得到的,这一生应该好好尽心尽力去做。你明明有多余10倍、100倍都不止的钱时,为什么不做这件事情?这使得一生有意义得多。我如果再有一生的话,我还是走这条路。社会要进步,离不开支持关怀。这方面,你可以带给很多的百姓幸福安乐。”
很多商人也同李嘉诚一样热心公益、热心慈善,其中陈光标就算一位。这个只有初中文化,却掌管着一家年营业收入高达9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陈光标靠收废品起家,家致富之后,没有吝惜自己的财富,而是慷慨回赠社会。在汶川地震之后,他是第一个进入灾区进行救援的企业家。他组织企业的工程机械两小时内率先到达四川地震灾区,并亲身投入到灾区的抢救工作中去。
迄今为止,陈光标捐赠给灾区的物资已经超过了1亿元。不只为灾区捐款,陈光标在很多慈善项目上都有投入。他与李嘉诚一同荣膺2008年“中华慈善奖”的最高奖项—特别贡献奖。陈光标总是为慈善事业奋斗。他说:“我不打算上市,这是我这些年来的一贯想法,我提倡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这也是放心捐赠的底气所在。”
除了李嘉诚、陈光标这样内心拥有大财富的企业家,还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家也是如此热心公益、积极投身慈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商海沉浮中挥斥方遒、攀登高峰。投身公益反倒能让人们更加相信他们的诚信,愿意与他们做生意,能够获得身心双重的财富增值。
李嘉诚是一个真正富裕的人。他拥有的不光是身外财富,内心财富更加丰厚。李嘉诚从做生意起,就一心投身公益事业,慈善的意义对他来说非常重大。李嘉诚的一生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是心灵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