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决战玉门关!(4000字)

第七百一十一章 决战玉门关!(4000字)

祁连山脉设立的上百座烽燧狼烟四起延绵数百里传递军情。

巍峨的玉门关大战爆发东征的亚历山大统帅西域大军猛攻这座雄关试图突破这座雄关进入凉州地区抢掠。

亚历山大亲自督战冒顿、苏禄、阿史那社尔等枭雄参战数以万计的西域士兵扛着飞梯强攻城关。

玉门关的地形限制了对方的兵力优势让亚历山大无法怕投入所有兵马攻城。

匈奴人、突厥人对雄伟的城关无计可施只能采取最笨的人海战术持续进攻玉门关。

玉门关下尸体堆积如山最高处可达数米。

后面攻城的匈奴士兵、突厥骑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登城的难度小了许多。

不时有滚石、滚木从城墙上砸落伴随着惨叫声响起数以十计的敌兵被砸的头破血流从尸山滚落又增加了尸山的高度和范围。

箭如雨下无数攻城的游牧士兵和西域士兵被箭雨射杀死伤惨重。

张议潮的归义军成为坚守玉门关的主力归义军可对异族造成更多伤害正适合用来对付亚历山大的东征军以及冒顿单于的匈奴兵……

“死”

张议潮拔剑手起剑落斩一个匈奴兵

滚烫的鲜血溅到张议潮脸上张议潮毫不在意甚至残忍地舔舐鲜血。

大战惨烈张议潮恨不得立即痛饮胡虏血收复西域

归义军在玉门关杀伤越多敌兵以后收复西域也就越是简单

“日月所至尽皆汉土”

定远侯班超亲自上阵守关汉刀劈砍手刃数十人。

一个匈奴武将登城马刀砍中班超的肩甲班超强忍痛意一刀捅入对方的心窝子狠狠转动刀柄匈奴武将露出痛苦的表情被班超放血眼神很快失去神采倒在斑驳的城墙上伤口流出的鲜血染红了布满风沙痕迹的城砖。

“箭矢分裂”

南越武王赵佗使用从突厥可汗阿史那土门那里复制的军团天赋让驻守玉门关的弓箭手获得特殊的能力。

玉门关弓箭手万箭齐发在箭上附着真气射出的弓箭在空中分裂出额外两支真气形成的箭矢每一支箭矢有原先箭矢30的威力

三倍箭雨落在敌军头顶数以千计的敌军中箭身亡战场上随处可见被射成刺猬的将士和战马的尸体。

亚历山大冷峻地看着惨烈的玉门关攻防战。

东方文明人口众多所以战争规模也更加庞大这样的大场面并不多见。

亚历山大带着几分麻木盘算损失的兵力。

在他们这些主帅眼中这些战死沙

场的将士只是一个个数字而已。

“下一批。”

亚亚历山大利用在西域招募的大军作为炮灰持续不断攻打玉门关。

银盾兵、王伙骑兵这些精锐兵种被亚历山大留下亚历山大只使用炮灰兵种用人命填成尸山作为通往玉门关的阶梯。

一批接着一批西域大军、游牧大军进攻玉门关昼夜不断。

玉门关的三十万夏军从未经历过如此惨烈的守城战只能不断应战一次次击退亚历山大的攻势。

只是玉门关的夏军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亚历山大攻城仅仅三日玉门关的夏军阵亡八万人余众尽皆带伤。

“仅仅三日我们折损八万兵马越到后面损失只会越来越快不出七日玉门关必定失守。”

张议潮坚守玉门关三日发现亚历山大的攻势过于凶猛以至于玉门关守军平均每天阵亡将近三万人。

亚历山大攻势就没有停歇随着守军数量减少以及伤势加重玉门关守军损失数量只会越来越快。

“一千里加急霍去病、陈汤两位将军距离玉门关已经不足一百里地”

在张议潮、班超、赵佗因为玉门关守军损失太多而忧心忡忡之际张华的禁卫军前锋已经逼近玉门关

张华派出支援玉门关的前锋武将是冠军侯霍去病以及关内侯陈汤

这两个都是狠人

“陛下禁军将至也只有禁军才有能力正面与亚历山大野战了。”

