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降维碾压
“好嘞!”
柳铭淇一口答应了下来,“还请陛下随便拿出一本宫中的账本来,并且找几个一流的计吏,一并过来,今天小臣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算账!”
景和帝眼睛一瞪,“铭淇,可不要说大话,你可知道欺君之罪的后果?”
“没有三分三,哪敢上梁山?”柳铭淇说了一句另一个时代的俗话,“陛下,有志不在年高,铭淇精心准备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给我大康朝创造奇迹的!”
景和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好!我给你这个机会!要是胡闹的话,一百板子立刻就打!”
柳铭淇道:“要是我赢了他们,并且证明这些简易数字可以有大用处,陛下是不是给我一些奖赏?”
“你要什么?”景和帝问道。
“您告诉我,是哪个人举报我们的。”
“滚蛋!”
以景和帝这样的宽和心胸,也忍不住指着这个惫赖小子骂了一句。
赵寿只当自己没听见,跟没事儿人一样,走到了御书房门口,吩咐了下去。
没一会儿的功夫,三个中年宦官便捧着一本账本进了御书房,随之而来的还有四套简易的桌椅,以及四把算盘。
三个宦官磕头行礼之后,由为首的宦官说道:“启禀陛下,这是上个月宫中菜蔬的用度记载的其中一本,奴婢们还没有进行最后的统计入库。”
“好。”
景和帝转向了柳铭淇,“你要怎么来比试?”
“让三位公公先算一遍吧!”柳铭淇道,“有比较才有差距,您才知道我说的不假。”
景和帝也觉得很对,便对着三个宦官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开始计算。
结果他们就有点迟疑。
赵寿眉毛一皱,“皇上的话你们没听到吗?赶紧麻利的开始啊!”
“启禀陛下,这么厚的一本账单,起码需要两三个时辰,奴婢担心会耽搁陛下的休息。”宦官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在景和帝的询问眼神下,柳铭淇说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既然如此,就多叫几个人过来吧,大家每人分十来页计算,最后再汇总起来,就能节约时间。”
“可!”
景和帝同意了。
于是又找了三个宦官过来,六人每人分了十几页,拿着毛笔和算盘就开始计算。
“啪嗒啪嗒”的拨动算珠声响过处,御书房呈现出一番忙碌的景象。
景和帝一边喝着赵寿端来的参茶,一边看着旁边桌子上坐着的柳铭淇,发现这小子很是无聊的撑着手发呆,竟然一点不把这个比试放在心上。
摇了摇头,景和帝已经把这个侄儿当成了说大话的毛头小子,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待会儿要怎么教训这个臭小子了。
大概两炷香的时间过去,六个宦官已经把各自的任务完成,凑在一起进行汇总之后,把最后的答案递到了景和帝的案前。
景和帝没有先看答案,而是望着少年,“铭淇,你来。”
“遵旨!”
柳铭淇二话不说,直接从六个宦官手里接过了拼凑好的账本。
然后他就拿着纸笔和算盘,飞快的翻动着账本,“噼噼啪啪”的打了起来。
六个计吏宦官本来是很有点轻视这个小王爷的,结果一看他的架势,不觉倒吸了一口冷气。
景和帝见状不觉有些好奇,招了一个宦官过来,问道:“怎么了?”
“回禀陛下,小王爷绝对是高手啊!”宦官汗颜的道,“他根本就不看珠算盘,却能熟练的运用算盘记数,还能一只手记下数字,这样的能耐,哪怕是我们这种记账了十几年的人,都自愧不如呀!”
“他就不能是胡乱弄的?”
“胡乱弄的不会有这种韵味,懂得珠算的人一看就能知道是不是高手。”宦官道。
“依照你的估算,他的水准有多高?”
“恐怕户部最厉害的几位,也只能和小王爷在伯仲之间了。”宦官沉吟道,“当然了,前提条件是他能不出错。”
听着他的一番话语,景和帝重新看向少年时,眼神已经有了微微变化。
也是。
就瞧着他一本正经的专注精神,就晓得这小子还是有点底的。
看来他也不是一味的顽劣嘛。
景和帝正在这里想着,冷不防柳铭淇已经翻完了最后一页,拍案而起:“陛下,我算完了!”
景和帝下意识的瞟了一眼刚刚点起的线香,发现最多才燃烧了一半。
也就是说,柳铭淇只用了半炷香的功夫,就把六个宦官一起花了两炷香的时间完成的算账给算好了。
在场的所有人,第一个反应都是不可能。
景和帝干脆就自己站了起来,伸手接过了柳铭淇写出最终账目的纸,看到上面写了13745.22的数字。
他再拿出了刚才几个宦官汇总的答案,比较了一下,道:“铭淇,你报一下你写的是多少?”
他虽然自己写了好几次的新奇数字,但毕竟没有柳铭淇熟悉,自然一时间换算不过来。
“13745两2钱2分银。”柳铭淇张口回答道。
景和帝拿着宦官们写的正常数字账单汇总,只见上面写着“一万三千七百四十五两两钱两分”。
数字竟然丝毫不差!!
旁边的六个宦官惊骇得张大了嘴巴。
这个答案可是他们经过再三核算才得出来的。
如果不是他们当面给的皇上,而且皇上又并没有给别人看,六人都怀疑这位年轻的王世子在作弊了。
景和帝也是眼睛立刻一凝。
他马上拿起了柳铭淇的那些算稿纸,发现上面全都是一连串的新奇数字,不过却只是写了8篇纸而已。
再看旁边的那些计吏们的算稿纸,起码都是五六十页,厚厚的一叠。
如此的简单?
