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突击考校
当姐姐的鼓励弟弟娶公主,张延龄是能理解的。
但鼓励让弟弟娶了公主后还要纳妾……
这心态也太爆炸,不就是被你小姑子说你弟弟两句,至于非要这么整你没出嫁的小姑子?
不过张延龄心里感觉一阵温暖,有这样一个宠弟狂魔的姐姐,这么好的资源,再在大明朝混不出名堂,那就真要给穿越众们丢脸了。
“姐,我的婚事还是从长计议吧,其实我更愿意跟大户千金联姻,这样还能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
张延龄提出了另外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案,就是跟京师大户联姻。
就在张皇后还想继续挑唆弟弟娶小姑子时,外面一名小太监走进来,对张皇后恭敬道:“皇后娘娘,陛下与司礼监的李公公和萧公公往这边来了。”
张皇后听说丈夫来,也没太当回事:“你姐夫过来,正好让他说说你。”
张延龄心里纳闷,这是夫妻两个要一起联手让他娶公主?
不多时,朱祐樘果然带着司礼监的李荣和萧敬一起抵达坤宁宫,看这架势不像是来跟张皇后谈家事的,反倒会让张延龄觉得朱祐樘是为他而来。
“陛下。”张皇后起身迎接。
朱祐樘笑看着张延龄道:“延龄来了?”
说话的口吻语气,跟张皇后初见到张延龄时一模一样。
这对夫妻……
张延龄赶紧拱手行礼:“臣参见陛下。”
“好了,这是內苑,不用拘泥礼数,朕是在阁部与四位阁老议事,听说延龄入宫,正好过来看看他,顺带还有件事想征询一下他的意见。”朱祐樘对妻子说明情况。
张皇后不解:“陛下为何突然要说征询他?”
朱祐樘一脸神秘兮兮,像是不愿把一些话事前告诉妻子,凝视张延龄道:“是有关户部部堂空缺之事,今日户部叶尚书提出乞老归田,朕准备在明日朝会上应允下来,刚才与四位阁老在商议谁人接替户部尚书之事,差不多已经有眉目,朕还想听听延龄对此事的看法。”
“陛下,谁任户部尚书这么大的事,不该问延龄吧?”张皇后还是没明白过来。
张延龄从朱祐樘脸上的笑容,似是品出一些味道。
朱祐樘跟四阁老商议新尚书人选,虽不是廷推,但规格也不小,估计来日朝议时就会进行大的廷推,有可能就把户部尚书人选问题定下来。
这正说明户部的问题很大,户部尚书的职位不能悬而未决,要赶紧定下人选来加以整顿。
于此时来问他的意见,并不是朱祐樘没有主意,再或是觉得四位阁老不称职,而很可能是朱祐樘对他的一次“考校”。
朱祐樘笑道:“随便问问,延龄你想举荐谁,直说便可。”
此话更印证张延龄的想法,或许是这个姐夫不相信之前在朝堂上说的话出自他自己,认为他背后有什么人在教,所以才会搞一次临时突击考校,让张延龄提前没有预案。
那这次面圣回答问题的结果,会涉及到朱祐樘对他在政务理解方面的看法,可不能马虎应之。
张延龄道:“臣本对朝中官员任免并无看法,但既然陛下问及,那臣也就抒发己见,仅供陛下参考。”
“哈哈。”
朱祐樘大笑,或是觉得张延龄突然说话这么文绉绉,跟以前不学无术胡闹的作派大相径庭,还挺有意思。
“臣认为,吏部左侍郎周经,很适合来当户部尚书。”
本来朱祐樘只是开怀一笑,或许在问出此问题时,也没指望张延龄能推出什么合理人选,更不会有太大的建设性。
可当张延龄把推线的人说出口之后,朱祐樘脸上的笑容瞬间就隐没,而旁边李荣和萧敬脸上则带着惊讶和不解,这就让张延龄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戳中什么。
为什么推举周经?
没办法,历史上就是周经接替叶淇当户部尚书的,虽然事情提前了一个月,但人选方面应该是大差不差吧?
而且历史上的周经的确是顶住了压力,把叶淇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一一解决,史书上也提到他继任户部尚书后,在面对户部妖邪“挟势行私”的问题上,办事果决,算是弘治中期朝廷稳定的中坚力量。
张皇后见丈夫神态有变,生怕张延龄的举荐有问题,赶紧道:“陛下,延龄就是随便一说,若是觉得此人不妥,不听他的就是。”
张皇后是护着弟弟,但到此时,她还真不觉得张延龄有匡扶社稷的大能耐,所以才会这么说。
朱祐樘勉强一笑道:“皇后你误会了,朕是在想他所举荐之人,是否合适。”
“其实在来之前,朕跟几位阁老商议已有进展,他们所推荐的,其实是一直巡抚河南督办河工和漕运的刘大夏,认为他老成持重可以胜任户部尚书的职位。”
“延龄啊,你为何要举荐周侍郎?说说你的理由吧。”
朱祐樘再进一步问询张延龄意见之前,居然还把阁部推出来的人选告诉张延龄,好像是要给张延龄压力,或是在加以误导,让张延龄顺着内阁大臣的话,再举荐一下刘大夏?