“冠军侯到来至少可以缓解玉门关的危机。”

霍去病、陈汤统帅五万骑兵抵达玉门关参与守城。

玉门关守军因为援军抵达士气大涨摇摇欲坠的玉门关再次稳固下来。

“没想到各方蛮夷都想要入关。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吗”

陈汤登城挥刀猛劈斩杀八十余人凶狠地俯视玉门关下方的西域大军。

陈汤与霍去病一样都是狠人对于游牧骑兵主张采取强硬手段想要割下对方首级。

他们在这個世界与东汉大将军窦宪等人一起与铁木真作对在铁木真的主场被击败而后南下投靠了张华。

张华对霍去病、陈汤重用并且任用他们为禁军神骑营的前锋将领对付亚历山大、铁木真等强敌。

“只要神骑营主力一到立即兵出玉门关收复西域”

霍去病不愿坚守玉门关他的战术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

因为霍去病、陈汤带着五万人增援玉门关亚历山大在第四日还是无法攻破这座雄关。

当玉门关大战到了第五日张华的禁军抵达玉门关。

张华已经可以望见玉门关附近烽燧滚滚狼烟。

玉门关内不少屋舍被亚历山大军团发射的火箭焚毁黑烟翻腾。

玉门关遭到大量敌兵强攻不免损坏不少城砖脱落露出了里面光秃秃的夯土层。

“亚历山大误入西域他的东征之旅是时候终结了。”

张华对亚历山大防备已久。

这里不属于亚历山大的地盘。

张华也知道亚历山大西归的道路被西亚的帝国封锁亚历山大只能在这附近徘徊。

但亚历山大占据了西域就是原罪。

“打开关门进击亚历山大。”

张华一到玉门关立即下令反击。

就连好战的张议潮、赵佗等将领收到张华出兵进攻的命令都不免大吃一惊。

他们的陛下比他们更加好战

张华积攒了三年的兵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现在是时候试验一下禁军的战斗力了

无数骑兵从玉门关的各座关门冲出迫使进攻玉门关的西域大军后退。

“夏军的援军似乎到来了。”

“他们明明知道我们匈奴人、突厥人不擅长攻城而擅长在野外交战却还敢出动出关迎战正合我意。”

冒顿率领三十万匈奴骑兵在野外列阵与出关的夏军对峙。

冒顿的三十万匈奴骑兵阿史那土门二十万突厥骑兵苏禄的二十万突骑施骑兵这些游牧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七十万人。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波斯、印度、埃及、乌孙、大宛、龟兹等地零零散散拼凑起来的西域大军数量不下于四十万人。

换而言之亚历山大用于进攻玉门关的兵力超过了百万

亚历山大骑着大宛国的汗血宝马冷淡地扫视从玉门关出来的夏军。

一队队骑兵从玉门关出来浩浩荡荡夏军的大旗猎猎作响。

夏国禁军神骑营列阵

霍去病、陈汤、王彦章、杨业、折赛花、张辽、文鸯等武将各自统帅自己的骑兵在玉门关以西形成一个个骑兵方阵。

这些骑兵方阵又共同组成规模巨大的军阵。

“五虎上将关云长”

关羽统帅一支骑兵穿过玉门关关字将旗招展

关羽之子关平亲自握着将旗

关羽的须发此时已经多半花白但关羽依然有一战之力。

关羽也担心自己时日不多打算尽快统一天下。

关羽的五百校刀手在这三年时间扩张成1500校刀手实力壮大。

“五虎上将张翼德”

张飞统帅幽州突骑随后出关

张飞之女张星彩掌旗张飞、张星彩的气势不下于关羽、关平

张飞还模仿飞虎将军李存孝组建了燕云十八骑挑选十八个武将作为幽州突骑的刀刃。

“哈哈哈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张飞虽然也老了但依然豪情万丈直接向亚历山大的西域大军叫嚣。

“五虎上将赵子龙”

