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南风知我意1
虽然秦凤西所说都是对的,但是,她可不能每次都让秦凤西三言两语给打发了,她有点小贪心。
“将军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大人物,怎么还这般小心眼,跟我一个小姑娘计较一二。再说了,有些事将军处理起来是游刃有余,但有的事难免会让将军感觉焦头烂额,比如说周旋老夫人,比如说穆姑娘!”
姜婀自带三分得意的笑了。
“倒成了我小心眼了,这么说,我身为大人物就得无条件满足你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贪得无厌?”
有的时候,秦凤西都佩服姜婀,人小鬼大,十三四岁的小丫头一个,这个年纪不应该绣绣花,在父母长辈面前学规矩卖乖,学管理后宅吗。
成天的挖空心思钻研,但又不得不说,她耍起小心思来还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毕竟她还是抓住了你的痛点,说的话办的事又有那么一丁点作用,让人反感不起来。
姜婀去寺庙的事,打从一开始就没准备想要瞒过秦凤西,相反的,她更希望后续的成效对秦凤西是有用的,这样她办的事才更有说服力。
姜婀也不想讨人嫌,所以只点到为止。
谁知秦凤西一直不接招。
秦凤西说:“我与穆姑娘身份相当,穆姑娘身份贵重,又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艳冠京城。我与她又是表兄妹,是自幼相识的青梅竹马。秦穆两家又都乐见其成的大好事,就这样被你破坏了,你居然还来向我邀功?”
虽然秦凤西如此说,但姜婀一句也不信。
“我觉得就这件事来说,我功劳最大。”
“从何而说?”
“我相信我的观察力,那次在金缕阁,将军与穆姑娘是有情分,处处礼待穆姑娘。但那是作为表妹应有的尊重和疼爱居多,但情感上将军却有些敷衍穆姑娘的成分哟。虽然将军风度极佳,好性子,什么都依着穆姑娘,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一点不耐,相反的还很慷慨,给穆姑娘置办了那么多行头。常人一看,都会觉得将军对穆姑娘很是照顾,青睐有加。但一个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将军眼中从头到尾都没有爱慕之意,相反的还略有反感。”
“就凭这点?”
姜婀又道:“就凭这点,当然我不能有恃无恐的确信,只能说是自己的猜测成分居多。但真正给我吃定心丸的反而是将军。我多次探查张天师后续动向,得知张天师被将军派人抓了,当时我也是担心过的。但后来又见张天师安然无恙被放出来后我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秦凤西帝有点惊讶于这丫头竟然能举一反三从中洞察一切,还算是有点小聪明。
“那又为何不能是本将军宅心仁厚,毕竟他也不是主谋,只有谋财不曾害命,所以好心放了他?”
姜婀应对如流道:“那将军知道了所有的一切,为何没有把真相告诉给老夫人和穆姑娘?穆姑娘为何还躲着将军?今天连画舫都没上,只安心陪着老夫人?因此,我就知道,我赌注下对了。”
秦凤西略带好笑的看着姜婀。
她所说的都对。
姜婀见他那样盯着自己笑,捂着嘴开玩笑说:“完了,我知道得太多了,不会被毁尸灭迹吧。”
小小年纪,脸都没长开,一张稚嫩的脸上却带着成年人都不一定有的自信笃定的神色,真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秦凤西自然是不可能和姜婀计较这些小事,突然发觉这个小姑娘似乎还有那么点小可爱。至少来说不蠢,留下也不是全无好处,聪明点的话说不定还真能帮他处理一些琐事。
至少来对他来说,与女人周璇,他就不太擅长。
这次能打消他母亲和穆琅凝的念头,姜婀也算是功不可没。
“你也算是有些小聪明,可你要知道,一个女人就算是再聪明,再如何精明,都是要嫁人成家的。你就算是在我府上住几年,得我母亲喜爱和教导,也不过是名声上好听一些。但你毕竟不是秦家或穆家的姑娘,也不过是能让你将来稍微高嫁些罢了。一个家族的兴盛还是要靠男人的。
你们姜家,上至姜义,下至你们这代的两个男儿,无一人堪用。
姜义年纪大了,这种年纪却没有运筹帷幄领军打仗的能力,也只能前线厮杀,但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你父亲,空有一身本事,但头脑简单心思单纯,不被人算计便算是好的了,就算是有高官俸禄给他也要守得住才是。你二叔稍微精明一点,但贪念过甚,人又不踏实,难免被有心人利用。
至于你们这代,今天那两个小子,你也看到了,想必将来也不堪大用。你说你们姜家还能有什么指望。你这样上蹿下跳的也不过是徒劳而已。但凡大家族,稍微有点眼力见识的,谁会有心与你们家结交?”
姜婀不得不承认,秦凤西说得是对的,而且说得很精准,他把姜家的一切看得太清楚。一个人如果对于别人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那么也就意味着没有价值。
显然,姜家人对于秦凤西来说毫无任何价值。
在这种年代,女人再能干又能怎么样?
