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133章土豆苗在这个缺食
土豆苗在个缺食少粮的年代, 说是各家的命根都不为过,家家户户都看的严实,饶是如此, 还是被偷了。
被偷的大多是分发下去种植的零散农家,真正种土豆的大户, 还是赵太守家的庄, 里面用数百兵把守,也没人敢不长眼, 太守家的庄上行偷盗事。
除此外, 受偷盗影响严重的就是茶亭镇。
许是去年年底卢父卢桢他们在高地上做的布置,吓到了不少人,除了饿昏头的, 已经极少有人敢去高地偷盗,别说逃难的外地人, 就是黄花村的人,等闲也不往高地去,本就是坟地,还总传出闹鬼的事,总觉那里邪『性』的很。
就在潭州城百姓守着土豆苗等丰收的时候,卢父突然匆匆忙忙回到高地, 带回一个消息:“皇帝驾崩了, 北边彻底『乱』了。”
乍一听到消息,卢母和卢桢还有些反应不过,实在是个时代消息太蔽塞了, 皇帝离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远。
卢桢赶忙问:“那继位的是谁?怎么样?”
卢父喝了口热水,只说了一句:“听说是贵妃所出的第六。”卢父看了卢桢一眼:“才十二岁。”
十二岁,在现代就是个上学的年纪, 能干啥?尤其还是在种天下大『乱』的时候。
些消息,也是他在太守府做劝农从事,听直属上司岑大人说的,至于岑大人为什么和他说事,许是两样高产作物都是卢父带的,有点把卢父当做福气满满的祥瑞福星的意。
卢父道:“早做准备吧。”他叹了口气:“眼下潭州还算安稳,但我看赵太守不像有野心的样,旁边就是澧阳军区,人家有兵,潭州有粮,就怕潭州为人人都想咬一口的肥羊。”
“眼下土豆也种下去了,该教的也教了,不需日日去下面教他们种土豆了,趁段时间,家里地窖该挖的挖。”他望着不远处连绵不绝的山脉:“好是能找个能住人的山洞,实在不行,咱就进山。”
绝对是下下策,实属奈的做法了,山里野兽众多,若不是被『逼』到绝路,绝不能进山的,光是去山里探路,都是一件危险的事。
晚上卢父去黄花村村长家,和村长说了事。
皇帝驾崩,绝对算不上什么需保密的事,对于底层百姓说,上面可能换了好几个皇帝了,他们都不知道。
他们也不关心事,只脸上的皱纹沟壑更深:“北边真的『乱』了?”
虽是疑问句,语气里却毫不意外。
毕竟连年灾害,人们活不下去,总找活路的。
现在不光太守府的人把卢父一家当做福星,村长也不例外,甚至村长心更是敬畏,听完卢父的话,竟是一点犹豫没有,就叫了村里几个对山比较熟悉的猎户,由他们带张顺他们去山里,寻找可以避货的山洞。
卢父道:“一时半会儿应该也打不到里,就怕越越多的灾民边。”
村长懂了,底层百姓,自有自己的生存道,即使卢父不说,他们也知道,往山里存粮。
可现下家家户户都勒紧裤腰带,靠着去年年底挖的莲藕过日,每天也不过混个水饱,饿不死罢了,哪里还有余粮?只能等土豆熟了。
当初分发给每家每户的土豆种不多,即使土豆熟,也不过百斤,还继续留作种。
卢父的意,便是先将可以藏人的山洞找到,在山上开荒种土豆。
一切还悄悄『摸』『摸』的进行,不然种了土豆,人看守,灾民饿极了,怕是连根都能他们吃尽了。
即使是猎户,也是分山头的,是猎户间不文的默契,就跟狼群似的,各村的猎户都有各自的山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不可过界打猎。
黄花村的猎户对附近山头熟悉,知道哪里有山洞,带着张顺、刘二狗他们去了几处。
山洞都不大,大多呈横着的锥形,进口的地方还能有个七八平米,再进去,就是不规则沟沟坎坎,洞上面还有些钟『乳』石笋往下滴水,洞内十分『潮』湿,根本法住人,更别说储藏土豆,样的环境,怕是不出一周,土豆全发芽了。
倒是另外几处,洞不大,外面看着也还干燥,但洞都十分浅,里面铺了些干草,还有些生活用具,是村里猎户偶尔休憩的地方,住两三个人还可以,想将一个村的人都迁过,那是天方夜谭。
且位置大多在山腰处,周围全是高大荫的树木,荒草有一人多深,人钻进去,影都看不到,根本不适合种土豆。
看了两天,都没有合适的,后猎户们提了一处。
他们开始不提,就是因为里非常远,走半天才到,且是深山了,十分危险。
即使是他们,等闲也不会过去。
因为是深山,他们也不会自己过去,而是回黄花村,和村长说过后,和高地上人一起,一共三四十壮劳力,带锄头的带锄头,带镰刀的带镰刀,有弓箭的背着弓箭,一起去。
那是第二个山头,非常高,山头上因为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锅炉形状的天然巨石,当地人又称座山头为炉山。
卢桢没去,但据看过地形回的张顺他们说,那地方,十分适合迁移和种土豆。
首先是那个巨石,居然不是完整的,而是由数颗巨石拼接而,像个天然的石炉,加上下面也都是巨石,竟行程一个天然的可以遮风挡雨的石屋,宛如一个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的广场。
广场上面还有一层,也可以住下不少人。
更妙的是,不知是不是因为山头下面全是石头的缘故,山头上树木很少,密密麻麻全是灌木丛,不见树荫,非常适合种土豆。
唯二不好的,一是远在深山,不安全;二是,地方已经不属于黄花村的山头,二是附近方圆几十里,都能看到地方,只是除了偶有猎户过,从没有村民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