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四尺玉(14)沙龙。
吴老师呵呵一笑:“无论授课也好,传艺也好,师父都不可能毫无保留。尤其金鱼池的郭氏瓷器,更不可能将配方和核心技术透『露』给外人。所以,在本地做出优秀陶瓷作品的往往都是郭氏传人。”
金鱼池作品在这里出现,更加让青岫笃定,金鱼池与四尺玉、权凤春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后面的几间展厅里,就是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了,有画作、雕塑以及一些材料和造型都很另类的作品。
青岫把每一件作品都拍摄下来:“有些学生是不是没有用真名?”
“现在的学生们都很有个『性』,学艺术的就更先锋一些,有些人用的是笔名,有些人用的是英文名字,还有人用的就是个另类的网名。”吴老师对此类现象见怪不怪,“如果你们对哪件艺术品感兴趣,我们可以从班级追溯到个人,这个大可以放心。”
青岫看着眼前的一件白『色』雕塑作品,整体看就像个面口袋,但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要挣扎着出来,作品的名称是《破茧》,作者名字是蝴蝶锦衣卫,是99级雕塑班的学生。
“有些先锋作品确实很有意思,我们这本宣传册完全可以做得厚一点。”
吴老师听了这话很开心,引领着青岫欣赏墙壁上的画作,毕竟这次合作主要是和绘画软件有关的,吴老师希望对方能看到学校绘画人才的实力。
或许因为一路看了太多作品,几乎每件作品都彰显着它的个『性』和魅力,青岫渐渐有些看花了眼的感觉,此时除了把每件作品都拍照外,另外还刻意留意了每件作品的作者标签,以及含有绳子、岭南或者巷子等因素的作品。
并没有看到绳子和巷子,岭南风情的也几乎没有,只有一幅关于鼓浪屿的油画,但作者是另一个名字,和权凤春一个字都不挨着。
青岫盯着作者标签,上面显示作者是77级绘画专业的学生,不觉问道:“这位作者是鼓浪屿本地人吗?”
吴老师看了看这个名字:“卫桦,好像是河北邯郸还是哪里的,这是当年的优秀学生,后来留校当了几年老师,然后就去天津发展了,好像发展得不错,办过画展出过画册,每年都会给老校长邮寄天津麻花。”
“这是一位女艺术家吗?”青岫觉得仅从卫桦这个名字看不出『性』别。
“对,是位女士!您是怎么看出来的?”吴老师有些好奇。
“我也不懂这些,凭直觉。”青岫只是觉得这幅鼓浪屿的作品很细腻,更像是出自女『性』之手。
吴老师很是赞赏:“您很有艺术鉴赏力啊,卫桦老师是一位很有风度的女画家。”
青岫进一步问道:“77级的学生,就算学满三年也才刚到1980年,在那个年代,从咱们这儿去一趟鼓浪屿挺不容易的吧。”——卫桦不是岭南人,后来也留在了华北,当年是怎么去的鼓浪屿呢,去那么远的地方采风?和谁作伴去的呢?
吴老师:“这个还真不清楚,毕竟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
“我对这幅画很感兴趣,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和卫桦老师联系?”青岫试探说道。
“这个简单,学校通讯录里有她的联系方式,一会儿我给您。”
“好的,谢谢。”
时间已经不早,青岫迅速将展厅的作品全部拍完,拿到了吴老师提供的学校通讯录,才告辞离开。
青岫又看了一遍万重的那条短信:下午去参加“7论坛”的沙龙聚会,也许会有收获。索云花园三楼茶座,13:00。
索云花园并不远,就在附近的一条街上,三层楼,下面两层是餐厅,第三层是休闲茶座。
现在是12:40,但三楼已经坐了四五个人,其中就有万重。
万重换了一身和上午截然不同的打扮,一身休闲装,似乎是想和这几个论坛里的年轻人拉近关系,以免产生代沟。
“三木!”万重向青岫招手,和身边的几人介绍:“这就是三木,我们以前就是以游客身份在论坛玩儿,昨晚聊案子聊嗨了,就注册进来了。”
青岫和大家打了个招呼,便找位子坐下了。
茶座是环形沙发围起来的,大家围圈坐着,中间的圆桌子上摆着茶具。
虽是初见,但青岫对大家并不算陌生,毕竟昨晚在论坛也知道了名字,通过他们的发帖风格也能大概看得出『性』格和逻辑分析能力。
这四位朋友分别是:
大风,“七杀论坛”的版主,本职工作是某推理杂志编辑,自从2004年7月创建论坛以来,几乎每天都会抽出一定时间处理和整理各种帖子以及论坛大小事务;
三把剑,推理小说作者,和大风是好友,参与了创建论坛,是论坛比较踊跃的发言者,最擅长对各种“七杀案”的揣测提出质疑,进而推翻;
近朱,寄寓师范政法学院大三学生,对推理感兴趣,2005年3月加入论坛;
小莫,某电子公司业务人员,从小爱看推理小说,因为『奶』『奶』家以前就住在四尺玉巷,所以对这个案子始终很关心,2005年9月加入论坛。
小莫虽然叫小莫,但其实比万重还要大几岁,此时他抬了抬黑『色』方框的近视镜,看向万重:“万重山,你当年住四尺玉的时候,还记不记得小秋?”
