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羊圈
胡春华和丈夫杨明刚带着工具过来了。
“媛媛,你在干啥呢?”
“大妈,大伯,你们来了,我突然想到这房顶。要是下大雪可是怎么办?”
“我去拿梯子上去看看,要是不行就抓紧加固房顶,这可是顶着急的事,看着这天气挺好的。谁知道啥时候下雪?”
杨明刚放下工具转身离开了。
“大妈,这弄房顶都需要什么?”
“黄土,麦秸。”
“大妈,我家没有麦秸,能不能用干草代替,我已经准备了很多的干草了。”
“麦秸我家就有,干草还是给羊留着吃。”
苏媛媛也没有客气。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自己知道胡春华的好心,以后一定会报答的。
杨明刚扛着梯子过来了。他爬上去,但是没敢上房顶。
“这明天得找人弄房顶了。要不今年过不了冬。其实这房顶是去年你爷自己弄的。”
苏媛媛低着头,有点伤感的想着那位唯一对小丫头好的人。
“行了,让你大伯明天找几个人,一天就能弄完了。”
苏媛媛抬起头“大伯,你去里面看看,房梁和花架用换吗?反正也是找人,干脆就连着那些一起换了,这样挺的时间还能长点。”
杨明刚进了屋子,三间都检查了一遍。“房梁和花架都可以,这样吧,明天找人把泥都掀掉,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大伯,请人是要花钱的吧?”
“不用,管饭就行了。”杨明刚说完愣住了,“饭也不用管了。”
“大伯,那就一人给点钱,这样不欠人情,还能让别人心里痛快。”
胡春华在一边想了想,这样也是可以的。给钱是最好的办法。
“也行,你就一天一个人给五毛钱,其实要是别人,不给钱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串换着干活。可是你家就你自己,而且年纪还小,叫人家来干活肯定会过来的,但是以后的人情就不好还了。所以还是给钱吧。”
杨明刚想了想找五个人加上自己,大半天怎么也干完了,这丫头也就花两块五,自己的那份是不要的。
算起来也是挺合算的,要是以前这丫头手里没钱,别说两块五。就是两毛五都没有,可是现在就不担心这个问题了。
“也行。”大多数人就怕欠人情,有时候那是无价的。
“咱们还是先把羊圈弄出来吧。
媛媛,你想弄什么样的?想在哪里?”
“大妈,我哪里知道啊?”
杨明刚指着墙角“就在那里吧。挖成沟,用树枝夹上寨子。就行了。”
苏媛媛是没有意见的,其实她想着要是下了小羊,免不得得让它们母子进屋的,要不然真的怕冻死。这羊圈也就是留着明年用。
两个壮劳力干活还是非常的快的,苏媛媛就负责往外抱树枝。看来自己还得上山。
“大伯,不用给羊盖房子吗?”
“一会儿我回家去推土胚。”
杨明刚回去了,苏媛媛和胡春华两人去了外面挖土。然后用剪刀剪了干草放进去。压水活泥。
“大妈,明天房顶也是用这样的泥吗?”
“嗯,也是这样的。”
苏媛媛想着自己半夜就往家弄土,怎么也得让别人看出来自己是在努力。
就这个羊圈,他们都弄了四筐的土。那房顶可是需要的太多了。就算自己没有全部的弄进来。可是弄点少点不是?
杨明刚推着一车进来,这高度也就是一米多点,羊将将能够站起来。宽度是七八百的样子。不过比较长。大概两米。
找了一些比较粗的棍子放在上面。然后上面盖上树枝,最后把两边用土胚码的还有树枝上都抹上了带着草的泥。
苏媛媛看着,其实是想问为什么没有门。不过这么愚蠢的问题,还是自己琢磨吧。
“好了,铺上干草就可以把羊轰进去了。”
苏媛媛牵着羊进了羊圈,拍着它的脑袋“高兴不?这就是的新家,你看,你的待遇比我还高。你都住上新房了。”
胡春华看着小丫头的动作,有点心酸,还没有到九岁的孩子,就是自己,明面上是买羊,其实是在找个伴吧?
谢过了两口子,这才高兴的关上门。
刚才看到土胚想起来,明年自己也可以准备,到时候把院子围起来,这样安全了很多。
先把羊的吃食弄好了。这样才去烧火。
这个下午也是太累了,但是这是给自己干活。
洗漱后。吃了一碗甜粥,又吃了两个蛋糕。然后拿着铁锹,和筐去了外面。
现在天还没有完全的黑,自己也就是做给别人看。
背不动一筐,就半框,反正这是一种态度问题。
一趟一趟的往回背,等到天黑了,感觉现在都有七点了。这才又拿了一个筐,都装满了收进空间,可是这样的速度也太慢了。想了想也不着急回去,就挖了一大堆,然后挥手,没想到真的收进去了。
苏媛媛一边往回走一边喜滋滋的想着,这空间可真是居家旅行必备神器啊。
就这样,第二趟回来后,院子里已经堆了三个大堆了。
就这样吧,估计人家看都得觉得自己一晚上都没有睡。
回到家进空间洗澡,吃了一个肉包子,这才躺在被窝睡觉。
第二天她早早的起来,把羊喂了,自己也吃饱了。又背着筐去弄土了,其实苏媛媛的想法是要是泥多了,是不是也可以把土胚房的外面抹上一层呢?这样应该会更加的结实,更加的保温。
等到胡春华他们过来,就看到小丫头费劲的往回背黄土。
而且院子里已经很多了,都够用了。
“媛媛,你这是一晚上都没睡?这里有推车,比背快多了。”
苏媛媛笑了笑“大妈,反正我也没事。就想着我也得干点活,而且昨天我看到羊圈的土胚上抹了黄泥,想着房子上抹黄泥,应该会更加的暖和吧?”
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几个人,看到这样,对小丫头的评价都高了很多。
胡春华回家去背麦秸,杨明刚还搬过来闸刀,这样就不用剪子一点一点的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