但张延龄熟知历史,刘大夏虽然在治河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回朝之后只是被拔擢为户部左侍郎,这说明在历史上到弘治九年,朱祐樘也没认为刘大夏已经资历成长到可以当户部尚书的地步。
刘大夏真正崛起,还是在弘治十年后治理宣府粮草军饷上有功,才更被朱祐樘赏识,后来也没走户部,直接当了兵部尚书,还多是出自马文升的举荐。
“陛下,在臣看来,这位周侍郎很有魄力,以往在地方官积粟升迁问题上就能直陈利害,去年在密奏天之异象时便能直言针砭时弊倡导宫廷节约用度,且他性格宽厚仁慈,如今户部中颇多弊政且人脉复杂,也必须要由周侍郎这般深耕京师官场多年的老臣,方能顺利过渡。”
张延龄的话,让朱祐樘不自觉点头,看样子张延龄的话非常契合朱祐樘的想法。
朱祐樘看着李荣道:“李荣啊,朕之前也一直觉得需要一个有担当的臣子来接替叶尚书,其实国舅所提的非常之对,那就是于此时户部群魔乱舞时,让外臣来执掌户部,应该是压制不住啊。”
李荣先是打量张延龄一眼,这才恭敬回道:“陛下所言极是。”
“很好,很好。”
张延龄的话,也算是打开了朱祐樘的一个心结,也是提醒到朱祐樘,户部乱的时候就要找深耕京师官场的人来担当重任,而不是从外面调个治理河工的所谓能臣回来。
张皇后听了后喜滋滋道:“陛下,那您也是觉得周侍郎适合来当户部尚书?那延龄所提的人选……算是好的?”
朱祐樘笑道:“的确如此,朕也未曾想延龄在用人方面的看法,竟然跟朕如出一辙。其实朕刚才过来的路上,才跟李公公和萧公公提过周侍郎是否能接掌户部的问题,他在朝中做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多有时日,也该让他执掌一部,谁知过来后延龄就提到他了。”
张皇后望着张延龄,眼神中全都是赞许,笑着对丈夫道:“其实延龄眼光一直都还是不错的。”
朱祐樘用充满嘉许的目光看了张延龄之后,起身道:“好了,这次对延龄的问话也结束,朕该回去找人好好商议一下户部尚书人选问题,等晚些时候再过来跟皇后、太子一起用膳。”
“那陛下早去早回。”张皇后和张延龄恭敬送朱祐樘一行离开。
张延龄在旁看着,这对夫妻还真跟民间夫妻没多少区别,说话口吻什么的丝毫看不出这是宫廷。
也难怪张家人可以屹立三十多年不倒了。
把人送走之后,张皇后喜笑颜开道:“延龄,你行啊,连举荐朝中大臣,都可以跟你姐夫想到一块去,我都还不知道他要来问你这个,你是怎么想到的?”
张延龄笑着挠挠头,装出弟弟应有的样子,道:“心里怎想,就怎说。”
“好好好,看你这小气样,还不能跟姐姐细言?这次……算你有本事,咱张家以后可能还真要靠你,对了,那个周经是什么人?”
到现在,张皇后才想起来问问周经是谁,为何张延龄会举荐,是否跟张家有姻亲关系等等,也或许是跟张延龄关系不错的大臣呢?
张延龄道:“此人曾上奏攻击过通政使司参议沈禄,就是咱姑父,还说外戚不应该以庇荫而得官,还曾上奏参劾过大哥他受封得地的问题……”
张皇后本来还挺高兴的,闻言大惊道:“什么?这种人你举荐他作何?把他提拔起来,跟咱作对吗?”
“姐,其实以咱现在的状况,就算是换了别人,好像也没多少差别吧?为何不给陛下举荐一个能臣呢?”张延龄现在反过来劝张皇后想开一些。
张皇后再白了弟弟一眼道:“你说得也对,想让人看得起,最重要是自身有本事,既然你都知道此人跟咱张家不对付,还能举荐他,更说明你没有私心,是以他的贤能而举荐。正好晚上我跟你姐夫说说,让他知道咱张家人都胸怀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