他甚至还给她分析起了程家这门亲事。
“结了程家这门亲,在外人看来姜家都算是姜家三代积了德。程家算是高门大户,往来的亲朋无白丁,谈笑皆鸿儒。你姐姐将来就算是嫁进去,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融入,她到时候在程家自己都举步维艰,可能对姜家就更分身不暇,难以照顾。最多年节气用心准备些节礼。
所以,也就是这门亲事有些说头,未必对姜家有实质性的帮助,这点你也得明白。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你姐姐在程家会遭受白眼,只要程老尚在,你姐姐少夫人的地位还是稳固的。”
见姜婀认真听,也不闹,他继续道:“这门亲事与姜家并没有太大帮助,可是对程家却没有半点损害。程老坚守诺言,履行承诺,这件事被圣上知晓了,朝上点名说程老‘金石不渝,允执其中,良臣也。’圣上更加看重程老的人品,他又是泾阳公主的公爹,只差契机,程老入阁拜相已是不远。”
听秦凤西这一席话,姜婀才深深的体会倒,他们真的太浅薄了,格局真的还太小了。
她有点担心姜妩的这门亲事的性质了,如果程老只是为了得到圣上的青睐和看重而允诺,那么姐姐嫁到程家是否还会幸福?
看姜婀蹙眉深思的样子,秦凤西又笑道:“不说你是排行老三?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姐姐,操不完的心。程老的人品你还是可以放心,且从今天程大公子的态度看,你也不必担心你姐姐。程家大公子对你姐姐倒是挺上心。相信他将来能庇护你姐姐的,这点你倒是不必操心。”
不知怎么的,虽然与秦凤西几次接触都觉得不怎么愉快,但她却莫名的相信他的话,对这件事放心了。
她居然相信他一点也不怀疑,他也是一愣。
虽是如此,姜婀心里还是有点低落。
虽然他说的都对,她还想为姜家再努力一番。至少不会让姜妩将来孤立无援。
见秦凤西要走,她知道,这一走,可能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所以有点急切的道“将军的五堂姐,飞将军不也是女人吗?”
秦凤西却停住脚步,久久的看着姜婀,看得姜婀心里有点发毛,他淡淡的道:“她四岁习武,七岁开始习兵法,八岁上马,十二岁上阵杀敌,手沾鲜血,十五岁领兵,十八岁掌兵,二十二岁战死沙场。一生未嫁,无儿无女,英年早逝,你也想这样吗?”
最后这句是质问的口气。
一直都好脾气说什么都淡笑的秦凤西竟有淡淡的薄怒。
他生气了?
他认为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是男人的事。他一直不明白,秦家那么多儿郎,为什么当初二伯要让五姐也脱红装,着战袍。最后落得一个惨烈下场,他一直不能原谅二伯,觉得他太固执了。
当初二房所出的三堂兄秦凤高战死,四堂兄掌兵,后五堂姐也战死,只剩四堂兄秦凤南镇守并州的时候。他那时候还小,为五堂姐哭过。因为他一母同胞的六哥不习武,只喜欢寄情于诗词作画上。其余兄长们都大他好些年岁,大堂兄早就在朝堂上为圣上办差。二堂姐远嫁雍州的时候他还是个奶娃娃。三堂兄四堂兄早年就与二伯镇守并州。甚至于像大哥三哥的儿子们都比他大。那时候只有五堂姐偶尔回秦家,和他一起习武,教了他很多东西。
所以,他对五堂姐秦凤飞的感情比其他几兄妹都深。。
姜婀摇头,不想英年早逝。
但她还是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倔强的咬着唇,不低头。
秦凤飞当初十七八岁的时候,由老祖宗安排着回了京畿一些时日,那时候本来准备给她谈婚论嫁。都说好了人家,只等双方看人。但边关传来的急报,敌军侵袭。她什么都不顾收拾行李就要走,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三堂兄的儿子。那个大他三岁,当时也才十一岁的侄儿一起上了边关。
秦家的孩子十多岁就要背负不一样的人生。别的孩子还在吃喝玩乐,跑马溜狗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上战场杀敌。在他十八岁来冀州城之前,他在边关待了三年,还在一个组织里待了三年。也就是说,他十二岁后的人生就和京城中其他富贵子弟有不一样的经历了。
这也是为何秦家人为何能在朝中屹立几代不倒的原因。
五堂姐走的时候,她说了两个词:“责任和传承。”
有的事,终究需要人去做。
看着姜婀执拗的神情,他总是想到当初五堂姐毅然决然转身上马绝尘而去的背影,那么坚定。他很想问一下她,如此的义无反顾为家国,却从不曾为自己考虑过,可有后悔,但她那一走就是永别。
他轻叹了口气说:“走吧,如你所愿”
然后他带着惊雷和鸣风走在前面,从此身后也多了姜婀这条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