万重自然不记得,但还是要装出一副在四尺玉住过的样子:“这个名字记不清楚了,我那时候年纪小,就记得曾家的二涛特别捣蛋,还有住在巷子口的那俩双胞胎,好像和他们玩得多。小秋家住哪儿?”
青岫没想到万重从居委会的四尺玉居民登记本里记住了当年的几家基本住户。
小莫的近视度数似乎很高,以至于他的眼睛透过镜片看过来,有一种隔着风雪之窗进行凝视的专注:“对,那个二涛好像又进去了,诈骗亲戚的钱,把他给告了。小秋家,看来你真是很早就搬走了。”
小莫没头没尾的这句话,居然被在场的人都听懂了。
大家并没有过多寒暄,就像在论坛里讨论一样直奔主题而来。
“先『插』一句题外话啊,”万重歪了下楼,“你们几位经常举办这种沙龙吗?”
青岫明白,他其实是在试探这几个人的熟悉程度,因为这种时候遇到这么几个人,里面很有可能是和两人身份一样的人——来自现实世界的人,身上带着任务。
大风笑了笑,虽然岁数不大,眼角的鱼尾纹却有点深,这就显得很亲切:“三把剑是我们杂志的专栏作者,所以我们见面多,近朱因为是法律世家,所以弄到的内部资料多一些,我俩当初约了她好几次才把她约出来,这是她第二次赏脸赴约,”大风不顾近朱那一脸“我有那么高傲吗”的小表情,继续说,“小莫和你们二位一样,都是第一次见面。”
法律世家,内部资料,这几个字闪闪发光充满诱『惑』,在这个无法获知一切警方资料的世界里,“近朱”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一把能够开启真相的钥匙,或者说是一根纯金手指。
果然,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近朱,小莫显然也是刚知道这点,直接问道:“这事儿内部有存疑吗?就那个聂胜武,真的身高只有1米67?”
聂胜武,应该就是凶手聂某。
青岫很快与万重对了个眼神,看来两个人短时间内掌握的东西还是太少了,比如聂某的全名和身高,比如受害人冉某的小名,叫小秋。
近朱显然对自己了解的案情资料已经滚瓜烂熟,她此刻肯定道:“聂胜武的确身高1米67,被逮捕时体重70公斤,据他的亲戚朋友说,前些年因为一直锻炼,所以更壮一点,大概能有75公斤,臂力尤其惊人。”
小莫不再说话,风雪之窗后面的眼神十分沧桑。
“这样吧,咱们把各自最想表达的点都说出来,或者用纸条写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决定先从哪个点深入。”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三把剑居然是十分沙哑的烟酒嗓。
桌子上有现成的纸条和笔,那两年格外流行这种“玩吧”,除了喝茶吃东西之外,年轻人可以在一起玩各种游戏,其中就有古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游戏。
大风给每个人发了一叠便笺纸和一支原子油笔:“只写关键词。”
有的人拿起笔很快就在纸上写起来,有的人则在思考,写上去又划掉,再写。
几分钟后,大家都写完了,大风直接将自己的纸条亮出来:“干脆把纸条都摆在桌子中间,看看谁的关键词最吸引人吧。”
六张不同笔迹的纸条整齐放在桌子中间,像一朵被风吹『乱』的大雪花。
令所有人惊诧的是,大家的答案竟如此的相似——六张纸条,每一张上面都只有两个字,其中两张写了“时间”,另外两张写了“真凶”,最后的两张写了“绳子”。
“跟商量过似的。”三把剑哑着嗓子一笑,用手指敲了敲写着“绳子”的纸条,“谁和我的一样。”
这次说话的是近朱:“真没想到居然有人会和我的观察点一样,我以为没有亲眼见过并仔细研究过凶器的人,不可能会想到……”
“我也以为除了推理小说家,不可能会有人想到……”三把剑笑着。
大风给大伙倒上茶:“那你们就说说吧,为什么会写绳子。老剑,你先来。”
“好吧,我这都是凭想象和字面理解,希望一会儿近朱能给我佐证。”三把剑清清嗓子,“我关注了所有关于‘七杀案’的文字报道,也阅读了一些近朱以前搞来的内部资料,发现除了1985年的那次案子里提到了‘草绳’两个字,剩下的所有案子里关于凶器的描述都是‘绳子’或者‘麻绳’,可能在普通人的概念里,‘草绳’和‘麻绳’没什么区别,都是那种用植物纤维搓到一起的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