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向前迈进一小步
适逢白日,大兴宫内,依然灯火通明。
如此情形,若是先帝杨坚在世,断不会这般铺张浪费。
但当今陛下杨广,丝毫不在乎,甚至还担心宫内的蜡烛点的不够多,皇宫不够大。
至日中,皇帝杨广刚刚召见完下臣,商讨了巡幸洛阳宫之事。
在朝会后期,群臣们借机,争相向之劝告,早立太子,以稳大隋国本。
恰好杨广也有此意。
其突兀想起皇长子有些时日没入宫了,即在朝会结束,遣宫人前往晋王府召见。
从清晨召开朝会,直到现在,杨广显得有些疲惫,得宫人通报,见长子入殿见礼时,他正斜靠在御座之上,享受着路边温暖的炭火。
让宫人赐座后,宽阔的大殿内,便剩下这对父子。
想起暗卫的汇报,杨广的语气越加宽和,聊起了家常:“晋王,你今岁快二十了吧?”
杨昭屁股于座椅上只坐了一半,得闻上首的问话,身体前倾,小心回应道:“回父皇,再有三月,儿臣便满二十岁。”
看着长子,杨广做追忆道:“开皇八年,朕那时亦将满二十。
当时,我大隋兴兵讨伐南朝的陈,那一年,朕为先帝任命为统帅。
隔年,顺利拿下陈,并将陈叔宝及之微后押回京中。
那一年,朕方二十。
随后,便是江南之叛乱,朕又得先帝之命,得任扬州总管。
朕说这么多,不是显摆什么,而是向告诉晋王你,死读圣贤书不可取,满腔仁义更不可取。
你已近二十,也该独当一面了!”
杨广言之主导灭陈之事,杨昭明确知道,这是老爹给自己脸上贴金。
当时,真正指挥大军的是名将高颎,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大将,杨广至多在大后方加油助威。
但皇帝杨广后面一句话,让杨昭知晓重点来了,他精神一震,麻利的起身一揖道:“儿臣谨记父皇之言,自当以强盛大隋为己任。”
杨广摆了摆手,示意杨昭起身:“朕过上月许,将巡视洛阳,由你留守长安如何?”
这是给自己锻炼的机会,当然让之留守京师,也是给了他接触政事的机会。
杨昭未做犹豫,又一礼道:“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杨广颔首,又沉默片刻,突兀的说道:“今晨,英国公等人向朕进言,当早立晋王汝为太子,群臣亦向朕进言!
朕觉得可,就在一个时辰前,已遣人寻找良辰吉日。
晋王,这成为一国储君,不仅是代表着朕的认可,更是天下臣民的认可,你可能担当此等重任?”
杨广如此坦诚的说出来,让杨昭一惊,但随之,他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他的储君位,再无任何悬念,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成为储君,只是第一步,下面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更加完美的人设,更多的支持者,以及更多的权利,都是需要他在不引起杨广怀疑的前提下,尽力争取的东西。
只有握着足够的筹码,才能撬动大隋的命运。而不是让大隋跟着眼前父皇手里牵着的绳子走,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儿臣定不负父皇信任,自忠于父皇,忠于大隋,愿为大隋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昭又是一大礼参拜。
若是放在两月前时,那肥胖的身体,只怕现在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但有了近两月的坚持锻炼,杨昭不仅瘦了不少,身体素质也好了不少。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
看着长子如此多礼敬重,外有恭维的话语,高高在上的杨广,面上虽看不出什么,但心里却是舒坦。
杨广挥了挥手道:“你自小便受大儒教导,朕也不会手把手的教导你什么,朕只希望你能担负起你的责任!
齐王今也入宫了,就在你母后那里,你便去看看吧!”
杨昭乖巧的行礼告退。
只是他还没有走出内殿,便听得内中女人的嬉笑声,还有父皇杨广的大笑。
不用偷看,也能明白里面正在发生什么事。
毕竟,好色只是大隋皇帝杨广的一个标签而已。
杨昭一叹,自顺利继承皇位,老爹杨广是越加不掩饰自己的性格了。
在之绝对的权利之下,大隋最后会剩下几个忠良?开皇之治积累下来的财富,又经得起多少花销?天下黎民百姓又能容忍多久?
他又能以储君的身份,争取哪些改变?
他脑中虽有无数想法,更有大方向,但正是因为局面的复杂性,一时竟难以抉择从哪处入手更好。
杨昭迫切的想找人商量一二,但考虑到当下晋王府的幕僚都不怎么可靠,多是老爹杨广为晋王时留下来,且多无能之辈。
有能者,早被提拔上去了。
将之留在他身边,与其说是辅佐,还不如说是监视。
杨昭的脑袋里到是有一大堆人名,比如杜如晦、房玄龄……可惜这位未来的李唐名臣,多是十几岁的小年轻,尚未成长起来,更别说召之为他所用。
想要挖墙角,也要等几年才是!
现在唯一能商议的,只剩母后萧氏。
抵达皇后所处的宫殿,得宫人通报后,杨昭放踏入。
进入时,得听他的亲弟弟杨暕正在和萧皇后讲笑话。
见杨昭进来,杨暕激动的忙起身见礼:“弟见过皇兄,恭贺皇兄!”
杨暕只比杨昭小一岁,个子却和杨昭一样高。
其身形挺拔,显得非常的壮硕,却无肥胖之态。
这里所谓的“恭贺”,显然是宫里都知晓皇帝杨广已决定册立杨昭为太子之事。
此时如此堂而皇之的道出,也不知杨暕是不是无心之举……
杨昭宁愿相信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是无心之举。
他先向萧皇后见礼,然后才看向和他关系不错的弟弟杨暕,道:“今,只有母后与我兄弟二人,阿孩你如此说也就算了。
但若有外人在,只要为兄一日未正式立为储君,便一日不可妄言!”
阿孩正是杨暕的小名。
杨昭素以宽厚的形象示人,即便面对皇弟如杨暕者,犯了错误,也多拦在自己的身上,这还是第一次露出如此严肃的模样。
杨暕略有意外,凭着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正想争辩一二,听得旁侧的母后也道:“阿孩,你兄说的甚对,你可记住了?”
杨暕忙回道:“请母后放心,请皇兄放心,阿孩以后不会乱说了!”
母子三人便在这殿内聊着天。
得闻杨广有意让杨昭在随后一段时间留守京城后,聪慧的萧皇后自猜得长子的忧虑,即宽慰道:“这是你父皇之意,那便是把京师完全交到了你的手里,除了一些禁忌之外,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