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流寇 >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华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华

代善、济尔哈朗、宁完我、刚林四贼被诛后,参与此案的原满蒙八旗官兵及满洲宗室七百余人伏法。

为了深挖,保证大顺政权的稳定,不致谋逆分子潜藏,刑政府尚书陈不平指示相关人员继续彻查,务求将藏在满洲降人中的谋反分子全部捕获,结果此案持续近一年,最终查实事涉谋反的满洲、蒙古、汉军降人七千余。

除一千余往军中为奴外,余者皆伏法。

因此案持续整个隆武元年,故称隆武第一大案,后世史学家又将此案同隆武三年的江南钱粮舞弊案、隆武九年的两广海贸案合称“隆武三大案”。

听说伯父代善同济尔哈朗被大顺凌迟处死后,被安置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随大师玉林通修习佛法的原满洲顺治帝、大顺安乐公福临极度恐惧,唯恐大顺将他拖到城中活剐,竟是当场吓晕,之后生出一场大病,接连数日不食。

每日都做恶梦,梦醒只一语:“莫剐我,莫剐我。”

玉林通深爱福临这个有慧根的弟子,不以其出身为嫌,便命弟子茆溪森进京请托,希望宫中的福临生母布木布泰能够为儿子求来一线生机。

茆溪森辗转找到京中西洋教士汤若望。

这个汤若望于甲申年也就是顺治元年,曾将修订的《崇祯历书》改为《西洋新法历书》1o3卷,进献满洲摄政王多尔衮。

清廷大喜,改此历书为《时宪历》,颁行天下。汤若望也凭借此功被清廷任为钦天监正,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洋教士监正。

满清灭亡后,汤若望降顺。

当年李自成入北京时曾命修订永昌历法,但未及实施,而历法又关系国计民生,在实际看过汤若望进献给清廷的《时宪历》后,6四认为此历修订极为严谨,与其前世所看到的农历几乎一模一样,又考虑此历原是崇祯历书,便命政务院以此历书颁行天下,更名为《大顺历》。

汤若望这个洋监正也没有被裁撤,而是继续担任大顺的钦天监正,任上除本职工作外,也参与军器局相关军械制造事项。

茆溪森找到汤若望将满洲那位小国主事情说出后,汤若望念在自己这个钦天监正原是满洲所任,故而便找到军器局提督蔡士英想办法。

蔡士英本是满清汉军八旗出身,对于旧主自有一线情谊,便重贿提督宫内厅太监高歧凤,从而居于永寿宫的布木布泰这才知道儿子将死的消息,后半生在佛像面前为大顺天子乞求平安。

急于救子的布木布泰立时写信给自己的“新夫”,信中以极其卑怜语气请求大顺监国能够饶她

大丈夫人生一世,岂有比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更为痛快之事!

礼政府尚书巩焴突然失声哭了起来。

这位老尚书心中万般感触,永昌元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他原是以为这汉家江山要沦于满虏腥膻,从此亡国亡天下,未想汉家英雄不绝,军民齐心尽诛满虏,使天下不亡,使大仇得报,如此,怎能不大哭一场。

兵政府尚书6之祺也不禁落泪,有道是自古书生无用,文章经纶不能救国,满腹锦绣也不能驱虏!

想从前,他虽是进士出身,可面对那满洲八旗的刀箭,硬是无法与之相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满洲铁骑一次次破关劫掠屠杀。

如今,祸害了中国三十年的噩梦,终于得解!

如何不令人欣慰。

6尚书是为自己而哭,也是为这三十年死于满虏刀下的千万同胞在哭。

不少顺营出身的将领想到山海关兵败后的一幕幕往事,想到老闯王被鞑子逼到荆襄无路可走,想到他们险些就此死绝,一个个亦是哽咽。

孙可望、李定国等西营出身文武没有顺营这边感慨,毕竟他们出川后并没有同清军主力交过手,但想这三十年来满虏对中华之祸害,个个也是胸中万千思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