如此的快捷!?
景和帝震惊了起来。
他从小就是被当成了帝国继承人来培养的,对于这些算数之道,还是有一些了解,不然今天他也不会对阿拉伯数字那么感兴趣。
结果事实证明了,这些数字能发挥的功用,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倘若户部的计吏们全部都学会了这种数字记数,以及计算方法,那得提高多少的统计效率?节省多少繁重的劳作量?
倘若全国的省、州府、县的计吏们,也都学会了,那又会带来多大的好处?
整个大康朝的税赋支出用度等等,岂不是迅即的能反映到自己的桌前吗?
这对于整个帝国的掌控,可是有着莫大好处呀!
……
瞧着景和帝身躯微微发抖的样子,柳铭淇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被震住了吧?
我十一岁的时候,就去顶替生孩子的村里会计算账,一口气帮忙了四年的时间,直到我上了县城里的高中才作罢。
在这期间,我可是被锻炼成了珠算小能手,又对于记账什么的知之甚详。
现在拿出来打击这群战五渣,简直有点胜之不武的感觉啊!
恍惚之间,柳铭淇发觉景和帝的眼神已经看了过来。
他赶紧的挺胸抬头,“陛下,实际上这些简易数字用在记账上面,还有不少的诀窍,可以使得统计工作更加简单,即便是局外人,对于这些清单数据,也能一目了然呢!”
“比四柱结算法还要好?”景和帝有点不信,这可是上千年来一直被称赞的第一会计法啊。
“四柱结算法完全是落后的东西。”柳铭淇想也不想的道:“早就该被时代所抛弃了。”
景和帝冷笑一声,“铭淇,你这话就说得太大了吧?古人心血的结晶,怎么能容你如此的诋毁?”
“话不是这么说,陛下。”柳铭淇知道景和帝为人宽和,而且大康朝从来不以言论罪,所以他直接就怼了回去:“一千年之前,强盛的王朝凭借着青铜兵器大杀四方,你让他们一千年来和我们这些手持精铁武器的军队来碰一碰?同样的,我们现在是精铁武器,一千年以后,钢……也肯定会有什么别的好东西造出来,然后淘汰掉精铁武器的。
在这个天下,无论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积极吸收古人的知识经验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发展自我,这样才能今人胜古人,才能成为后世子孙们的骄傲啊!”
少年的这番话语,之前可从来没有人跟景和帝提过。
虽然听起来很是不舒服,但景和帝却从里面听出了另外一种奇妙的广阔天地。
一瞬间,他都要想看看,一千年之后,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了!
今人胜古人?
有点意思!
景和帝心中微微点头,面上却不动声色,“好了,别废话,就说一说你的方法吧!”
“遵命!”
柳铭淇正在这儿等着呢,便说道:“现在的统计计算方法,单就计算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问题它属于一种单一记账法,不符合复杂的情况。
我举个例子吧……嗯,您背后的赵公公,他因为没钱吃饭了,就向您借了一笔钱……”
赵寿本来正在听得云里雾里呢,忽然听到柳铭淇拿自己举例,而且是如此的例子,吓得赶紧就俯身下拜,“陛下!陛下一贯宽厚待人,宫中待遇优渥,老奴可没有缺钱吃饭!更没有任何埋怨!!”
景和帝心中有正事儿,倒也没有多说,“赵寿你起来,没事,听着就行。铭淇你继续!”
少年跟着说道:“既然赵公公借了一笔钱,那么宫中的计吏肯定就要记录下来,某年某月,赵公公借钱多少。
但是因为现在的记账方式的局限性,所以在这个账本上面,是不会写入这笔借款来自于您的,它一定是在另一个账本上面,写着今日皇上借了多少钱给赵公公,对吧?”
景和帝再次颌首。
柳铭淇道:“如果长期以往,这两个账本但凡有一本遗失了,赵公公的这笔帐就成了无头账,再也没办法理清。从正常角度上来说,他就可以赖账不还了,反正你们的证据也又缺陷。”
他这么一说,景和帝又点头了,但后面的赵寿却双腿再次打闪,哀怨的眼神不住的望向柳铭淇。
“这还只是一笔账的两个账本而已,如是一个复杂的多方账务,牵涉到了三个账本、四个账本,那就更加的复杂,更加的繁琐。”柳铭淇侃侃而谈,“如今我要说的这种记账方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我给它取名叫做复式记账法!”
他倒是不客气,直接把无数先辈们的智慧经验结晶占为己有。
可问题在于景和帝不知道啊。
他现在已经完全被震住了!
虽然博学多才的人很多,但像是柳铭淇这样,十六岁就能考虑这么多,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的,同时又能解决财务记账大问题的,真的是平生仅见!!
我们柳家宗室,难道真的出了一个天才!?
……
注:珠算和珠算盘应该出现于我国汉代,东汉数学家徐岳在《数术记遗》里面提及“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而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的注释是“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
古代记账就已经有会计这种称呼,到了宋代,朝廷便有了自己的专门会计组织——三司会计司,总核天下财赋收入和结存。
由于我没找到户部、宫中专门记账人员的最准确名称,所以统一用州府记账官员的官职——计吏来代替,有所欠缺不足之处,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