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玄武门之变 二(下来几章是过渡章 别嫌水啊!)
麾下文臣武将的劝谏使得李世民心中摇摆不定。
他知道,只要走出这一步,就彻底没有了回头路可走。
回到后院,此时秦王妃正在照顾几个孩子。
长子李承乾今年才七岁,正是稚童之龄,长女李丽质也才五岁,其他几个孩子更是还小。
“父王,父王!”李丽质作为李世民最宠爱的长女,平时更是视为掌上明珠,在见到自家父王时,就朝着李世民扑来。
“哎呦,慢点,慢点,小心摔着!”李世民赶紧上前将宝贝女儿抱起来。
李承乾看到妹妹的举动很是羡慕,但是想到父王母后平常的教导,硬生生地忍住了心中的冲动。
自己作为父王的长子和众弟妹的长兄,必须要坚强。
“他们都走了?”长孙无垢看到李世民的脸色不是太好,就上前将女儿抱过来交给一旁的侍女,让李承乾带着弟弟妹妹们下去。
“观音婢,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他们都逼我,大哥逼我,父皇逼我,现在就连舅哥他们也来逼我。我现在到底怎么办?”
李世民此时的情绪已经有些失控了,这些天来的压力,使得这也大唐的百战将军也开始有些承受不住了。
“二郎,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和孩子们都支持你。
但是我希望你在做出决定之前多多考虑下我和孩子们,他们还小,好吗?”长孙无垢哀求地看着李世民道。
李世民紧紧地抱住长孙无垢,狠狠地点点头涩声道:“你放心,我李世民是绝对不会失败的,绝对不会,我向你保证!”
“妾身相信你!”两人就这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好似永远不会分开一样。
李世民轻轻抚摸着长孙的后背,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后路,想要家人平安,自己只有勇往直前。
第二日,李世民召集几位心腹议事。
等到所有人到齐之后,李世民开门见山说道:“昨日之事,本王答应了。”
众人听到这个回答,顿时喜笑颜开,心中终于有了着落。
他们作为秦王的绝对心腹,要是秦王倒台了,他们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那些和他们有过节的人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但是它们作为秦王的属下,秦王没有点头,那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将明不正言不顺。
现在秦王点头,那么他们就有了主心骨,秦王麾下的所有人也将会有劲往一处使。
“但是!”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着众人,突然说道。
“你们也要答应孤王一件事,你们要是做不到,那么刚才的还就当孤王没说。”李世民继续说道。
“还请大王示下!”众人躬身道。
“太子和太子子嗣绝对不能出事!”李世民看着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
“大王不可啊!”众人大急,急声劝道。
“大王英明!”但是就在众人劝谏的声音中,却又一道不同的声音响起,众人目怒而视。
“克明,你这是何意?”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看到是杜如晦,他们不解道。
杜如晦毫不示弱地看向他们,说道:“你们可曾记得去年大王给我们所讲的那个故事?”
“你是说............”房玄龄倒吸一口冷气说道。
“不错,这个故事虽然浅显,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是大道理。我们现在做的干脆,但是,那绝对是遗祸无穷啊!”杜如晦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要知道斩草要除根啊!”程咬金和尉迟恭也上前劝谏道。只有秦琼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叔宝,你怎么看?”李世民对秦琼说到。
“末将一切都听大王的。”说完就不再说任何话。
此时大殿中已经彻底安静下来,他们也开始回响去年秦王说出的那个故事。
在坐诸位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冷静下来,他们也知道了秦王的顾虑。
在他们看来,一个是只顾眼前,后者是立在千秋,名声上也好了很多。
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现在事情成不成还不知道呢,考虑那些太早了。
不过看秦王的意思,是绝对要保下他们了。
“大王,上次臣问那个故事是和人所作,大王不语,现在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大王还要瞒下我们吗?”房玄龄上前说道。
“告诉你们可以,但是你们绝对要守口如瓶。”李世民没有推辞,他知道现在不说也不行了,要不然没有任何说服力。
“其实那人你们也认识?”
“我们认识?”众人感到莫名其妙,开始回想自己认识的人当中有谁竟然可以看的这么远,在一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
不过听大王的意思,他们都认识,这下就将范围缩小了很多。
“大家都认识,没有在我们这些人当中,还能让秦王如此信任。”程咬金在那里喃喃自语,脑袋里回想着一个又一个人。
“哈!我知道是谁了!”程咬金看着众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仿佛在说,在座的都是一群渣渣。
“咳咳!咬金,你就别卖关子了,赶快说!”秦琼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无语的对程咬金说道。
“二哥,其实这人你也认识。”程咬金说道。
看着一头雾水的二哥,程咬金再次说道:“你可曾记得那位少年?”
“什么?你是说松哥儿?怎么可能?”秦琼吃惊道。
“没错,知节说的不错,就是那位作出‘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姬松。”李世民直接道出了真相。
“竟然是他?”众人一阵吃惊,到是没有怀疑,因为到了此时秦王根本就没有可能用如此荒诞的事情欺骗众人。
“还记得武德七年我向你们筹集的资金吗?你们可知道我拿它去做了什么?”李世民继续说道。
“不是去建设造纸作坊了吗?难道还有什么事情?”尉迟恭翁声道。
“克明,你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李世民却没有回答,而是将问题抛给了掌管天策府钱粮的杜如晦。
“诺!”杜如晦恭声道。
“当年秦王以筹建造纸作坊为由,从你们当中集资三万贯。
长孙无忌三千贯、房玄龄一千贯、程咬金两千贯、尉迟恭一千百贯、秦琼一千百贯、我一千百贯,
再加上其他人的五千贯,剩下的一万六千贯是以秦王妃名义出资的,我说的可对?”杜如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