赵云与马云禄、赵广一家三口出征。

白马义从全部装备没有一丝杂色的白马犹如白色的浪花极其壮观。

赵云、马云禄成婚之后马云禄离开了兄长马超的庇护加入赵云的白马义从征战玉门关。

与穿越过来的老年关羽、张飞不同赵云正值壮年又与马云禄成婚意气风发一杆龙胆亮银枪寒光毕露。

“五虎上将马孟起”

马超统帅马岱、马休、马铁等马家武将统帅西凉铁骑出现。

西凉铁骑经过几年休整恢复规模气势磅礴。

“五虎上将黄汉升”

黄忠的烈火弓骑出关背着一张张大弓弓身火光流动。

五虎营与神骑营一起出征玉门关在玉门关以西列阵。

禁卫军两大营合力对付亚历山大。

同时最强的两营张华给足了亚历山大面子。

“亚历山大似乎招募了一批波斯士兵和阿拉伯士兵但这点数量不足为惧。”

张华站在玉门关的瞭望台上亲自指挥这一场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决战。

他可以看到亚历山大的大军有不少骆驼骑兵和阿拉伯步兵这些士兵很有可能是亚历山大从西边招募过来的雇佣兵为亚历山大卖命。

“开始进攻”

张华见神骑营、五虎营列阵完毕于是命令两大营大举急攻西域大军。

张华暗中与刘秀结盟共同对付关外的大军。

如果不出所料刘秀与铁木真的决战会在马邑爆发。

铁木真联合慕容恪、拓跋珪、贺拔岳、尔朱荣、狐鹿姑等游牧首领大举进攻雁门但在马邑一带刘秀布下重兵埋伏作为先头的游牧骑兵。

当贺拔岳、尔朱荣进攻马邑马邑伏兵四起曹操、袁绍两个诸侯奉刘秀的命令袭击贺拔岳、尔朱荣

曹操的虎豹骑、袁绍的大戟士纵横在马邑与游牧骑兵爆发大战。

马邑大戰異常

惨烈贺拔岳、尔朱荣两个南北朝的枭雄遭遇东汉末年两个前期最强的枭雄埋伏死伤惨重。

贺拔岳在混戰中被曹军猛将曹纯斩于马下

曹纯个人武力虽然不如夏侯渊但他统帅的是精锐的虎豹骑突袭斩首干脆利落

颜良、文丑两员猛将合力斩杀尔朱荣十几員部将

“贺拔岳大人被虎豹骑斩首”

“尔朱天光大人被颜良斩杀”

一个个名将战死尔朱荣脸色铁青。

贺拔岳、尔朱天光要么是他的部下要么是他的亲属结果全部死于马邑之战。

“死吧”

尔朱荣被刺激发狂地率领七千胡骑冲击袁尚部队

尔朱荣手中长矛刺出几个回合就击败了袁尚

“啊啊啊”

袁尚惊恐地看着尔朱荣的长矛刺穿自己的胸膛生命力在快速消逝。

“吾儿”

袁绍正在冲杀突然看到最喜爱的儿子袁尚被尔朱荣击杀袁绍也发疯了挥师攻打尔朱荣

尔朱荣是北魏末年的枭雄能力一点不弱他的七千胡骑极其骁勇善战猛攻大戟士导致袁绍的大戟士折损数千人

马邑的混战还在持续尔朱荣被曹操、袁绍围困却死战不退。

后方慕容恪、拓跋珪两支鲜卑骑兵陆续抵达加入混战。

刘秀的部下——云台二十八将在刘秀的统帅下与铁木真的黄金家族众将围绕马邑展开空前绝后的大战。

烽火延绵千里汉军、蒙古军跨越朝代而战。

“放巨无霸。”

刘秀利用阴阳家来控制猛将巨无霸将巨无霸当成了兵器抵挡蒙古骑兵。

云台二十八将之中武力最高的银戟太岁雪天王贾复握着方天画戟傲视北方。

哒哒哒……

数以十万计的蒙古骑兵南下沙尘滚滚几十名黄金家族的名将侵掠如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