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把根留住
众人又喝了几杯酒。
欢哥说:“明晚贞妹妹做东,准备接收你给她写的歌,下午我们来接你和何中生。”
林羽说:“我跟老何退掉了酒店的房,现在已经搬到那姐的四合院了。”
欢哥说:“我知道。要不然你也不会那么想买四合院。”
马老师在一旁好奇道:“林羽给田贞写歌了?”
欢哥说:“相当不错的一首歌,昨晚我们几个有幸听了林羽的非正式发布,很受感动。我认为这首歌够资格参加年底的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演出。”
马老师说:“哎呦,这么好的歌,那明晚我必须来蹭个椅子,你们在哪聚?”
欢哥把具体的地址告诉给马老师。
马老师问:“我能带两个朋友来吗?就两个,多了我也不带!”
欢哥说:“行。马老师的朋友,也是我和贞妹妹的朋友。”
四人道别。
林羽婉拒了欢哥专车相送的礼遇,打了一辆出租,何中生拎着买的一大堆纪念品,两人回到了那姐的四合院。
两人到家已经9点多了,那姐早就回来了。
何中生把钥匙还给那姐,林羽跟何中生把今天的奇遇说给了那姐听。
那姐说:“下回遇到潘家园这种麻烦,你们直接找马老师,整个潘家园的人全都上赶着巴结他。”
何中生好奇道:“马老师面子这么大啊?”
那姐说:“马老师那眼睛,在古玩鉴别领域中那可是大拿,他说哪个东西是真的,就必须是真的,你就赚老鼻子钱了!捡漏,你懂吧?”
何中生说:“那姐你也认识马老师吧,让他帮你挑几件古玩呗。”
那姐说:“我哪有那个福气。你跟林羽这回算是遇着财神爷了。”
何中生笑道:“财神爷现在着急筹钱拍电视剧呢。”
那姐说道:“他可有钱了,只不过钱全都换成古玩了,现金上他是穷光蛋。”
林羽听见这话,想起自己也经常做现金穷光蛋,钱到手立刻买了认购证,坐等7月份收割。
林羽感觉,自己和马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有了现金立刻买东西。
但是自己纯粹是利用重生的记忆在作弊,而人家马老师凭真本事在古玩领域淘古董,淘换来的古董他精心保护并且在多年后开设博物馆,为文化传播做贡献。
林羽认为自己这点水平完全没法跟马老师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他不论眼光还是境界都差了无数个台阶。
林羽感叹,能够机缘巧合地认识这些燕京文化圈的大咖,真是不虚这趟旅行啊,赚大了!
…
洗漱完的林羽躺在床上,开始思考磁带的事。
当自由音乐人写歌这事,在林羽目前的事业重心里是副业,先不管将来能不能转主业,这事暂时还是副业,倒腾盗版磁带才是他眼下赚钱的主业。
跟着赵经理合作这段日子,林羽捞足了好处,进项的大头来自磁带。
如果能够把磁带生意扩展到燕京来,那可绝对是大赚啊!
不过林羽也知道燕京的灰色产业链一定非常深,其严密程度很可能远超沪市王大龙那伙人。
但是利字当头,让林羽忍不住往这方面去琢磨,谁会跟钱过不去呀!
哎呀,苦于无门路!
连个打听的对象都没有。
欢哥路子宽,可是向他打听盗版产业链,似乎不合适。
那姐………那姐会不会有点门路呢?
林羽忽然想起,那姐自己亲口承认过一件事,她出道早期出过“苏丙”专辑,仿的就是苏芮。
有了!
林羽找到了破局思路,他忍不住笑出声。
…
第二天,
林羽跟何中生来到燕京音乐厅,林羽买了两张票,票面上写着“华夏寻祖情,炎黄四海人”。
读了两遍,林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猜不明白今天的演出到底是什么主题。
“华夏、炎黄”这个题目太大了,总不至于在一个来小时的音乐会节目里把上下五千年的音乐元素全都展示一遍吧?
何中生也猜不明白到底将会看到怎样的演出。
两人带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进入演奏厅,对号入座。
现场的座位可以坐下五百人,楼上贴近墙壁的位置还有一圈包间,已经有大约两百个观众落座。
林羽觉着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两百来个观众几乎全是小孩,七八岁到十七八岁之间的孩子。
这些孩子看上去长得不像华人,不过可以确认也是黄种人,但他们一个个皮肤黝黑,看上去像东南亚人。
林羽好奇地凑到坐在附近的一个黝黑胖胖的十三四岁男孩身边,用英语问:“小朋友,你来自哪个国家?”
没想到这个小黑胖子用很不标准的中文回答:“我来自马来西亚。”
对方能说中文,于是林羽这次改用中文问:“你们是中国人吗?”
小黑胖子说:“我爷爷的爸爸是华人,我和同学们是来寻根的。”
这时,坐在小黑胖子另一边的一个差不多岁数的女孩子凑过来说道:“尼豪,很高兴认识尼!”
林羽发现,这个女孩子的中文,明显说得不如小黑胖子好。
对这些孩子和他们身处的海外华裔家庭,林羽肃然起敬!
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辈、祖辈,已经四代移居海外,他们居然还可以说中文!虽然说得不溜,但毕竟是传承了中文语言!
林羽想起前世21世纪他在网上看到的关于“美国ABC华裔”的报道,那些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小孩,他们的父母身为第一代移民还能说中文,但第二代孩子们很多人已经不会说中文了,甚至对中国表示非常陌生,并不认为自己和中国有什么关联。
就在这一刻,林羽对那些侨居东南亚的华裔,充满了好感!
今天的演出其实不完全是民乐演出,一共有三个节目,依次是京剧《武松打虎》、民乐器演奏和川剧变脸。
这些节目在林羽和何中生的眼里算不上新鲜,但是那两百来个东南亚华裔孩子们看得兴高采烈,欢呼鼓掌叫好声此起彼伏。
每当节目中出现一个节奏点时,就会有孩子们大声喊“好”,很显然他们在模仿电视剧里那些京剧现场的观众们喝彩。
在这一刻,林羽悟到一件事情,把华夏文化向海外传播时,你不能一上来就跟老外谈《荷塘月色》和四大名著,你得拿一些简单的、热闹的、容易让对方模仿参与的东西,去做文化交流,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和热爱。
林羽忽然又想起了那位正在筹划拍电视剧的文物大师马老师,他很想听听马老师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林羽想,9月份自己就要去美国了,还要去非洲,不知道那边的华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后代现在会不会说中文,对中国这个国家有没有了解。
演出散场时,两百来个东南亚华裔小孩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接一个地离开音乐厅,登上了大门外的几辆大巴车。
看着这些华裔孩子守纪律、有秩序的样子,林羽心里很是欣慰,他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